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夢」的機制與功能性無一而是,但高雄耕心診所的林所長曾開過一堂關於夢的講座,提到夢的種類、生理與心理的機制,還有精神醫學的觀點。大腦皮質夢、壓力夢、清明夢、夢中夢,甚或托夢、春夢、白日夢等,各有不同的因緣。可惜當初忘了做筆記(笑倒是後來從哈克(黃士鈞Dr.)那邊學到了關於潛意識與諮商、心輔、職涯的關係。有興趣可以找看看「健康卡片屋」:)目前還沒找到筑波大跟京都大的共同研究論文,但我推測應與筑波大的國際統合睡眠 醫科學研究機構的林研究室,目前正在進行的 AP-2Beta 有關(第一則)
https://is.gd/JdoN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