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學同學約了在考試日,同時也是生日當天,
共度考試後的時光。
跟高中同學A聯繫上,她說了去諮商後了解到
我說的那種感受,那種可以好好好好難過解脫,
但隔了一陣子又懷疑自己沒有改變又回到過去。
跟她在公車上,她撥出一通電話,
因為發現與之相約的人似乎沒有實說。
電話那頭說,要在便當袋內找出線索。
我翻找我的便當袋無果。
原來是要找她的便當袋。
也是,明明是跟她有約的人啊!
找不到,我開始詢問她一些問題找線索,
然後得知了那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前強姦犯,
是她的追求者,來電的似乎是男方母親,
要檢視她是否可以信任。
我擔心這樣的關係,前強姦犯與感傷文弱的A,
是否是一種心理上吸引但會有危險的關係。
她在電話中與我聊起心情,回到諮商感受那一段。
我讓她明天一早就去學校講這件事,前強姦犯找她。
她覺得我的想法太天真單純,
我這才想到她已經畢業了,不歸自傷(諮商)中心。
不過她所謂的天真不是指這個。
然後她翻開課本裡的某頁,
講述加害者與被害者間的吸引動力。
我說,我從高中就知道裡面的內容。
高中同學也要跟我約,說是要看日出,
然後共度一段時間。
因為生日當天被約走,生日前要考試沒心思,
就約了生日後。
和解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