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幣的市場份額只是龐大金融投資的小碎屑,
以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投資高風險高收益幣圈的人,
通常在股市早就佈局滿滿,
一同享受無限 QE 資產被吹泡泡。
除了先進國法規放寬傳統金融機構如銀行對加密幣的儲存,這樣倒水的舉動外,
加密幣業者也在往合規的股票市場進軍,達到公開市場籌資引水的企圖。
請注意即將上市的三家加密幣業者,(雖說注意的點不太一樣 XD)
這些不是炒新聞,是已向 SEC 證監會遞件申請,幾近確定惡靈年上市的
免責聲明:本人無金融財顧牌,下面當小說看,主觀意見頗重,請勿作為投資理財進出依據。
1、Diginex - 攔胡借殼上市 全世界股市第一家加密幣
不管怎樣,這家註冊香港的新加坡加密幣公司確定歷史留名,
借由在 NASDAQ 已上市的 i8 (代號:JFK) 之後重新變身,
會成為米國股市 甚至是全世界股市第一家加密幣資產公司
業務範圍沒研究不太清楚 不知道是不是大中國公司前進美國股市
撈錢收割後GG的那一卦,交易所也是最近才上線,可以觀察中美冷戰,
美國投資者的態度
2、Coinbase - 米國乖寶寶模範交易所
這家才是重點,或許也會讓傳統股市投資者注意到,我打算退休基金也要投點。
在大家倡導去中心化/反監管的時候,這家反其道而行,選擇與米國政府合作,
記得當初是最早有 FDIC 存保的交易所,後面要什麼 KYC/AML 也都照作,
確實是出入金好方便。最近駭推特41位名人的17歲駭客,帳戶300顆比特近億台
身價也是靠 coinbase 當廖扒仔才抓到的。
合規的好處就是其它傳統金融機構比較好倒錢進來。
目前看起來,coinbase 是正確的。例如這波 DeFi 炫風,大家以為憑空冒出,
實際上是 coinbase 出資的 compound ,六月中透過 coinbase 從傳統金融扔了
五億美金進去,瞬間成為 DeFi 市值第一,拉抬炒作而來。
不然,對老人來講,DeFi 這概念與實作,從 2017 ICO 風暴就有,功能與現今無
異,除乙太外,EOS/TRON/IOST各鏈 DeFi 健康發展,當時手續費還比較便宜,更
具實用性。大家可以思考為何成熟至少一年的 DeFi 從未像今天的熱度。
3、GrayScale - 最早引入華爾街資金入期貨與基金
在 CME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開辦加密幣期貨後,Grayscale 也選擇合規開辦
BTC 基金 讓傳統市場投資人可以分一杯羹,OTC 市場代號 (GBTC)
現在這波應該都賺翻。目前周管理規模就五億美金,今年要再合規上市的是乙太基金
(ETHE) 要知道 CME 加密幣市場交易量和 Grayscale 管理基金,這兩個東西從開辦以來,
就一直膨脹,就知道傳統金融在這低利率市場多需要個真正能回收獲利的商品。這是世界
級引資,或許台灣明後年也可以買到銀行開辦加密幣基金來投這家…目前有看到把
BTC/ETH/BCH/XRP/LTC 打包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