跟爸爸聊了一下
畢竟一直以來
聽媽媽說 偶爾也聽弟弟說
一直很好奇從爸爸的角度會是什麼
-
關於弟弟結婚這件事情
不出我所料
爸爸全心全意在把房子整頓好
要讓弟弟結婚後有地方能住
也說到弟弟跟女友原本說明年結
上次兩家人吃飯又變成年底登記
對爸爸而言時程整個提前
碰上疫情先前也不敢找裝修到家裡
等於是前幾個月疫情趨緩才開始整頓
同一時間
媽媽又很關切裝修進度
因為他覺得要趕快去提親
不能讓女方父母等
於是有了上次媽媽跟我抱怨的委屈
不過我完全可以理解爸爸的出發點
-
回想起上次跟弟弟的對話
以他的立場他不爽爸媽的態度
我在想或許我一直有一種補償心態
覺得弟弟成長過程有許多不被理解的地方
所以總是極盡可能的理解他的想法
但那一次對話後
我提醒自己 可以了 已經夠了
弟弟與爸媽之間的結不是你能解開的
你的理解他也未必能接收
就像最近 那些訊息又不讀不回
早上看到弟弟在家裡群組tag爸爸問事情
我真的忍不住想
他平常就是不讀不回 四個人的群組幾乎只有三個人
他會回訊息的時間 通常是他有需求的時候
我以前總是想
每個人對家人的定義與互動方式本就不同
但直到最近 我試著把弟弟濾鏡拿掉
我其實不喜歡他這樣
-
想起過去在職場遇過的同事
他的心思細膩
我在無意間傷害了他
我檢討自己 也開始跟他保持距離
其實跟他說話或互動都變得戰戰兢兢
對於他在背地裡說我的那些 我也有傷
尤其後來其他人聽到我的說法後
很驚訝我在那位同事口中被說成如此不堪
會想起與這位同事的關係是因為我突然驚覺
不是只有朋友或同事關係
會因為避免受傷而開啟自我防衛機制
其實家人之間也是
就像爸爸說他已經不知道怎麼跟弟弟說了
過去努力過但總換來冷漠的態度
他說 我當爸爸的需要這麼卑微嗎
所以慢慢的放下那些執著
只做他認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我最近也會有類似感受
我知道他有傷 但我不是沒努力過
尤其在努力以後 發現一切都是徒勞之時
就可以理解爸爸的感受
最終
我們還是得做出對自己好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