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嗯

作者: htx9 (螞蟻)   2024-05-04 17:03:06
早上爬山山累累,中午吃筒仔米糕,晚上要吃母親節大餐。
= = = =
看完一本書《小專科護理師的奇妙旅程》,這本書在講有關專科護理師的職場生活和作者
個人的經歷,對生死的感悟,還有對現行醫療建議的期待。這本書還不錯看,作者本身也
很特別,本來是喜歡玩樂團到處玩不務學業的打混少女,結果經過一些事件醒悟成為強者
,除了玩樂團、做專科護理師外,後來還跑去科技業開發遊戲或者開發醫學教程,然後還
出書,簡直可以說是斜槓青年的典範。我本來以為作者已經40歲左右,才有這麼豐富的經
歷,看來可能只有30歲左右或者不到30歲呢。30歲的女強人,長得也算不錯(還上過綜藝
節目),可惜好像沒有在經營社群網站(FB沒怎麼在更新,也許在其它平台有。) 作者的名
字也蠻特別的,我本來以為是筆名,結果查一下好像是真名,真是神奇。
好吧,不管作者怎麼樣,反正跟我沒有關係。專科護理師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總
之就像是醫師的助手,除了不能動手術和一些項目,工作職務跟比較資淺的住院醫師沒什
麼不同,所以算是醫師的替代人力。當然要成為專科護理師考試的難度可能比一般護理師
高。不過薪資地位可能也比較高就是了。可能專科護理師的地位還比護理長還高,在醫師
不在的時候可以幫忙做診斷、開藥。當然詳細狀況我不是很清楚,不過看作者的職務內容
還有需要記住的東西可能不下一般醫學系學生。當然有這能力為什麼不去考醫師資格? 可
能醫師資格的條件更加嚴格吧,走護理教育體系的跟走醫學教育體系的培育內容也不相同
,當然也許有些人從專科護理師或其他職務繼續進修,最後晉升成醫師的。看一下專科護
理師的薪資行情比一般住院醫師低上許多,不過住院醫師可能還需要動手術或者做什麼專
業的項目,薪資高本來就很正常。雖然臺灣的醫療環境當醫師可能CP值也不太高,雖然高
薪(但也許比不上科技業頂尖薪資),但是工時長(科技業可能也工時長)且需要輪班制。有
時候一忙沒什麼時間休息,如果是在疫情期間,還要忍受許多染疫死亡的風險和工作壓力
。平常可能還要面對一堆有的沒有的醫療糾紛,運氣差一點醫護人員還會被病患或其家屬
攻擊。
好吧,大家都知道之前疫情高峰期間醫護人員的離職潮,不知道現況如何。可能還是一樣
缺人力、五大還幾大皆空,之前疫情醫護人員的補貼有到位了嗎? 還是不了了之,選舉完
就裝做沒事? 除了醫護人員不足以外,長照人員不足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才大量引進外籍
移工)。在疫情期間人人自危,但是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仍要堅守崗位,甚至因此而染
疫死亡,那種辛苦可能旁人難以體會。就算發生什麼事件,例如哪個病患刺殺醫護人員,
大概也燒個一段時間就沒什麼人過問了。無名的英雄本來就不受人矚目,以後醫護環境可
能也無法獲得大幅度的改善。可能像韓國一樣,說要放寬什麼資格,就一堆醫師罷工。看
起來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不過人手不足放寬錄取標準也是很合理的做法。反正現在少子
化愈來愈嚴重,本來錄取標準不變的話會愈來愈少新進醫師,這樣專業人士又不可能隨便
開放外籍移工來擔任,就算是請其他國家的醫師,你臺灣的薪資環境拿什麼跟其他國家比
? 薪資比較低當然會優先考慮其他國家,不過我也不瞭解各國的薪資水平啦,國內的外國
醫師應該也不少。還有一點可能跟健保有關係,健保本來就是壓榨那些醫療院所的資源才
會那麼便宜,醫院想要賺錢只能多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或者開一些不必要的藥物
。這情況好像在日本或其他國家也很常見,總之醫護人員的待遇和人力不足的問題可能難
以解決,少子化都解決不了了,還解決什麼問題啊! 不過少子化也不算政府的鍋,應該說
是國家開發程度愈高,愈有這種明顯的趨勢。去年我們生育率好像墊底,今年龍年不曉得
何如? 可能也是倒數幾名吧。臺灣應該也不是最富裕的國家吧? 可能有排到前段班。
專科護理師、護理師或醫師等跟臨床實務有關的職業,本身就需要常常面臨一些生離死別
的狀況。常常送急診時狀況不好但是還活著,或者看起來還好還能對話的,可能一轉眼就
狀況急轉直下搶救無效再見了。面對救活的奇蹟與感謝,以及救不活的遺憾和哀傷,能存
活下來的,本來就要看淡生死。不過雖說如此,但是他們不一定是感到麻木,只是習慣生
死的循環,這個救不活,但是還有其他的病患需要處理。病患就一個接著一個,有的救活
有的離世,有的可能在那麼拖,急救只是增加病患的痛苦(如果還有意識的話?) 不管怎麼
樣,臨床實務就像戰場一樣,你永遠都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每個人的病狀不
一樣,有時候就算有幾十年的實務經驗,可能有時候還無法正確判別病因所在。做一些檢
查檢驗,察看數值的異常和變化,也只是從數十種甚至更多的可能病因中抽絲剝繭,找到
剩下可能的病因,並以此做出正確或適當的治療。也許未來AI可以幫助醫師判斷可能的病
因加快治療處置流程的速度,不過說AI可以取代醫師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可能要
面臨倫理的問題,如果用機器人動手術失敗的話,責任誰來扛? 不過像藥劑師這類制式化
的工作項目還真可能被AI取代的,只是不要小看人的力量,如果藥師公會還什麼發現自己
的地位會被威脅而大規模抗議,可能這些AI開發商也必須妥協,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管。
不過就算AI可以取代藥劑師,藥劑師還會繼續做最後的把關,看起來工作量是減少了,不
過工作還能保住?
剩下有空再打,等等吃大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