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帶不走也放不下的江湖-藏身處

作者: yunns ( )   2021-02-27 10:50:38
帶不走也放不下的江湖-《藏身處》
時間:2020/12/18 19:30
地點:PLAYground 南村劇場.青鳥.有.設計
文 白斐嵐(劇評人)
夜晚的playground南村劇場,化身為暫時的酒吧。牆上掛著「最後一哩路(The Last
Mile)」的店名招牌,與觀眾之間擺放了幾張空桌椅,酒保Jacky (歐陽倫飾)獨享的寧
靜──以一間酒吧來說著實少見──被西裝筆挺的酒客(胡大器飾)打斷。從兩人對話不
斷丟出和場景極度不搭的訊息,牛肉麵的暗語、師父的名片、後方的小房間…故事就在這
些「想必有故事」的錯置中展開。
透過酒吧打工的女服務生(于唯墨飾)不明就裡地問了整晚問題,身為觀眾的我們也一一
揭開酒吧背後的祕密。預計提早打烊的一晚,實則是詠春拳師兄弟之間祭悼已故亡師的聚
會。這也解釋了酒吧不尋常的寂靜,偽裝著第二身分的秘密。儘管劇場同樣是屬於隱喻的
,在劇場說武俠事,就和在酒吧點碗牛肉麵一般耐人尋味。在接連進場的神祕訪客欲言又
止的暗語中,我們試著釐清這些彼此有著師兄弟稱謂、名字巧合地以「J」開頭的角色(
分由王慕天、柯辰穎飾)之間又哭又笑的衝突與和解:究竟誰是叛徒、誰有資格繼承門派
、師父當年又是為何而死。聽著男兒話當年,自然也少不了女性角色(無論是師母或師妹
,或以此劇為例是同一人,陳天愛飾)激起的柔情或競爭。
在華文脈絡的宇宙觀中,「武俠」並不真的只是強身練體,還包含一整套代代相傳的思想
體系,而「江湖」意味的,正是走到哪都避不了的人際關係。平心而論,這齣搬演郭耘廷
得獎劇本的同名劇作,故事情節並不脫通俗武俠敘事爭奪/守護名號的傳統,並未真正提
出何種武術玄妙見解,就連比武招式也是小試身手的舞台效果而已──恰好符合的南村劇
場與酒吧場景的親密空間設定(題外話是武俠雖然是少見的劇本題材,但自台灣小劇場運
動以來,所謂某種「武術的身體」一直都是表演訓練常見且相當重要的操演)。然而,《
藏身處》卻真切地述說了武俠中我們熟悉無比的,關於「人」的故事。
要說這間酒吧最大的秘密,同時也是最叫人意想不到的反轉,是作為「關門弟子」的守門
人酒保,盡忠職守地憑著一身好功夫,技壓一個個被師伯(賴震澤飾)派來踢館的弟子,
最後卻向眾人透露他一點都不喜歡這間酒吧,不想耗費生命守護酒吧背後的門派意義。事
實上,從他在言談中堅持稱師父為「教練」即可現端倪。
《藏身處》劇中主角面臨的是武林精神即將消逝的年代,「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那可理解
為傳統、也可被視為封建的精神(端看你從哪個角度解讀),如今被簡化為單純技藝的鍛
鍊,甚至成了調劑身心的娛樂活動與商業行為。兩位師兄爭著是詠春還是永春,然而不管
是哪種正統,終究敵不過時代的洪流。換句話說,難道傳統/正統就永遠不容質疑,如血
脈般繼承,將全部的生命繫於此,才夠純粹,才有值得奮力守護的理由?當酒保終以雜學
套路戰勝了師伯派來的最後一位對手,這樣的贏到底算不算數?這不僅只是拋向武俠拳術
的大哉問,對於所有講究技藝傳承的學問來說,或許都能感同身受,劇場自然也在其中。
與其說,這是對現代社會武俠不再的感嘆與緬懷,更像是以當代眼光重新挑戰「傳承」這
件事,並以一種新的姿態找到和解的可能。
不諱言的是《藏身處》企圖雖然宏大,有時在那些暗號遊戲中不免落入隱喻拆解的旁枝末
節,耗費過多功夫營造謎題(包括瑣碎的小動作、不知是否另有深意的每一種酒),而未
能更深入角色信念的執著與衝突。女服務生雖以不知情者的形象介入這神秘聚會,有時也
顯得太過突兀(不合理的白目),成為推動劇情的功能性角色而已。同時,近距離觀看空
間也放大了表演風格的不一致。然整體而言依然相當流暢,瀰漫著略為幽默率性,卻又帶
點世故的釋懷tone調,頗有啟發卻不說教。
俗話總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武俠,早已不單指涉習武門派,而是更複雜的人性
議題。弔詭的是,一點都不想要把生命浪費在這間無人酒吧的關門弟子,最終依舊為了和
師母之間的情愫與依戀,而再次回到這裡,也再次揭露了劇名「藏身處」更深一層意義。
在武林精神式微的當代社會,不再是為了江湖而持守門派,而是在江湖中尋找歸屬感。只
要人在,江湖就在。
原文:https://www.playgrounddrama.com.tw/post/drama_review20201218193001https://www.playgrounddrama.com.tw/post/drama_review20201218193001
作者: crona (暖流)   2021-02-27 23:53:00
不合理的白目 +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