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1012639 (endturtle)》之銘言:
: 如果極右派控制了英法政府跟國會
: 那歐盟會不會解體
: 移民會不會被非人道驅離
: 兩國生育率是會因為民族主義狂熱而狂增加 而是會因為移民驅離而減少
: 兩國經濟會變好還是會變爛
嚴格來說這屬於「當代政治」的推演, 但既然發到DH版
上, 那麼就以假想歷史的角度來進行思考.
回顧一下歐盟歷史, 1951年簽署巴黎條約時, 六個締約
國分別是法國, 德國(西德), 意大利, 比利時, 荷蘭和
盧森堡, 直到1973年英國, 丹麥, 愛爾蘭加入之前, 組
成「歐洲共同體」的, 就祗有以上六個國家.
試想想, 這些國家才經歷過二戰不久, 而法德之間, 又
更是有著自拿破崙戰爭→普法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來
累積的歷史恩怨, 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 由這六個國家
尤其是以法德兩國為核心, 實現這聯合的理由, 就從不
是基於歷史情感, 而是通過冷靜計算所得出的戰略決策,
並且這戰略的利益, 足以讓他們放下成見, 攜手和昔日
的世仇合作.
至於英國, 在這六個國家開始聯合的時候, 英國並沒有
跟進, 一直到了1973年才選擇加入, 在1992年歐共體提
出貨幣聯盟條約時, 英國又決定不加入歐元區.
從法國還有德國的角度, 當初他們聯手時就沒英國什麼
事, 觀望二十多年後, 這國家才來插一腳撿便宜, 要實
現貨幣聯合時又表現得閃閃縮縮, 歐盟內部一出現問題
更放話要退出. 在歐盟事務上, 英國怎看都不是可信賴
的對象, 因此梅克爾(Merkel)之前嗆聲說「哪怕英國退
出歐盟也不會在移民自由上讓步」這其實是很合邏輯的.
再冷靜一點看, 英國本來就有孤立主義的傳統, 在近代
實行的歐洲大陸外交也是均勢政策, 法國強大時就遏制
法國, 德國崛起後又圍堵德國, 確保沒有人取得歐洲霸
權從而威脅英國, 應當看到, 這招在法德相爭的時候是
很有效的, 從路易十四→拿破崙→希特拉, 也一直是以
武力實現歐洲聯合的思路.
當法德以和平方式, 來實現歐洲聯合的時候, 選擇繼續
維持孤立, 在戰略上就越發顯得不明智. 但英國加入了
歐盟後, 對於歐洲事務的發言權有增強嗎? 不見得, 遲
下水這件事, 本來就影響了法德對英國的觀感, 而關於
歐元區, 英國又持保留態度, 這時候再發表什麼觀點,
也祗會被其他歐盟成員國當作是局外人發的牢騷, 與此
同時這些成員國之間, 已結成基於貨幣的命運共同體.
就當英國人都看不透這利害關係, 選擇相信英國獨立黨
之類的極右派好了. 這裡頭有個技術細節的部分, 法國
的國會大選, 是在英國的議會選舉兩年後. 即使英國極
右派掌握國會多數票(這同時也意味著保守黨, 工黨,
自由民主黨[不是日本那個自民黨]的瓦解), 英吉利海
峽另一邊的法國人, 是有兩年的時間, 像1789年的英國
那樣隔岸觀火, 而他們會看到, 由於脫離歐盟, 英國漸
漸出現其他一系列問題.
別忘了, 蘇獨公投還是剛過去不久的事, 聯合王國出現
問題祗會加強蘇格蘭的分離傾向, 而蘇格蘭是傾向於進
一步融入歐盟的. 這麼一來, 等到法國大選時, 選民們
就更不可能支持民族陣線, 或者持有類似觀點的政黨.
至於英國人, 在又過五年後的大選時, 更加會重新傾向
較溫和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