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6 14:30
地點:藝百廈排練場
演員:陳怡彤、張敬、陳美月、邱安忱
編劇:吳明倫
導演:黃郁晴
原本看似稀鬆平常、充滿童趣的打油詩,
卻在編劇筆下鋪陳出一段看不見救贖的黑色童話。
不禁想到英國的「謀殺之后」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她以一首十九世紀的童謠寫成了經典作品
《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讓角色隨著童謠中的小小戰士接連死去。
接著則是讓童年崩壞的《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以及再近代一些,關於「妹妹揹著洋娃娃」、宮崎駿動畫《龍貓》
以及《哆拉A夢》電視卡通的靈異傳聞。
但詭譎而駭異的,並不只是扭曲變形的童趣,
而是揭開了魔幻寫實的包裝之後,更加真實且變態的人性。
排練場上,服裝、道具、燈光、影像、音效皆未齊備,只能完整看見演員和文本,
卻也是如此純粹,才能看見這齣戲的初始模樣,
猶如直率而細膩的清水模,看似平實卻又十足令人玩味。
四位演員飾演著分崩離析的一家四口,在打油詩中甦醒,也在打油詩中走向終局,
宛若附著於劇中古老大宅的四縷冤魂,
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生死輪迴,誰都想離開,卻也誰都離不開。
文本遊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並接連提到了《咆哮山莊》、《藍鬍子》和喪屍電影。
但儘管指涉的盡是西方文本,對於親情和愛情的描繪卻在華人社會中屢見不鮮,
只是在編劇刻意放大之下成了一部舞台上的邪典電影。
尤其當我們回顧以往的社會案件之後,比如日月明功、
比如彰化的洪若潭命案和花蓮五子命案,或是前幾天才發生的台南佳里弒母慘劇,
或許會發現這齣戲儘管殘酷而血腥,卻也是種提醒,
提醒著我們去正視現實生活中的缺乏與逃避。
演員的表現都很精采,尤其是飾演詹桐的陳美月,
既能入戲到因承受巨大痛苦而全身脹紅,
也能注意到排練場中需要注意的小細節,隨時向導演反映,十分專業又敬業。
飾演木青的張敬和飾演母親的陳怡彤,將劇中「關係親密」的母子詮釋得入木三分,
無論是時不時透出一股邪氣的母親,或是情竇初開的兒子,都真實活在舞台上。
至於飾演父親的邱安忱,這可說是我看他演過最風流倜儻的角色了,
不僅游刃有餘,也在該有「喜感」的時候幫這齣戲加分不少。
除了演員之外,還要再特別提一下場上的猴子玩偶,
其畫龍點睛的效果讓我想到《屋簷下》裡
(王靖惇編導,動見体劇團製作,2011年首演於竹圍工作室)
會不斷回應「我最愛你了,呵呵」的布偶,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排練的過程中,導演會不時補充說明舞台的布置或某一段戲搭配的影像和音效,
事後我也就自己想了解的部份再與導演做確認。
整體來說,這齣戲在進劇場後的詭譎氛圍令人期待,
雖對於習慣看到圓滿結尾的觀眾會是一大挑戰,
但著實會促使觀眾去思考社會、家庭和自身的生活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