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8

作者: KC90   2025-02-08 19:56:30
2025年2月8日 週六 陰冷卻無雨的冬日
晨間7:30|掙扎著離開被窩的儀式
被手機鬧鈴第三次震醒時,窗縫透進的灰藍天光讓我想起昨晚的決心:「無論如何都要去宜蘭!」蜷縮在電暖毯餘溫未散的被窩裡,手指划開氣象APP,10度的數字旁掛著一片晴空雲朵圖示。「沒下雨就是老天給的通行證了。」我對著窩在床角的虎斑貓米米嘀咕,牠瞇眼甩尾的模樣彷彿在嘲笑人類對寒冷的過度反應。
賴床五分鐘後,我終於從被窩裡探出手,摸索著抓起放在床頭的保溫杯。溫熱的黑咖啡劃過喉嚨,帶來短暫的清醒感。我深吸一口氣,終於決定一鼓作氣掀開被子,讓寒氣襲擊全身,逼自己快點起床。米米似乎感受到溫暖來源消失,翻了個身,發出一聲懶洋洋的喵嗚,然後縮成更緊密的一團。
上午9:15|穿越地心溫度的雪隧之旅
握著方向盤駛入雪山隧道前,特意關掉廣播,讓陳綺貞《坐火車到傳說中的湘南海岸》在車內流淌。隧道燈光在車窗上拖曳成金色絲線,儀表板顯示的車外溫度從12度一路降至8度,後座塞著的羽絨衣與圍巾,是對宜蘭溼冷傳說的敬畏。當出口白光乍現,副駕座上的你忽然輕呼:「你看!是龜山島的早安禮!」
從隧道甫一駛出,天空便展現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面貌。台北的陰霾似乎被遺留在山的另一端,眼前是一片淺藍色的寬闊天幕,透著冬日難得的明亮陽光。龜山島像是大海中靜默的守護者,被晨霧輕輕擁抱,浮現出柔和的輪廓。我們同時按下車窗,迎面而來的風帶著海鹽的氣息,瞬間沖淡了早晨的寒意。
上午10:00|在幾米世界的二次元漫遊
宜蘭轉運站旁的幾米公園比記憶中更魔幻,晨霧未散的廣場上,《向左走·向右走》的銅像們披著露水,一對情侶正模仿雕像姿勢自拍。我蹲在行李箱男孩旁調整相機參數時,背後傳來軟糯童音:「把拔,這個姊姊在跟空氣講話嗎?」轉身看見穿成圓球狀的小女孩歪頭打量,她父親尷尬賠笑,我索性揚起手機:「要不要幫你們拍張魔法飛天照?」
小女孩眼睛一亮,轉頭用力點頭,拉著她的爸爸站到雕像旁。她的父親有些靦腆,但在我的指導下,他還是配合地跳了一下。我用連拍模式抓住他們短暫漂浮的瞬間,照片裡,小女孩笑得燦爛,彷彿真的進入了幾米筆下的童話世界。我將照片傳給他們,女孩的父親感激地點頭:「這張照片,我女兒長大後一定會記得。」
正午12:20|羅東夜市的非典型午食戰爭
「不是說好避開觀光客嗎?」你盯著阿灶伯羊肉湯店前蜿蜒人龍苦笑。我們像偵探般穿梭巷弄,最終在市場深處找到那間三代傳承的「林場肉羹」。油亮木桌上,粗瓷碗裡琥珀色湯汁浮著嫩蒜花,裹著薄芡的肉塊咬下時噴發肉汁,老闆娘操著宜蘭腔叨念:「少年仔,加湯免錢,但要把冬粉吸到吱吱叫才夠味啦!」
午後的市場少了觀光客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熟門熟路的在地人。我們坐在長板凳上,身邊的大叔正用家鄉話聊著今日漲跌的魚價,而另一桌的婆婆們則熱烈討論某家新的剉冰店。我們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任由時間緩緩流動。
下午2:40|傳藝中心的時光摺疊術
在文昌祠飛簷下聽南管樂師撥弄琵琶時,雨終於落了。我們躲進民藝街坊的玻璃工坊,老師傅教我用鐵管挑起熔漿狀的橘紅玻璃。「要感受它的呼吸,」他佈滿灼痕的手掌覆上我的手背,「太用力會捏碎靈魂,太輕就抓不住形狀。」當歪斜的波浪紋茶杯在冷卻池嘶嘶作響,你憋笑安慰:「至少裝得下整個太平洋的憂愁。」
傍晚5:00|湯圍溝的溫泉哲學課
褪去鞋襪將雙腳浸入石砌湯池那刻,刺痛感沿著神經竄上後腦,卻在五秒後化作嘆息般的舒暢。隔壁泡到腳趾發紅的阿伯用日語夾雜台語分享:「我從昭和時代就來這裡啦!溫泉跟人生一樣,熬過??苦,後面就回甘。」暮色中蒸氣騰湧如禪寺香火,我們數著對岸檜木亭裡換過幾批旅人,直到腳皮皺成梅干菜才甘心起身。
晚間6:30|外澳沙灘的告別式
回程前繞去濱海公路,漆黑沙灘上只有我們與逐浪的德國牧羊犬。遠方龜山島輪廓漸隱於夜霧,潮聲規律如巨型生物呼吸。我撿了枚貝殼塞進口袋,盤算著下次要帶米米來看牠人生第一場海。
歸途7:00|國道五號的星光導航
車內暖氣烘著牛舌餅的麥香,Spotify播放著宮崎駿動畫配樂。你蜷在座椅裡昏昏欲睡時,我瞥見後照鏡裡遠方某處的燈火,忽然想起日劇那句台詞:「重要的不是去哪裡,而是和誰一起看見的風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