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功德大不同

作者: tzboy (tzboy)   2023-03-22 15:48:23
摘自 虛原雜誌 270期
本堂岳武穆王 登台
二○一九年四月二十日
歲次己亥年三月十六日
詩曰:
曾經氣盛滿豪情 遠逝韶光已緲冥
平地登雲終是幻 人生註定葉飄零
聖示:吾今日以「布施功德大不同」為題,供世人參悟。
布施功德大不同
  《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無怨財,布施天下而不病貧。」
由此可見布施是一件利益甚大之行為。不過,布施之功德利益會因為布施者的心態、
布施的對象、布施物品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果報。因此,世人在布施時,
若能夠把握布施的真義,未來就可以獲得最大的回饋。
  經典上的給孤獨長者,是波斯匿王的主藏官吏,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
因常幫助孤苦無依的人,被人稱譽為「給孤獨」,他曾和波斯匿王長子祇陀太子,
共同捐獻「祇樹給孤獨園」園林給僧團。然而,給孤獨長者也曾因宿世惡業緣故,
造成一段經濟拮据的窘境,因此佛陀藉機安慰鼓勵,並對他說「布施」之法,
此段過程在《增一阿含經》中有所記載: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
  當時,給孤獨長者前往世尊住處,頂禮佛足後坐在一旁。
  世尊問說:「長者,你現在還是一樣常行布施嗎?」
  長者赧色回答:「是的,我仍常行布施,只是現在所布施的飲食較粗糙,
不像以前的水準。」
  世尊安慰說:「如果在布施的時候,不論所施之物是好、是醜、是多、是少,
如果不用慈善悲憫之心,又不發願迴向,又無信心,則由此善行所生之業報來看,
不論此人來世出生於何處,即使面對華衣、美食,也會失去興致不樂享受,
或無心耕耘所擁有的田業,對五欲之樂也不愛著,就算有僕從奴婢,也都不聽其使喚。
  之所以會如此,正是因為此人布施時不用慈善悲憫之心,所以才受到有福不能享
的果報。
  如果長者在布施之時,不論所施之物是好、是醜、是多、是少,只要至誠用心,
一如往常,則後世不論出生何處,所需飲食自然充足,七財具足,心常樂於五欲之中。
如果有奴婢僕人,也都樂於聽你使喚。
  之所以會如此,正是因為布施之時由衷發歡喜心之故。
  長者,在過去久遠之時,有一位名叫毘羅摩的人,擁有諸多財寶,譬如珍珠、虎珀、
硨磲、瑪瑙、水晶、琉璃等。他平時是好行各種布施,也常於四城門中,設置攤位,
若有需要食物便給食物,需要衣服便給衣服,舉凡衣被、飲食、床臥具、醫藥,
竭盡所能地給與。
  但是,長者,你要知道,毘羅摩雖作如是布施,卻不如建一間房舍,用以布施
行腳僧,因為此福德是無法計量的。
  但是,即便建房舍用以布施行腳僧,卻不如歸依佛、歸依法、歸依聖眾,
因為此福德是無法計量的。 
  如果有人做出如毘羅摩般的大布施,及建造房舍布施僧伽,又自受三歸依,
雖有無量福德,仍然不如受持五戒之福。
  如果有人做出如毘羅摩般的大布施,及建造房舍布施僧伽,又自受三歸依及
受持五戒,雖有不可思議之福,仍不如在彈指之頃,心生慈愍眾生之念,
因為此福德是無法計量的。
  如果有人做出如毘羅摩般的大布施,及建造房舍布施僧伽,又自受三歸依及
受持五戒,且在彈指之頃,心生慈愍眾生之念,如此福報功德雖無量無邊,
卻不如須臾之間,生起對於世間不可樂之想(出世解脫之想),因為此福德是無法計量的。
  這位毘羅摩並非他人,事實上就是我的前身。
  長者,你應當明白,我在過去久遠所作之功德,即因信心不斷,心不起貪著。所以,
長者,想要布施之時,不論是多、是少、是好、是醜,只要是以:
一、歡喜心惠施,
二、不起貪愛功德的執著,
三、能以雙手親自布施奉獻,就不要假手他人,
四、不要忘記發願迴向,如此當獲無窮之福。」
  此篇經文中,佛陀並不重視物質上布施的多或少,而是強調布施的清淨心態才重要。
若佈施時不用心、不發願、無信心,縱使有福報也無法好好享受;
若佈施時用慈心、誠心與捨心,歡喜布施,後世就可享受得到布施的福報,此箇中因由,
世人當明悟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