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洮西會戰後的罪己詔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09-10 00:25:29
有人為了黑姜維,連罪己詔都故意淡化成沒什麼了不起的事,為免有人真的相信
這論點然後出去被人笑,在此特別澄清一下:
罪己詔的簡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AA%E5%B7%B1%E8%AF%8F
基本上呢,罪己詔就如同維基上記載的一樣,是君主「進行自我批評的詔書」,
使用時機不一,不過大致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情形:
1.君主因為某件事(或某些政策)處理不當,於是透過罪己詔表示自己認錯並願
意予以改善。
這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武帝的輪台詔。
2.重大天災或天有異象。
古人對這個很重視,一般常認為這代表君主或朝廷有失德的行為。
典型例子就是漢明帝因為日蝕,所以下罪己詔並徵求直言。
3.發生危及政權的重大事故,比如戰爭、叛亂戰況不利,極需收攏人心。
典型例子就是宋徽宗下過的兩次罪己詔:
一次是方臘起事,震動整個東南時,宋徽宗下罪己詔,承諾廢除花石綱,
並讓童貫到處宣揚以挽回人心。
第二次就是金兵南下,宋徽宗沒法解決,於是下罪己詔後把爛攤子丟給
宋欽宗,自己跑路了。
以上這三種情況,除了第一種事情本身是可大可小(大者可以像是輪台詔,是
根本改變國策;小的可能只是皇帝表示一些懺悔,比如李世民對於干預司法一
事表示道歉)外,其餘兩種情況在古代都是非常嚴重的大事,也就是說,一旦
皇帝因為後兩種情況而下罪己詔,就代表發生的事情很嚴重(天有異象在現在
未必當回事,但古人是很認真把這當作警示的,漢代還常因此而換掉三公等級
的高官),必須慎重以對,而不得不透過罪己詔來安撫、收攏人心。
那麼洮西會戰後曹髦的罪己詔是哪一種?很顯然的,是第3種。這可以從以下
幾點證明:
1.魏國從立國到滅亡,不是沒有打過敗仗,損失慘重的敗仗也不是沒有,東關
就是,但因戰敗而下罪己詔的(事實上,曹魏立國46年,這是唯一的一次下
罪己詔),只有這次。
2.或許有人會說這次曹髦個人想要下,但同樣是曹髦在位期間發生的襄武之戰
(精確的說,應該是發生在曹芳被廢,曹髦上位的前後),也是魏國戰敗,
結果魏國連點反應都沒有(本紀內還沒紀錄)。
3.詔書內容都很具體的指出因為洮西會戰的失利,所以才會下此詔書並推出諸
多安撫政策(也是魏國從立國到滅亡,從來沒有過的紀錄)。
4.最重要的是,罪己詔內的這些安撫政策,不但指明就是針對洮西會戰敗後的
隴右地區,同時也是一次性的,以後魏國並沒有把這些安撫政策變成他們的
制度,這完全是為洮西會戰戰敗後的收尾量身定做的。這也足以證明絕對是
第3種而非第1種。
也就是說,這反映了洮西會戰的戰敗被魏國高層認為是足以動搖政權的大事,
甚至其事態之嚴重還在石亭、興勢、東關這些大敗之上,所以才會決定下罪己
詔來安撫民心。
另外,罪己詔是以詔書的形式下達。換言之,不比平常說話可能只有史官會記錄
下來,這是等於向全天下公告,拿現在來比,可以說就是政府以新聞稿正式對外
宣布事情的形式,所以君主沒事不會喜歡亂發罪己詔的,除非他喜歡整天對全天
下公告:我無能、失德,是個廢物之類。我想只要腦袋還正常的人,沒事都不會
想這麼做。
作者: rocket34 (下個路口)   2017-09-10 00:30:00
推好文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7-09-10 00:44:00
大推
作者: lazyming (lazyming)   2017-09-10 00:55:00
我不覺得洮西無足輕重 但是曹髦根本就是司馬家的魁儡讓皇帝下罪己詔 不就是讓他背司馬家的黑鍋而已
作者: RichardIII (我沒謀殺我姪子!!!!!!!!!)   2017-09-10 08:10:00
推!!!很明顯這次敗仗嚴重影響曹魏國防 甚至可說動搖曹魏在關西的統治 所以不得不如此
作者: ataki (cancat)   2017-09-10 11:51:00
讓皇帝發這種罪己詔基本上就是承認國家打了大敗仗。對當朝執政的威信一樣有傷。
作者: swallow510   2017-09-11 21:39:00
這罪己詔反而對司馬昭傷比較大吧 誰都知道小皇帝沒實權 戰爭失利成這樣當然司馬昭要負最大責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