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與他人爭論不休時,
跳出來用第三者的角度,
檢視一下實際成果,
或許爭議就會有結論。
A: 成績爛,至少畢業了
B: 沒自信不開心,休學了
A: 畢業後穩定工作第9年
B: 休學後待業超過10年
A: 畢業年薪130,到今天破400
B: 年收入18萬(?)
A: 近兩年靠股票賺了300多萬
B: 自稱有操作過股票,但沒賺錢,
甚至還斷頭被要求補錢
雖然在法律的保障下,
A和B享有同等的尊嚴,
沒有高下之分。
但種種爭論的答案為何,
我想是很清楚了。
一個對數學有基本能力的人,
不可能連對帳單都看不懂,
即便那些名詞不熟悉,
但如果對數字有基本的敏感度,
絕對不可能把那1000萬當成本金。
尤其我知道,
你一定會很努力看對帳單,
想要找出破綻,
甚至還發展了一套理論,
想要證明不可能有1000萬本金。
在這麼努力的研究下,
可你卻連最基本的數字敏感度都沒有,
沒發現如果那1000萬是本金,
和下面的數字根本完全對不上。
在自己最有興趣的數學領域,
表現都這麼的讓人遺憾,
所以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你的人生經歷是這麼合理。
我不太確定這是一種天賦,
或者什麼特殊能力,
只是找不到領域發揮。
但總之它解釋了你的一切,
難怪最後AB兩人的成果,
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也許你所謂的對數學有興趣,
只是因為數學離實際應用最遠,
所以造成的挫折感最低而已。
因為真的要實際應用的時候,
長久以來對數學的興趣,
還是沒有發揮作用,
連基本的數字敏感度都沒有,
怎麼會把那1000萬當成本金啊,
實在百思不得其解。
但至少我對於你人生的選擇,
完完全全沒有疑惑了。
嘻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