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版友分享本作新聞,卻因為自己想回覆實在太長,乾脆重發一篇心得。
身為觀眾,認為沉浸式劇作,買票前應知悉作品依據個人電波與偏好有讚有雷,買票前應評
估風險公告。(文案宣傳與劇團風格等)
而評估風險購票進入劇場後,有人驚豔,也有人可能抓不到電波完全無感。而本篇就是分享
,我這名完全抓不到電波的觀眾之觀後心得。
先說總結,滿分5分只給1分,給我的感覺是未完成的實驗劇作品。
如果說偏好
演員震撼演技
or演員偶像粉絲服務
or舞蹈
or精美佈景
or超強劇本的劇迷們,
除了場地優勝讓佈景大加分外,其他元素都不高……,好吧,如果你是幾名主演的粉絲可能
會覺得演出空間跟觀眾在一起很近看演員很爽。整體來說實驗性質很強,不覺得是完整的作
品。
滿分5分,會給1分。分數主要是給場景、酒水以及整體設計概念。
本劇可以分成兩部分體驗,一部分是網站上購票時的線上互動。在線上體驗非常驚豔,打電
話或是簡單的謎題都很有趣。
但是在第二部分現場實際演出時,對於我這種沒有get電波的觀眾就是跑通關遊戲,一直趕
時程+瘋狂出戲。
看完劇後才認真去看了FB公司簡介的介紹,劇團稱自己提供「穿梭式」的沉浸式產品。目標
是重新拾回人最渴望的美好時光。
「穿梭式」實際體驗後,說白基本上就是認為觀眾在團隊引導下都會進入團隊提供的情境,
自己入戲,自己延伸自己的生活體驗,每位觀眾都是這部獨角劇中的主角。
演員與場景都是為了讓獨角劇的主角「觀眾」入戲。
但是將主角交回給觀眾,若觀眾沒有準備好presentation,就會全員出戲。只有引導演員一
人在努力,實在無力回天。
另外,還有一點非常有趣。
劇團感覺是布萊希特的疏離效果的信徒實踐者。
「布萊希特的劇作,以不將觀眾帶入奇幻世界為目的,相反的,他要使得觀眾意識到生活的
現實問題」
雖然沒有經典教科書般安排突入的闖入者對著觀眾大喊「喂,別在那邊傻看」。
但他們有很多符合沉浸式劇場設定的元素委婉去替代那個大喊「別在那邊傻看」的闖入者。
如果要體驗沉浸式劇場融合布萊希特的疏離效果,票買下去就對了!
但這真的很吃電波,至少我被委婉元素如冗長排隊流程儀式+快速場景轉換+團隊突然沉默的
尷尬弄到懷疑我為什麼站在這邊看劇,我應該盡快解決那些生活的現實問題。我不要看劇,
不要再讓我懷疑人生了。
若是有get到團隊巧思的觀眾,看到IG回饋似乎很不錯。感動到不行。可見還是很成功的設
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