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台灣被CNN認證為「行人地獄」,
國內各種批評台灣交通的聲音
沒有看過CNN報導內容,只是經由各種台灣媒體得知這個稱呼
稍微看了維基百科介紹,似乎也並非CNN起的頭
但自從被認證後,也去了幾個國家
反而愈來愈困惑台灣到底憑何被冠上這個稱呼?
尤其今年從越南回來後,走在路上感覺如釋重負
終於可以不用再看汽車臉色過馬路了!好幸福!
有幾個朋友說台北市和台灣其他地區還是不一樣的,
好吧!那以城市區分的話,
我會說台北市遠遠勝過今年去過的吉隆坡、峴港、河內、羅馬、佛羅倫斯
在吉隆坡,行人綠燈或紅燈沒有差別,因為左右汽車都不會讓你。
在峴港/河內的駕駛風格不敢恭維,邊開車邊用手機是常態
更別說永不間斷的喇叭聲。
身為行人得勇敢地跨出第一步與車爭道,汽車會讓你沒錯
有些遊記將此美化成越南有自己的行車秩序:
「喇叭聲只是表示他們要過;汽車車速不快,行人只過他們一定會讓路」
突然為台灣打抱不平,那如何能稱做秩序?
很抱歉,如果見識到越南的交通後還能將台灣歸類為地獄,
我便要說越南野蠻。
尤其回到台灣後那如釋重負的感覺實在太讓人記憶猶新。
在羅馬/佛羅倫斯其實不乏會主動讓路的駕駛,
但更多時候行人得自己掐著空檔過馬路,
他們對行人的道路設計並不是那麼友善,
很多路沒有紅綠燈外,行人綠燈真的得等很久
明明汽車都綠燈、紅燈二、三次循環了,還是沒等到行人綠燈
大多數觀光客都願意等綠燈再行,
可是等了許久,加上好幾個貌似熟門熟路的在地人根本不管燈號
我想觀光客們最後也會被同化,例如十多天後的我。
到底義大利的行人號誌為何那樣設計?我真的好想知道!
另外來自很多年前的樣本,當年我從米蘭一路旅行去拿坡里,
到了拿坡里我特別覺得汽車好兇好可怕。
其實大阪也給我汽車有點兇的感覺,東京或其他城市或鄉村就是傳統的日本印象,
所以拿整個國家來比大概真的是有些不公平的吧?
就像那些有鄉可回的朋友們,能看到比我更多的不一樣的台灣
和我說不是每個地區都和台北市一樣。
回到台灣話題,
一波波的爭議催生了新制,逼得駕駛們不得不讓出100%路權來
雖然執法嚴格是一回事,但培養人民素質是另一回事
法規上路初期一定會遭遇許多困難,
例如最話題性的駕駛與行人的對立衝突,
但如果能透過初期強硬的法規潛移默化用路人的使用習慣倒也樂見其成。
也許幾年後風頭過了,帝王條款就會被降等成微罪
例如違停再也不開放檢舉,
然後依照人們惰性恢復成自己方便即可的作法……
希望是不要吧。
不過回頭想想,其實在行人地獄被大肆報導之前
我在台北市走路就已經非常理直氣壯,
只要是綠燈而且我規矩地走在斑馬線上,
根本不理睬來車,態度有夠強硬,
幸好幾乎所有車都會友善地(或無可奈何)停下
但是,大概是不熟悉其他地區的風格,
只要出了台北市我還真有些怕,
希望現在台北市以外的地方也能安全地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