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9 嗯

作者: htx9 (螞蟻)   2022-06-29 20:30:39
傍晚下大雨,差點要淋成落湯雞,好心的帥哥借我雨具,我的小心跳稍微加速了一下。
= = = =
看完一本書《40歲開始預防失智症》,其實書名應該改成20歲開始。在年輕之時就要
懂得養生之道,20歲以前還可以說年輕不懂事有健康資本可以揮霍一下,
30歲開始又有點晚,好吧也是很多人很健康可以繼續揮霍。
預防失智症首先就是要先預防生活習慣病,已知高血壓和糖尿病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
機率,其它像憂鬱症、長期壓力大或睡眠不足、腦中風或其它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罹患失
智症的機率。也許失智症也算是生活習慣病的一種,也許只是單純老化所產生的大腦病
變。不管如何,預防生活習慣病或者在亞健康狀態積極地治療都有可能降低罹患失智症
、癌症、糖尿病或者其它疾病的機會。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輩子過著不健康的
生活模式還能夠很長壽的,只是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找出疾病和某項因素的相關性,
雖然統計數據並不能表示所有的情況,但是可以當作參考。
一般人大都曉得哪些生活習慣對健康可能有益,哪些對健康可能有害。
只是知道跟有沒有去實踐是兩回事,儘管相關政府機關、醫療院所、社群網站、
專業人士不斷地呼籲該怎麼做,不過很多人都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
一旦遇到了生病,他們的態度多半也很消極,「就遇到了,不然怎麼辦?」「生病就去找
醫生拿藥吃就好了。」「醫生說怎麼做就怎麼做。」甚至有些人把自己當作藥罐子,
一吃就十來顆,殊不知他們正在慢性自殺。
這個社會如何培養一股健康的風氣,讓大部分的人都能夠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呢?
也許因為健保制度讓看病變得太便宜、太方便,讓我們誤以為有什麼問題直接看醫生就好
,自己不需要改變生活習慣,把身體的決定權交給醫療專業就好。
這其實是相當地危險的,因為這表示我們不用太在意自己的健康,等到有病時再找醫師就
好。但其實如果能夠在未病或欲病狀態就能夠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並積極地做應對,
也許可以延緩疾病發作的時程,讓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想做的事物上面。
如果3、40歲開始就要面對慢性疾病的折磨,我想很少人會真正地快樂起來。
當然每個人的樂觀程度不同,有些人視生病為改變自我的機會,反而更加地珍惜現在、
珍惜身邊所有。當然除了一些罕見疾病、遺傳疾病或意外等情況,如果我們能夠延緩或預
防一些生活習慣病,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延長或者品質提升,為什麼不早一點那麼做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