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10 14:30
地點:動見体劇團排練場
演員:高華麗、施宣卉、鮑奕安、買黛兒‧丹希羅倫、廖原慶、
曾歆雁、楊迦恩、鴻 狄
編導:王靖惇
如果不打開那一扇門,是不是就不用面對未來的一切了?
八位演員,八個主要角色,分別組成母子、兄妹和主僕等關係。
母子有兩對,但戲份著重於遊戲設計者和回憶中的母親形象的和解,
而非現實生活當中的酒吧「大姐頭」和她那莫名爆紅又失業的兒子。
主僕關係則主要以戲謔風格呈現,除了實行SM的記者與商業大老之外,
還有常見的無良老闆以及諷刺、批判性質濃厚的歌唱節目主持人,
分別對應努力追夢築夢的員工和駐唱歌手。
兄妹倒是只有一對,對話和角色設定也是最生活化的一對,
不過這條故事線最後採開放式結尾,亦悲亦喜,
我自己是挺喜歡這樣的編排。
從文宣當中不難看出,本劇的主題為「夢想」,
但是在追夢築夢的過程中,不盡然都是美好的:
看到了具有市場開發潛力的遊戲系統,
女職員似乎就要達成自己創業的夢想,
卻還是因為資金問題,被自己的老闆整碗捧去。
原本以為進入到歌唱節目的夢想殿堂之中,
就可以一償所願,成為真正的發片歌手,
殊不知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冠冕堂皇的表象,只是一層又一層的謊言堆疊而成。
同樣在夢想中受挫的兄妹倆,最後狀似在虛構出來的遊戲中相遇,
虛實界線不再明確,但深陷《等待果陀》荒謬劇中的他們,
能有彼此相伴,似乎也是一種堪稱喜劇的浪漫情懷。
相較於受困遊戲當中的兄妹檔,
身為「始作俑者」的遊戲設計者,
其實是想透過這款遊戲和自己的過往和解,
讓我不禁想到東尼史塔克的B.A.R.F.系統,
以及《一級玩家》中的哈樂代和「綠洲」。
在有限的篇幅當中,編劇盡可能打造出一個虛幻而美好的遊戲世界,
也在最後安排設計者和遊戲當中的「母親」對話,
不只為了和解,不只對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夢想」提出質疑,
這其實是設計者透過遊戲角色與自己對話,
也是編劇透過劇中角色的抉擇,
再次思考何謂夢想,又何謂現實。
記者與商業大老的部分,表面看似記者為主,商業大老為奴,
再加上把投票亭搬上舞台,戲謔調侃「政府官員為人民公僕」的概念,
但在真相揭露之後,施虐與受虐的角色關係不再單純,
而誰主導誰、誰服從誰,也因為記者最後的決定,
有了另一種層面的思考。
至於酒吧「大姐頭」母子,
作為尾聲點出下一個世代可能的沉重壓力,
有點像是漫威電影的片尾畫面,
而且是值得等待的第一段片尾,而非某種令人錯愕的「幽默感」。
這齣劇原為編導王靖惇在台中歌劇院駐館期間的作品,
於台中首演過後,時隔三個月,
再以劇團編導的身分於水源劇場製作演出。
看過台中場的我,這次再看排練,
有感受到編導努力想讓作品變得更好,
也有看到演員陣容部分更動之後,迸發出新的火花。
最後,劇中提到了薛丁格的貓,
這是量子力學的著名思想實驗,
但放在這齣劇的文本當中,
也可以是種關於人生態度的思辯。
要不要打開盒子,要不要開那一扇門,
要不要接受可能的成功或是失敗,
或許有時候並非我們自己能夠決定,
而是時間到了就得開,無論成功失敗都得去面對,
然後再去開下一扇門,去開下一個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