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18.html
下星期台北水源劇場還有場次,快、去、看!
時間:2014.05.11 7:30PM
名稱:台南人劇團 游泳池(沒水)
地點:水源劇場
五個角色,四名演員,所有的角色都沒有名字。正因為這樣,讓這個本有趣又獨特:演員
除了有各自的角色個性要扮演外,還得輪流詮釋出第五角:成功的「她」。《游泳池 (沒
水)》講述藝術圈的故事,一個大學時期好得不得了的小團體,在經歷朋友死亡後,遠處
成功的「她」捎來消息:她名利雙收、耀眼奪目,有自己的豪宅園丁營養師健身教練,以
及一座游泳池。受邀參與派對的四人,滿是嫉妒又羨慕。一個沒料到的意外,衝撞了人性
最底層的道德界線,引出對身體、財富、名聲的渴望與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偏執邪念。然
而,場上角色間,那些關於人性與獸性一線之隔的拉扯與對話,已然不侷限於藝術圈,而
是時時刻刻發生在生活周遭。人類的醜惡與猙獰、貪婪與狂妄、矛盾與殘酷,毫不保留、
完全誠實的在劇本裡,血腥呈現!
閱讀英文原著劇本後發現,劇本裡的台詞有很強的歌唱感,且大多為三個一組,彷彿合聲
般,強調字詞的意義。除了有大量重複的疊字/詞外 (Ex. Happy Happy Happy;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 Do you remember.),甚至還使用了不同的動詞與形容詞,將
情緒與動作向前邁進 (Ex. "And we organize and we call and we open doors";
"Let's leave hatred lets leave death lets leave that behind"; "We console
them. We are all beneficence. We discover - oh wonderful - what good people
we are.") 如此具節奏感的文字,讓通篇劇本彷彿一列加速行駛的火車,雖然穩定,卻隨
時有燃料加得太猛太快而出軌的可能性;抑或是個快醉卻還沒醉倒、但確定嗑藥喝酒到某
種程度的醉鬼,正在茫茫然、不太有邏輯且猜想般的說話 (Ex. "But I felt did you
feel, listen I felt, this is wrong I know this is wrong but I felt, maybe it’
s only—did anyone else feel—and it is only a feeling, but a feeling is a
feeling and I think that should be honored, you know?" "There’s the pool boy
—who could be have been a porn star. Or maybe is a porn star. Or will be a
porn star.")
我是先看演出,再去讀本。看完演出的當下覺得,和殘酷的劇情台詞比較起來,此次導演
的處理方式還是偏安全了些。總覺能再挖得深一些、讓劇本的瘋狂腥鹹感多滲出一些,畢
竟人性善惡的掙扎最邪惡好看了。不過,台南人的版本所呈現出的律動感,是我非常喜歡
的。演員一身黑的運動裝扮,差別僅在不同 (鮮豔) 顏色的鞋子。在幾近空台的舞台上,
演員不停地動著:跑步、跳躍、翻滾、拉筋,除了用台詞說出情節發展,更用不止息的動
作,表現故事的躁動不安。然而,最弔詭、卻完全不覺格格不入的地方在於「角色沒有名
字」,所以可以想成這是四個不同的人,在表述不同的意見;但也可想成是同一個人的各
種劣根性。觀眾可以很自然地帶入自身經驗:那邪惡的念頭可能是自發的,也可能是別人
加諸在己的。如此一來,觀眾便不停的在演出中,與自己和台上的角色辯證。又因為這些
個在腦中的思緒角力都不是正向的 (皆為人性的惡),形成一種既不舒服、卻又不得不面
對的特殊觀賞經驗。
《游泳池 (沒水)》的水面上,用了四名角色來明白揭示醜陋的人性;水面下成功的「她
」,才是城府深不見底的恐怖闇黑。我無法從故事裡知道,「她」在大學時期是否真是不
引人注目的路人,但從她利用朋友的血與保險套來完成爭議性作品,進而獲得鎂光燈注目
;又在事故發生後,慢慢地將自己的劣勢轉為優勢,以一種近乎催眠的潛移默化,讓另外
四人在不知不覺中,協助完成創作;「她」臉上的微笑究竟是無辜天真,還是冷光鋒利,
實是讓人到最後都想不透。也許,「她」只是運氣好,總能找對主題、搭上潮流,但誰知
道這些不是「她」早已計劃好的操作呢?
在故事的最後,劇作家寫出了立場:「她」一直都知道,包含這所有一切的恨與忌妒,還
有那些太過脆弱而無法生存的朋友。「她」作出了驚世的告白,狠狠地打了所有人響亮的
一巴掌。另外四名角色入到觀眾席,以入世溫和的口吻,繼續生活,繼續在人生的道路奔
跑。這樣的劇情安排,讓原本從一而終的控訴在最後削弱得只剩一點。雖說我也不是非得
要所有人都死光光下地獄,但這收尾溫馨得太讓人不可思議就是。
這個場次的演後座談,演員劉哲維談到劇中一句「藝術綁架人生」的台詞,對他自己有不
小的衝擊。我自己則是這樣想的,「藝術」可替換成任何詞:工作、愛情、家庭等。雖說
用「綁架」一詞太過沉重,但我認為,這裡的綁架有兩種層面:一種是不得不的,像是最
基本的金錢;一種是想要的。常說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想要的,但是否真能「掌
握」與「選擇」,還是無形中會被想要的東西給奴役了卻不自知?就像是劇中的藝術家們
,追求藝術是吾心所願,卻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因著徬徨無奈而有許多前來誘惑的邪魔,
「綁架」便因此而生。
最後的最後,請大家好好關注這戲的導演:廖若涵,他非常值得期待!這是第三次看他導
的戲,前兩檔作品都很不錯:《Play Games》和《安平小鎮》。我喜歡用心且認真思考的
導演,仔細安排每個細節,其尊重劇場、把握機會的態度,也完全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