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報] 林文中舞團:流變 Panta Rhei

作者: Atica (吉米布蘭卡)   2016-05-21 23:44:01
寫預報的時候有點掙扎,到底要怎麼寫才能吸引人,又或者是怎麼寫才能好好的表
達舞作的樣貌,因為我希望有很多人可以看到這個作品啊啊啊啊啊!
Blog版本: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6/05/panta-rhei.html
新聞稿上頭寫著「流變」一詞的靈感來自希臘字詞"Panta Rhei",意指世界上唯一不變的
真理,便是「凡事都在持續改變中」。我看著這句話笑了,因為公司裡有這樣的一句話流
傳著:在這裡唯一的不變就是變。這樣的思考,推動了商場與職場上的爾虞我詐與競合關
係,甚至成為了「不改變就會被追上」的壓力。然而,依循萬物流轉思維的《流變》,反
而給了正值工作狀態緊繃的我,一個喘息與呼吸的片刻。
八名舞者從團體擴散,悠遊穿梭於或大或小的群體與個體之間,時而跟隨著團體的呼吸,
時而各自獨立發揮。我想起了國高中黑板上,由一個個小圓點與一條條小黑線組成的化學
課:前者的圓點是舞者的頭與軀幹,後者的黑線是舞者的手。由於舞者的身體持續地在變
化與移動,化學鏈的樣子也一直在改變。在互相的拉扯與吸引間,組成了多樣排列組合的
形體與樣貌。
請不要試圖去找《流變》的故事,因為它沒有故事,取而代之的是隨著場上的起伏,不停
從腦袋裡蹦出來的情緒與想像:聚合、分離、融入、四散、自願的跟從、被迫的驅離、和
諧的二重唱、略帶不安的尋覓、帶點重量的滑步與陷入、怎樣都還是要奮力高高地跳起、
不穩定的傾頹又再起等。舞作裡有著許多關節扭曲、滑溜、鬆脫的動作,將這些細碎的動
作相連,製造出一個接一個的連動。因此,不只是舞者需要拆解身體各部分,舞者本身就
是作品中的一部分身體。電流相接、河水奔流,可以是牽一髮動全身,也可以直接跳出理
所當然的現狀 (流到分支去了)。
在編舞家的巧手下,不變/動(的身體)是一種規律,變/動(的身體)也是一種規律。無招勝
有招,一切皆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進程與邁步。所以,即使《流變》的整體氛圍生氣蓬勃,
卻仍能帶給人平和與寧靜。舞作自在地流洩出優雅靈巧的氣質,纖細中有著源源不絕的能
量延續,場上的脈動與波形豐富多彩,是速度與時間的快與慢、空間與力量的動與靜、以
及主動與被動間的探索與干涉。
這幾年看舞的經驗告訴我,我會被展現出自然規律性的舞作吸引,如今年初Christian
Rizzo的《依據真實 d’après une histoire vraie》、羅莎舞團 Rosas 的《Drumming
》、驫舞的《Freesteps 自由步》。純粹的身體,純粹的跳舞,我喜歡這樣的純粹。
喔對了,再直白一點說《流變》。看排的這晚我本以為會累到打瞌睡,沒想到排的前20分
鐘,我甚至捨不得停下來低頭寫字做紀錄。但後來想想,反正我都買好票要進場看演出了
,為了周末好好寫預報,還是低頭一下好了~
《流變》只有兩場,我非常真心誠意地說,請買票去看演出,我真的非常認真 (睜著水汪
汪閃亮亮的大眼)!
演出資訊:
◎ 演出時間:2016/06/04 ~ 2016/06/05
◎ 演出地點:城市舞台
◎ 藝術總監/編舞:林文中
◎ 舞台設計:吳季璁
◎ 燈光設計:宋永鴻
◎ 影像設計:王奕盛
◎ 音樂設計:林芳宜
◎ 服裝設計:楊妤德
◎ 舞者:林筱圓、陳欣瑜、黃郁元、黃筱哲、林佩萱、簡上婷、林廷緒、鄭皓
◎ 演出團隊臉書:WCdance 林文中舞團
◎ 購票網址:http://goo.gl/AyIgt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