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文長,慎入)
「.....如果大海 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 所有流過的淚
我的愛 請全部帶走」 (by 張雨生 大海)
戲看完了,剛開始有些地方還是有點太深,只覺得很沉的憂傷,花了時間慢慢梳理起來
不知道劇中的主角會不會很想唱這首歌呢
但大海 應該是不能帶走哀愁的吧!
老婦跟K說,這片海沒有活人也沒有死人,空曠的好像連幽靈都被回收了
筆者本身也很喜歡去看海
雖然在台北 要看海 都要從淡水轉搭公車 車上通常都人滿滿的 要站著好多站
終於看到了海 心情平靜 然而奮力投向大海的想法呢 能想卻不能做
因為大海 同樣危險
呂劍的姐姐做了 但再也沒有回來了
劇裡分成兩個世界 現實和遊戲(突然想起最近最紅的韓劇W)
他們都渴望著「海」
對我來說「海」是一個理想的象徵 或者也是可以說是一種衝動
看似是和命定的社會規範抵抗 但也有可能 我們去追求理想 正是無情命運的安排
所謂的社會規範如此可笑
如同家裡的姐姐 為了創造一個等同寵物天堂的「樂樂園」 後來在這個規範下
寵物們都死了 原本是為了更好社會的樂園 變成了無情的動物地獄
遊戲中原本是可以讓玩家去掌控繼續或結束
但後來 一切都亂了套 遊戲開始失序的決定主角K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K他說:「我的使命是到達海」但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 他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因為這是「設定」 不是「決定」
直到吃鱈魚香絲這件非設定的事才變成是自己的決定 還有開始愛著名叫「哈囉」的貓
而「海」所謂的理想的象徵 雖然渴望 但又可怕
爸爸呂劍在小時候逃開海了 因為那個理想的東西吞噬他的姐姐 但逃避的結果是
他成為上班族 成為一個不快樂的男人 甚至無法讓他的家庭變得美好
直到後來 他才再度面對「海」 這一次他終於能走向海(至於原因 後面再提出我的推測)
而主角K 他可能這一輩子都在尋找海了 一個冒險英雄的標準題材
為了去追求海 他甚至被迫放棄他的羈絆(那隻叫哈囉的貓) 也再也不能吃東西
(我這段其實很有感覺 關於因為夢想 而把所愛之人留下之事)
但然後呢?
社會好像總是要我們追求夢想 但卻沒有跟我們說 夢想達成之後要怎樣
然後遊戲就結束了
我在想 是不是因為這樣 所有的勵志漫畫
例如找犯人的柯南 或一直想成為神奇寶貝訓練師的小智 好像都一直沒有結局呢
畢竟 理想達成後的結局 太難讓人想像了(也無法接受)
另外想提到的是 四人家庭的這部分
原本以為因為是媽媽的出走 所以應該會多加描述媽媽的部分
想不到直到媽媽回來都不太有
又加上可能要講爸爸也跟海有關係這件事 所以下半場很著重在爸爸
這部分其實我會覺得有點失衡
不過 即使沒有對媽媽有太多敘述 導演編劇也說明了失衡這件事
因為哥哥和妹妹 已經在父母的缺席中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在這世界"奮鬥"
最後卻破碎不全 傷痕累累
當時在劇場看這段 又看之後四人出去玩 我其實有點不解
但後來我想 最後這穿著白衣的四人 應該都已經死去了
因為老婦對K說 這裡有個鬼魂 開車拋錨後被撞成兩半(呼應爸爸酒醉開車)
還有互相殘殺的兄妹
所以他們直到離開這個現實世界 才真正有個幸福的家庭 拋下一切顧慮去看海...
(啊...理解到這一段覺得好沉重...)
最後來說一下演員的部分好了
媽媽(黃郁晴)雖然角色外貌很媽媽 但聲音覺得也太年輕了吧!
爸爸(陳以文)的演員是我第一次看過 在台灣好像很少看到中年演員了 喜歡他的表現
K(高偉哲) 這齣演遊戲角色和酒家女
好迷人 他的part我都滿感動的 還不錯
妹妹(許雅雯) 很有魅力 這個角色實在是智障的太可愛了!!!
哥哥(徐浩忠) 第一次看到他這麼沉重的腳色哈哈哈(我可是他的粉)
然後技術的話
覺得投影幕因為背後好像有木頭條狀的東西 有時候看會有點干擾
還有媽媽為什麼會在路旁接電話啦XDDD
以上
感謝大家的收看 也希望聽聽大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