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連結:動區動趨
http://bit.ly/2TGe1TT
新聞本文:
「高雄幣」又來了,但關區塊鏈何事?
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表示,將透過發行「高雄幣」,刺激高雄市內的夜市與商圈經濟循環
,然而具體施行方式,目前卻尚無進一步細節。這是繼高雄市議員吳益政之前在參選時提
出的「高雄幣」之後,再度以相同名稱,被現任高雄市長作為拿來作為政策。
據1月8日中央社以及中時電子報報導,針對高雄幣,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恒旭指出:「它是
一個虛擬貨幣的概念,這個東西的成功條件必須整合商圈,商圈的人都必須加入才能夠真
正的擴展跟實際使用。」不過,是否真的會使用到區塊鏈技術發行名為「高雄幣」的代幣
(Token),目前卻尚未說明。
高雄幣的概念是來自區塊鏈。
然而,潘恒旭在採訪中卻這樣指出。
此外,高雄市政府經發局代理局長高鎮遠表示,「高雄幣」是新的概念,具有高度話題性
,透過虛擬貨幣方式,可望帶來人流、金流。
究竟高雄幣適不適合使用區塊鏈?
高雄幣其實就是「點數經濟」
據報導,韓國瑜市長版本的高雄幣是一種「集點紅利給回饋折抵」的概念,高雄市政府會
推出一款手機應用程式App(目前不知曉是否為密碼貨幣錢包)供民眾下載使用,民眾透
過現金或行動支付完成交易,消費金額由該款App累計,店家就會自行提供1%到10%的回饋
,也就是消費100元最多可以獲得10元的回饋,而回饋金額將轉為「高雄幣」,以供下次
在高雄進行消費。
台灣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施遵驊談到高雄幣時表示,高雄幣「比較像是折扣、優惠券,只
是把它「無實體化」,變成在手機等行動支付載具上使用……雖然名稱為「高雄幣」,但
本質應該不是貨幣。」
今周刊報導指出,高雄幣行動支付App「幣多多」預計1月15日上架,高雄幣將在18日,由
市長韓國瑜和王金平到六合夜市示範後,就會先於南華商圈、六合夜市以及光華夜市先行
試驗,逐步擴大到27個高雄的夜市商圈。
尚未說明清楚的政策,與區塊鏈何干?
先前,高雄市議員參選人吳益政提出類似於先前「運動挖礦」的概念,只要騎自行車、購
買綠電、搭捷運都能取得高雄幣。他也說要以區塊鏈記帳,聲稱「將會是將是古典經濟與
創新科技的結合,是一項台灣領先、全球創新的政策」。並稱在未來會進行ICO。
動區曾以《政壇上的區塊鏈泡沫——高雄幣不是加密貨幣,不能拿來ICO》來解釋吳益政
的高雄幣本質為城市的「補充幣」,可以透過中心化系統解決,可能根本用不上區塊鏈技
術,更別提進行透過密碼貨幣募資的「初始代幣發行(ICO)」行為,也解釋了高雄與英
國布里斯托的先決條件不同,電子支付的普及度相去甚遠,民眾教育、說服商家採用會面
臨到很大的困境,純粹搭上區塊鏈風潮混合複製他人政策很可能導致失敗。
為了實現影響,人們必須首先採用,然後使用並增加對貨幣的使用,進而實現影響。
英國巴斯大學針對布里斯托城市幣「Bristol Pound」做出的研究指出。
高雄幣的實行細節目前雖然尚未公佈,然而,高雄市長韓國瑜雖提出另一個「高雄幣」,
也類似於此概念,只是目前僅限於商圈觀光消費,談論是否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其優勢利
基同樣也相對薄弱,反而會因為技術尚未成熟,造成轉換程序上的繁瑣,民眾也會因此在
「採用」上出現困難。
「城市的補充幣就是補充幣,發行代幣(Token)就是發行代幣」,每一個概念被使用背
後都有其理由,但民眾目前連下載的為一般APP還是存放虛擬貨幣的錢包都尚未知曉,說
要透過虛擬貨幣的方式,高雄市政府經發局代理局長高鎮遠所說的「虛擬貨幣新概念」,
除了「發幣」卻找不到任何利用區塊鏈優勢的關聯。
高雄幣若成功營運事好,但錯誤的政策在尚未說明清楚的狀況下導致失敗,也會間接讓區
塊鏈、虛擬貨幣受到了一次莫須有的泡沫、跟風罪名,徒增大眾對技術的誤解。
在其他國家為例,的確有城市受到區塊鏈技術啟發,試著與市民社區創造互動,動區去年
曾報導,美國加州柏克萊市議會就曾通過決議,發行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微型債券」,透
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允許以每股5美元,10美元或25美元的價格賣出微型債券,與一般最低
限額5,000~10萬美元的債權做出區隔,一般民眾除了負擔得起,同時也鑑於受益區塊鏈技
術,讓債券發行的透明度提升。
該債券融資的項目將不僅限於地方活動相關,可包含流浪者收容所、單一台救護車或消防
車,這樣的超地方性活動。
區塊鏈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與限制,政府在推動政策時應該更加審慎思考技術能帶來的益
處,而非只考慮話題性與炒作。
評論:不過就是點數而已,政府到底夠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