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7 14:30
地點:水源劇場
演員:姚坤君、梁正群、梁允睿、高華麗、洪健藏、張棉棉
編導:王靖惇
在第一版的看戲心得中,我寫道:
「也許就讓『孩子』有更寫實的存在,大鬧一番,
會更有突破、更有挑戰。」
沒想到今年新生版,
編劇真的讓「孩子」闖進了劇中五名角色的生活當中,
不再是五人五色各自的想像,
而是五人心中理想小孩們的綜合體。
從被動出現,到主動尋求「未來」實現,
到終於放下、讓角色走向自己的第二人生,
達到與第一版截然不同,卻也同樣感人肺腑的戲劇效果。
不過,這樣的設定卻挑戰了「小孩」在第一版當中,
相對明確的角色定位,也出現了許多無法解決的bug。
第一版的「小孩」,服膺於角色各自的想像,
大多只會有跟個別角色的互動,
如同給了角色與自我對話的空間。
新生版的「小孩」,則是突然出現在舞台上,
劈頭就叫適存「爸」、可襄「媽」,
叫台生跟哲翔「大爸」、「小爸」,
還以「老娘」稱呼適存的妹妹如倩。
之後也經由各段對話,
確立了這名「小孩」擁有適存─可襄、台生─哲翔,
以及如倩各自的「未來小孩」的記憶,
同時還有可襄已逝孩子的完整記憶。
於是「想像的孩子」不再只是想像,
而像是某種存在於五次元空間的個體,
(如同掉進黑洞中心的馬修麥康納)
把平行時空中的四名(三名未來+一名已逝)小孩拼貼成一個個體,
然後咚地一下把他丟到舞台上。
不過,關於「小孩」是怎麼被生出來的,始終是一個謎。
「小孩」不知道自己為何會這樣出現在五名角色的生活場景,
也有意無意迴避了各個平行時空下的小孩是如何出生,
(比如如倩如何取得精子、同性伴侶如何生育、可襄如何順利懷孕)
只著眼於成長過程,以及無從確定/駁斥其真假的未來預告。
(比如如倩放棄法律事業,成了民宿老闆娘)
唯一有完整陳述的仍是第一版中可襄跟已逝孩子的親情鏈結。
第一版當中,將擁有五人血脈的孫子視為解方的設定,
在新生版裡予以保留,卻是讓「孩子」說出口,
更突顯出這個角色的矛盾及混亂。
在未來人回到過去的劇碼當中,自然缺少不了時空悖論的陳述,
戲中則是以適存跟台生不想配合計劃,
造成「小孩」跟可襄、如倩、哲翔的焦慮,
因為這樣一來「小孩」就不可能存在了。
但在進到悖論辯證之前,焦慮的成因本身就值得質疑,
一來這計劃終究不會出現擁有全部孩子記憶的子輩,
頂多是個有五人血緣的孫輩。
二來我們並不清楚各個平行時空中的生育歷程,
無法定論只要誰不配合計劃,就不會有任何小孩出生。
如此看來,新生版的「小孩」儘管在闖進來的時候力道十足,
編劇也著實賦予了他多一些主動作決定的空間,
但戲走到最後,仍困在第一版的邏輯當中。
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在創造新版「小孩」的過程中出現不少bug,
編劇讓適存成了點醒「小孩」並間接點醒可襄的重要角色,
讓如倩決定不趁醉取精,修補了在第一版當中所鑄下的「錯」,
在「小孩」強力突襲過後,角色皆得以開展出第二人生。
於是這的確是一齣關於未來的戲,
但著重點不在於對未來的想像,
而是能放下過去、面對自己,進而對未來有所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