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面試了一個無趣的工作,4W起跳而無所事事,星期三開工;
拜心臟問題所賜,有機會身體力行了解生物機制,
正常情況下人腦耗氧25% 心臟15%,作為訊號傳輸的神經系統耗氧量跟人腦差不多,
也就是說人體50%以上的氧氣消耗都是用於人體的整套訊息傳輸,
這兩天實測之下,
藉由降低神經活耀程度很明顯能帶給心臟舒適以及熱流環繞胸口之感,
也就是說神經耗氧量降低了,自然內臟就獲得更多的氧氣補給,
即便是在使用電腦時,也能透過簡單觀想同步達成,不愧是人腦雙工強大之處,
還有其他方式降低腦的耗氧率,比如說保持身心愉悅或接觸喜好之物,
確實情緒起伏更容易造成腦部大量消耗氧氣,並伴隨著交換呼吸更急促,
而喜悅帶給人賀爾蒙的平衡對於耗氧率有極大的助益,
也因此有些人會把"真理"這件事直接與令人喜悅的文字做連結,
不過實際上,這些人只是因應人體需求而產生的感受,
硬是連結到他們個人認知中真正道理該有的樣子,
比如說看到某句令人心安的話,或做了某件令人心安的事,
簡單來說就是人就是很喜歡討拍啦,
也不是說這樣不對,畢竟找到平衡的長壽健康生活模式是人的慾望,
世間並非無不變的道理,只是說最大的變因還是人,
觀察者效應依然是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