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looow77 (不如攜手雨中看)
2016-01-04 00:01:21※ 引述《Atica (吉米布蘭卡)》之銘言:
很好的分析
我今天去看 看完也只是感覺有些倦怠
首先單親媽媽四個女兒的家庭結構讓我想到之前大開劇團的金花囍事
而兩齣戲劇都是環繞著婚嫁發展 不同的是 愛與嫁 或者 恨與嫁?
就結構上去看 大開劇場要說的故事很小 所以人物間連結緊密 劇情推陳合理
而恨嫁 希望投射的結構過大 要從今天這一代往前往後做太多的解構
對於觀眾而言 資訊過多
光是要處理這些一時出現的人物以及有些"異次元"情結.... 情緒無法帶入
最奇特的是 演員經常要身兼兩角自言自語....
但有時候他要對話的對象就在身邊看著啊?
或許是要表達不能準確傳達心意的無力感?
但那就不叫劇場啦 那叫脫口秀啦 (哭哭 那請黃子華來好嗎?)
這幾場林奕華看下來 就是"複雜"
在過度解構下 故事大綱零碎不堪 或者 根本無須大綱?
這或許是劇場的新美學? 但對於沒有慧根的觀眾(我) 頭上都是問號....
進劇場想被感動 被啟發那麼一點點 而不是主線過多彷彿閱讀弦理論的感受 =口=
最有戲味的 反而是管家這個角色 含蓄蘊藉但承接起所有劇情
其他人物情慾常在崩潰邊緣不停噴發
如果有去過北美的黃石公園 大約可以用老忠實溫泉形容主角們的表現
......喔喔喔 要爆了.....
(十分鐘後)........喔喔喔喔喔 又要爆了 (我就知道 就是這個頻率)
或許是因為忠實的數算著時間 結束後感覺有些疲憊
但更誠實的說 親愛的 我不能理解妳的崩潰 @.@
不過 "嫌貨才是買貨人"
我是因為賈寶玉而開始看林奕華的
之後一系列 包括西遊記 三國 恨嫁 都看了
但感動卻遠遠不及一開始的賈寶玉
謝謝林奕華 我回去重看了這部經典 也聽完了蔣勳的紅樓夢系列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賈寶玉被解構的有點嚇人 但我卻滿喜歡的
是紅樓夢的巨大結構包容了新一代的解構 所以賈寶玉裡她的靈魂還在
音樂是所有這幾部中最好的 既有旋律性又能承接劇情 並且非常洗腦
恨嫁的標題下得太好 寧恨不怨 在千絲萬縷的人生裡嫁出一條血路
能凝視的人生太少 如果少一些旁線 少一些吶喊 是不是更直指人心?
: Blog版本: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6/01/blog-post.html
: 時間:2016.1.1 7:30PM
: 名稱:非常林奕華 恨嫁家族
: 地點:國家戲劇院
: 2014年底《紅樓夢》的驚嚇還在,卻還是因著謝盈萱買了《恨嫁家族》的票。很直白膚淺
: 的說,《恨嫁家族》其實還算好看,畢竟這一鍋演員是真的能看:許久不見的王世緯,即
: 便她是第一次站上國家劇院,開場時一段母親說著原生家族的過去 (說的還是靈媒的故事
: ),邊走邊靈活切換角色,頓時讓我覺得劇場有世緯真好 (而且世緯在舞台上好瘦好正);
: 四妹葉麗嘉的假性美滿婚姻,總在被催眠後一股腦兒的托出。演員在天真與邪惡的光譜之
: 間猶疑徘徊,收放自如,很難讓人不喜歡;這是第幾次在林奕華的作品裡看到時一修扮女
: 裝?我很喜歡管家的角色,還是個高大有九頭身的管家,俐落且認真地守護著破碎的家庭
: ,如數家珍卻又百般無奈的照料著根本就是自個兒心頭肉的小姐們。雖然劇裡沒有單獨給
: 管家的段落,但每一個管家和四姐妹的互動都很讓人溫暖。放蕩卻脆弱的二妹 (朱家儀飾
: )、找不到方向的老三 (鄧九雲飾)、憤恨前來復仇的前度 (朱宏章飾)、三八又貼心的閨
: 蜜 (戴旻學飾)、讓人心癢難耐的勾引者 (黃健瑋飾),以及背負著工作、家庭與情感壓力
: 的大姐 (謝盈萱飾) 等,這台演員真是好。
: 雖然每一個章節的對手戲都有張力與爆點,但看完上半場卻覺得好累好疲倦:角色的恨真
: 的這麼深,真的其來有自嗎?非得要用毀滅性的方式來說故事,才能說得深、說得透嗎?
: 的確,每一個章節的對手戲都看得過癮,但仔細想想,那些用力的立足點究竟在哪裡?
: 從家族的根本看起,母親只認第一個女兒,後來的都不認。是生不出兒子而自責,還是男
: 方家族不認這個嫁進來的女人?設定上,因為母親精神狀況的不穩定,連帶使得家中的女
: 兒們都不快樂。然而,從角色上的書寫,我只能感受到母親與大姐之間的連結。至於二妹
: 的浪蕩、三妹的傻勁、四妹的自殘,某種程度上似乎有要將禍首歸因於大姐的控制慾與母
: 親的忽略,但著墨處很少。如:我還是搞不清楚為何二妹要睡了大姐的前男友,出於嫉妒
: 還憤怒?三妹跟個中提琴手 (王宏元飾) 聊個天就要私奔?人家是樂器潤飾樂曲,不是要
: 你人去當別人人生的點綴。至於四妹怎麼嫁的,又為什麼最早嫁、嫁到不開心殺夫還要隱
: 瞞?這些個性格的偏激,好似突然間就冒出來,然後潑辣地灑給觀眾,卻沒個鋪陳與起點
: 。
: 節目單裡頭寫到:「恨嫁是廣東話,廣東人用恨代表強烈的渴望。恨嫁做為俚語,暗示的
: 是渴望結婚的女性,連對象也沒有......恨嫁一語所以包含諷刺意味,正是因為他指涉更
: 實際的問題:個人條件。而在什麼都講條件的文化裡,欠缺條件,就很難獲得認同。恨嫁
: 在戲中是個比喻,它標示這種焦慮 (個人條件) 背後的元兇:被認同,而且是被很多很多
: 不認識、不關心、不愛自己的人所認同。在這份渴望背後,則是害怕被別人拒絕。」
: 若《恨嫁家族》的重點在於認同二字,認同了自己,成熟了自己,進而學著去愛與包容 (
: 尾聲的標題正好是〈戀愛開始了〉),那我真是不解為何大姐最後還是嫁了?從家人來看
: ,除了大姐幫四妹處理兇殺案一事,我並沒有看到姊妹間的理解與和解;和她的眾多男人
: 們,不管是和前度還是勾引者,甚至是象徵父親形象的避雨的人 (王捷仟飾),也並無放
: 下釋放之意 (我不認同母親褪下戒指是種解放,因為那只是行為上的脫去,而非精神上的
: 原諒)。至於跟父親的兒子 (趙逸嵐飾) 聯盟一段,抱歉,雖然小八很帥很可愛,我只覺
: 得這角色可有可無......
: 至於生不出兒子就被冷凍、大女兒哭著「對不起我不是男生」、愛不到就跑來婚禮放話的
: 前男友、無法當上董事長就上董事長也好的勾引者、不小心把老公打得頭破血流就慌了的
: 潛逃出境、還有把處女當成可以給與不給的禮物與懲罰等,好的,這家人真的是奇葩的亂
: 七八糟,集所有不可能的情節於一身啊!
: 回到很膚淺的一開始的提問,《恨嫁家族》到底好不好看?是一齣好看煽情的肥皂劇就是
: !
: 後記...
: 1. 這首《外面的世界》選得很好...「我依然等待你的歸期」,在等的不一定是個特別的
: 人,可能是還在外頭流浪的自己的野性與不羈,還有欠缺的,自我認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RaQIDyTcM
: 2. 演員在序的〈我沒結婚〉一段,最後分成了兩小批。其中有一批人數比較少的是王世
: 緯+劉嘉騏+黃健瑋,應該是指這三個演員在現實生活中已為人妻人夫吧!世緯還默默的從
: 大群走到小群去,笑倒我~~
: 3. 王世緯曾在獨腳戲《鬼扯》裡飾演過靈媒。
作者:
buffbear293 (本姑娘是熊掌)
2016-01-04 00:22:00同意!我都是被文字吸引,但沒被劇情感動
作者:
jerrybest (小宇~專心跑步卡實在)
2016-01-04 17:03:00可能是謝盈宣的關係,看這場戲時我腦中想的反而都是 re/turn
作者:
error123 (error)
2016-01-04 18:28:00黃石公園XDDDDDD
小小聲:我覺得劇情有點老套.... 好在演員很強當初看到廣告詞「我恨故我嫁」,以為有些對婚姻的新解
作者:
Sana (靜止)
2016-01-05 07:56:00好看,值得再三回味,資訊量太大啦!
作者:
orangetv (勇敢的黑鮪魚)
2016-01-05 11:14:00推黃石公園,好新鮮的形容方法但是好貼切啊哈哈
作者: EllenTeng (Ellen) 2016-01-06 04:15:00
同感,整齣感動不及一開始的賈寶玉+1,慶幸這部演員氣場夠強大
作者:
iuk (iuk)
2016-01-07 19:49:00同意,看完覺得好累,但仍有一些感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