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與生活變遷

作者: agwoof986 (攝氏零度C義?)   2024-07-15 23:20:53
今天很熱,很熱,結束。
好像有點短,
今天很熱,然後很多事情都在報進度。結束。
假如說能源是平常日常生活所需,
不論從工作到居家生活都需要用電,
那麼電力的穩定供應是對大家極為重要的事情。
現在常常提出問題包括1.能源怎樣算是乾淨2.能源的產生方式3.戰時的應急能源4.能源產生的成本問題。
目前的情況是各種論點都有人支持,
因此變成政治跟能源都混雜在一起討論,
或許應該問一個問題,
政府運作跟能源的關係為何?
政府是有各個部門組成,經由官員們擬定計畫,並且執行。
因此假如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回答另外一個問題,政府需要能源做什麼事情?
或許翻開歷史資料,得知推動的是許多改革行動與創新發展,由於許多計畫都是未公開,所以目前不得而知。
只能說目前許多備用電力的確是有在計畫的。
以戰爭的角度來說是能源是具有規劃的。
以經濟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最划算的方案,
對政府而言天天都有飛機從頭上飛過,
那個危機意識其實很嚴重,
只是大家都沒有意識。
因此回到上一個問題,政府需要能源做什麼,
也許就是為了戰時準備。
也許延伸的一個問題,
去除掉威權時代的政治意涵,
是為了增加主權的空間,
還是為了避免以往的意識抗爭?
進而增加戰爭的機率,
這可能是要釐清的問題。
目前可以確切的事情,
影響我們生活每天的事情就是:「漲價。」
的確大家很會賺錢,都投資股票跟債券,
獲得了數不盡的財富,
只是大家都發現生活成本在增加,
進而大大影響了每一個人生活,
有人選擇不生小孩,
有人選擇不交男女朋友。
假如經濟學沒有錯的話,
台灣的地理位置影響,
基本上都是從各國的貿易與交流中生存,
在各國貿易不佳的情況,
新聞關注的焦點從各國GDP,
變成了失業率以及股市發展,
應該可以應證貿易的衰退,
取而代之的是物流以及網路的發展。
假如有一本2023經濟學課本,
那可能就是寫著生存變得困難,
經濟行為的目的從累積財富,
變成了求生的手段,
不從事經濟行為的人就會失去生存的權利,
就好像未來電影的情節,
壓迫別人,進而獲得生存。
誰是壓迫的人,誰又是被壓迫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