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kuma660224: 參考史實早期較可行的出口是糖與皮毛 11/21 17:13
: → kuma660224: 為求財而甘願出海冒險的人永遠不缺。 11/21 17:26
: → kuma660224: 移民沒因瘧疾斷過,沒死就有抵抗力。 11/21 17:28
: 推 shirman: 什麼是臨高五百廢? 11/21 17:38
: → calebjael: 的初始設定具有可實現性。真要考究到底死多少活多少就 11/21 22:21
: → kuma660224: 剛好處於歷史的偶然與運氣。天註定。 11/21 23:17
先提臨高五百廢,這是對岸一本著名的穿越小說臨高啟明的作者群
該本小說是網路集體創作,大多是無聊的高級知識份子和相關行業
的從業人員撰寫,比如律師、微軟工程師、軍警、大學研究人員等
那他的背景是五百個現代人穿越到過去企圖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那這個背景使得他可以使用現代防疫的概念來開發台灣但是還是不夠
為何?因為當時的台灣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和寶島一點也沒關系
先講點背景
甲午戰爭後台灣發動的乙末戰爭日軍在台陣亡4806人其中4700人是因
為疾病死亡,這已經是距離不管是臨高小說的背景或是大肚王國之後
一兩百年的事情
直到1915年平均每萬人要病死四十人瘧疾是主要死因之一
日軍統治台灣初期每年因病死亡近萬人,為了治療疾病和處理台灣的衛
生問題,分別於各地設立11所病院,1897年私立醫院12所1900年代以有
官、公、私立等醫院共28間醫師157人醫生1227人另有外國醫生如馬偕
等24人
以六百萬人計算平均每四千三百人即有一名醫生,即使有那麼高的數據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戰後六百萬台灣人有一百二十萬有瘧疾問題
荷蘭時期29名牧師中有13人有詳細資料,其中兩人生離台灣一人遭土著
殺死,其餘十人全數死於瘧疾
清朝自1684年起設立淡水巡檢,共三十六任前十任,指有兩人活著離開
其餘八人均病死,其中高崇游帶領手下一百人儘存活兩個月就全數病死
那麼根據以上的現實我們可以得知幾點
第一同時期的史實開發是用人命填的,單位是千,鄭氏當時大量引進漢
人花了二十年才增長二十萬人,重點當時還有東南亞可以移民,也就是
在鄭氏利用武力等方式有系統大量引入漢人也僅增長二十萬
第二歷史的必然,我們可以得知和人和台灣原住民接觸是歷史的必然,
但是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必然開發需求的必然
也就是原住民起來進行開發在這個開發過程中必然的損失
檢單的講我前面講的那麼多個政權的投入,都需要換算成大肚王國的損失
怎麼說呢?開發蘇伊士運河是歷史上必然的結果,那麼你提前幾百年開發
就要成受幾百年後開發的損失,幾百年後開發雖因為科技和技術進步可以
降低人命和開發時間的損失,但是相對的指是把這些損失轉變為技術進步
花費的時間、金錢、大規模的物資等等
這樣說民國時期台灣投入了25萬噸的DDT換來現在瘧疾的消除,假設一噸
可以換十條人命,那麼大肚王國就要損失250萬人和相對硬的物資損耗以
及時間損耗
第三原住民太懶,這個懶不是因為天性那種懶惰,而是因為疾病導致的
根據瘧疾相關紀錄,瘧疾對於原住民是以村為單位攻擊,全村集體打擺子無
法工作,因此導致在漢人眼中原住民很懶,相對的因為漢人並沒有在這種環境
下生存過,就只能用自身生命去勤勞了。這也是為甚麼有時我們看資料會有相
對少量的漢人或是外國軍隊可以擊敗原住民,但有時候又會出現原住民可以擊敗
同等或是更多的敵人這種奇怪的狀況
因此無論如何大肚王國都不可能基於自身少量的人口和惡劣的生活環境在當時
取得一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