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發現今年寫的文章竟然還沒60篇,近五年來新低 Orz,但今年演出一樣看得很多啊 (好
啦,我今年比較懶是真的),所以來趕一下今晚的演出心得。未來應該要調整一下寫心得
的方式,不要太著重於用詞,反正沒有要比賽沒有要投稿,想寫啥就寫啥,即便是口語化
也沒關係,重點是要留下紀錄!
- 所以這是本篇心得出現鳳梨的原因嗎?XD
- 啊我想吃不行喔......
Blog版本: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7/12/blog-post_14.html
時間:2017.12.14 07:30PM
名稱:台北劇場實驗室 梅若穎、黃小貓作品 未完待續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1樓實驗劇場
蠻喜歡《未完待續》的敘事風格:不過分鋪張、不大鳴大放,而是不慍不火、恬淡平靜地
將簡單卻真實存在的劇場困境,與個人會遭遇的親情、愛情與工作問題,相互交織成網,
如同當季的酸甜鳳梨一樣,多汁不咬舌,但仍會酸微酸微的讓敏感性牙齒有絲絲的痠軟
(OS: 不要問我為什麼是鳳梨,阿就寫心得的時候想到咩)。既便有部分情節與人物關係
還是刻意用力了,結尾也有點兒烏托邦的味道,但整體的氣氛流動是很令人舒服的。特別
是能看到這四個演員於小劇場聚首演出,觀眾好幸福呀 (好想把編劇小楠帶回家養,太可
愛了!)
距離上次看高英軒與黃小貓同台演出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2008年外表坊的《今天早上我
們回家》,我的腦袋裡還有著兩個人在 (想像中的) 進了水的房間拼命划船,然後手牽手
準備往下跳的畫面。《未完待續》的宣傳剛出我就買了票,大抵是想重溫當年看戲的感覺
。編劇小楠 (梅若穎飾)、導演安迪 (高英軒飾)、演員優馬 (梁正群飾)、製作莉莉 (黃
小貓飾),四個人合作要推出一檔名為《未完待續》的舞台劇,只不過戲還沒上演,檯面
下的問題卻遠比檯面上精彩:編劇與導演在藝術與商業的兩端拔河,劇本的結局還遲遲未
定;製作原本談定的贊助吹了,新的贊助要求放入與劇本設定不符合的置入性行銷;演員
在理想 (劇場) 與麵包 (電視劇) 間兩難,時間檔期軋不過來;更別說跟演出沒有關係的
個人情感大雜燴,如親人生病、外遇小三、煩惱該愛誰好 (OS: 我也想有這種選擇困難症
) 等。
觀眾看到的是台上幾小時順暢無礙的光鮮亮麗,殊不知臺下的廝殺與混亂有如《未完待續
》一樣,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亂糟糟一片:不停地協商、退讓、權衡,也持續地與自己
在強大壓力下的身體與心理奮戰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