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ccup (正氣歌)
2018-06-10 17:08:14※ 引述《akiyamatt (aki)》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現實中的司馬懿於西元249年,趁少帝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際
: 發動政變;最終導致司馬家取得國家實質權利,曹魏皇帝魁儡化的結果.而天真的曹爽在投
: 降後慘遭族滅.
: 那麼末學想請問大家,如果當時的曹爽選擇聽從桓範的建言,帶著少帝曹芳至許昌號召
: 天下兵馬勤王;那麼歷史將會如何發展呢??曹氏是否能奪回政權?蜀漢和東吳又能趁此
: 良機取得多少戰果??
你先看看,當時魏帝曹芳多少歲,有沒有基本的行為能力和號召力?而當時阻攔魏帝曹芳
親政的最主要黑手是誰?(是誰拖那麼久不讓魏帝大婚的?)種種因素加起來,魏帝曹芳對
曹爽會怎麼想?
好,桓範說要退往許昌,我們來看看當時許昌主事的人是誰?豫州都督毌丘儉,毌丘儉
的立場是如何?他是誰的人?種種跡象都顯示,毋丘儉是魏明帝親信,他是忠於魏國忠於
天子的立場,又和司馬懿有戰友關係(遼東戰事),和曹爽沒關係啊。
曹爽在不考慮司馬懿帶兵追殺挾持天子逆賊的情況下當然可以拉天子去許昌,但是許昌的
豫州都督是毋丘儉,到了地頭毋丘儉直接奉皇帝把曹爽拿下怎麼辦?曹爽帶的兵可不多啊
。
北邊去鄴城,據說程喜和司馬懿關係深厚,而且渡河很容易被司馬懿追上的。
西邊去投奔夏侯玄就別想了,先不說夏侯玄能否控制關中軍區的軍隊問題,司馬懿正好堵
在路上。
荊州和揚州都不是曹爽的人,關係還很不好。曹爽在中央無名義他們不敢反對,帶著天子
逃亡有什麼不敢扣下來的。
如果說有誰可能比較靠譜的支持曹爽,反而是兗州的令狐愚,因為他是曹爽故吏。
但是去兗州比去許昌和鄴城距離都遠,而且兗州兵力太弱。
所以曹爽一方的上策還是以曹爽退休和魏帝親政來爭取魏帝合作,然後再去許昌,毋丘儉
才有可能站在魏帝和曹爽一邊。
再拉上令狐愚,再把文欽和諸葛誕以勤王名義拉到許昌,來爭取王淩,夏侯玄和夏侯霸能
讓關中軍區中立,這形勢就比較有利了。
但是考慮到司馬懿這邊有太后名義,又有諸多曹魏元老,而且並州河內河東是基本盤,河
北多半也站在司馬懿一邊。
最好的結局,無非是曹爽和司馬懿都退休(多半可能是曹爽退休,司馬懿繼續在臺上,但
是不能完全控制中央),魏帝親政,大家展開下一輪博弈。
另外,有人扯啥司馬懿只有三千死士,洛陽禁軍只是不動並不能被司馬懿控制這是扯淡。
司馬懿本來就是都督中外軍事,洛陽禁軍名正言順的最高長官(和曹爽並列,從來就沒取
消。)
論威望根本不是曹爽能比的,而且他才真正退休不問政務時間很短。
此外司馬師是中護軍,實際掌握著護軍營。哪來的除了三千死士其他洛陽禁軍都無法控制
?
而且既有太后詔書,又有諸多曹魏元老壓陣,真以為洛陽禁軍都是曹爽死黨?
真如此,司馬懿帶兵從曹爽府邸經過,就不會曹爽最親密的死黨都要觀望了。
站在曹家政權與曹爽個人的角度,這個結局反而最有利至少檯面上司馬懿沒全面獲勝,而且他2年後就掛了,曹氏宗族與皇帝還有反擊機會,代表人物應該是夏侯玄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6-10 17:38:00問題曹爽就不是這麼一個有遠見的人
有遠見能籠絡人才派系實力強大,就不至於搞到出現高平陵事變了這變成雞蛋問題,曹系只剩這種咖掌權才讓異姓勢力壯大集結...
其實曹爽沒這麼不堪,至少他興勢打敗仗以後回來知道要改制中軍架空司馬師這個中護軍的實權,但高平陵真的太大意了,居然把兩個弟弟帶出門,沒人管洛陽中軍如果出門時把中領軍曹羲和武衛將軍曹訓留在洛陽,再帶上司馬師、司馬昭去謁陵,司馬懿能否成功還未知
興勢之戰他都知道要抓著司馬昭當人質防後方作怪,這時忘記只能說天要亡他,一次犯所有蠢
曹爽大略與東漢中後期那些爽過頭被反咬的外戚同等級當對手是神人時,平庸者露出一點破綻都會瞬間被清盤
對手背後還有世家大族而且也有軍權,不是當年曹三代那樣了就算沒有高平陵之變,他也要對付司馬兄弟
或許可以把高平陵看成曹魏皇權與世家大族的總決戰,司馬家勝出基本確立往後大族主導政治的基調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6-10 21:41:00說毌丘儉與曹爽沒關係嘛...個人覺得也是有待商榷,史載他跟曹爽心腹的夏侯玄親善,又剛好在夏侯玄被殺後起兵反叛,時間點頗微妙?
曹家倒也不是凋零乾淨,而是明帝朝後期刻意打壓+臨終前被劉放孫資搞+曹爽執政後刻意排擠(旁系排擠嫡系)曹丕曹叡父子自己造的孽,讓皇室缺少親族支柱
魏國的宗室政策其實頗有明太祖的味道,把宗室當豬養但是皇權、文官制度與制衡機制沒跟上,導致易有權臣即使司馬懿失敗,也難保曹芳成年後不會鬥曹爽而內亂
作者: yonbun (永邦) 2018-06-10 22:33:00
曹家生殖能力太差了 結局只有被曹爽吃或司馬吃
曹家生殖能力不差,曹操25兒子,曹丕10個,曹叡無後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6-10 22:41:00別說嫡系,就連旁氏的諸夏侯都很難爬到高位,是不是也跟蜀國北伐時,司馬懿陣中不知是否刻意或巧合,如夏侯霸、夏侯楙等幾乎都沒戰功有關?
第二代諸曹夏侯混得好的只有夏侯尚這支,夏侯淵系統算少數人丁旺盛的,卻又地位不高,不知什麼原因
曹仁3子,曹洪2子,夏侯惇7子,也都有孫輩,實在說不上人丁單薄,問題看起來還是在曹丕曹叡父子的私心
總之是皇室近親族群。這兩父子的夢想宋以後才有技術實現,看宋室與明室一堆豬皇族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6-10 23:00:00欸,可是曹丕臨終的遺詔輔政4人,就有兩個是諸夏侯曹?覺得曹叡穩了才敢這樣搞嗎@@
其實從臨終安排就看出曹叡不如他恨死的老爸曹丕,四個輔政大臣才能彼此互相牽制,而且還各有代表性曹真曹休(宗室,帝國東部與西部統帥)、陳群(士族代表司馬懿(第二位士族代表,偏武官)雖然有中書省亂搞的問題在,但曹叡最終只留下曹爽和司馬懿兩個權力相同的輔政大臣,早晚勢必你死我活更別提曹叡即位時已23歲,曹芳才7歲。兩人輔政很可能鬥完直接架空皇帝,高平陵後歷史也如此發展。
有兩個就是壓制過的結果了我是認為曹丕的安排還不差,而且他只執政六年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6-10 23:26:00壓制的原因,會不會部分出於曹氏非傳統士族,所以4個裡面有2個士族?為向士族靠攏而只好壓制....
嚴格說起來曹丕從211年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就開始參政到226年去世,剛好15年,也運氣不錯有成年繼承人曹叡的安排聰明過頭,打壓宗室,又用浮華案打壓士族搞到去世前只剩司馬懿一個夠資格說話的兩朝老臣兼士族代表,曹家代表曹爽要是沒有老爸曹真的威名和武衛將軍掌武衛營,不知道憑什麼跟司馬懿平起平坐輔政最後再搭上自己選的年幼繼位皇帝,擺明架舞台給兩強鬥爭,鬥完順便架空皇帝
作者:
CGT (Peter)
2018-06-11 00:00:00曹丕因與植彰爭位不信任曹氏宗親,才開始讓士族掌中軍。陳群的中護軍->鎮軍大將軍;司馬懿的撫軍大將軍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8-06-11 04:56:00根本原因是魏明帝太短命 他長壽一點活到60歲根本不會有事
樓上完全說到重點,不用到六十,跟他老子一樣,就沒司馬懿什麼事了
「長壽」也是一項重要政治資產不過東漢扣掉光武、獻帝、年幼死亡的幼帝,成年帝王平均壽命也大約34歲左右,由此看來曹叡不算特別早死以那個年代的營養與醫療水準,自我期待能像曹操活到65歲,有點不太實際曹叡最後的重大錯誤是選擇未成年的曹芳當嗣子,若是成年帝王與兩個輔政形成鼎立,高平陵的局勢很難出現
原本是想選曹宇輔政,其長壽但無大志甚至司馬家奪權後依然用官位養它選它兒子當傀儡皇帝。曹宇一直活到70多歲安享天年曹叡自己親兒全部早夭,能選只剩養子若選另一個也才大一歲,甚至更早死連高平陵都沒看到就gg....曹叡這一系基因與家運太慘澹
當時重點是防範曹系其他宗親...而且曹叡手足也都早夭,這基因...只有一位活的比他久,但性情殘暴....它能信任不防範的只有宗族的曹宇。一起長大又長壽,但溫和無為過頭...叫它輔政也無意願。
原本方案的曹宇曹爽曹肇夏侯獻秦朗這組合其實不錯,曹爽曹肇會做事,曹宇在上位當煞車皮就夠,即使再拉司馬懿輔政也不會出亂,但被劉放孫資惡整了一把...
曹宇本身也無志向,才這麼容易被搞有心的話,它可是曹操的小兒子曹叡跟它一起長大情同手足...私下還要叫叔父是曹叡唯一信任扶持不防範的親族但它無大志,即使司馬易主也和諧度過若要架空,大改曹宇定位比較有用反正曹芳養子血統也沒他曹操之子純正若曹宇自己掌權取代又長壽...很可能根本沒有曹爽司馬搶搞傀儡之事
曹芳是曹彰系晚輩,論宗法還是比叔叔接姪兒皇位適當至於輔政大臣更迭過程,如果魏略記載為真,曹宇未必沒有野心
無論如何史實已證明他這樣頤養天年內心是否有啥糾葛,發揮不出來就沒用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6-12 02:23:00我是覺得浮華案打壓的是 門第較低的士族 原本有機會靠互相按讚的方式 爬到預期只有門第較高的士族 才爬得到的位置 畢竟從九品中正制仍沿用下去 + 曹叡其他討好傳統士族的措施看來 浮華案結果是導正選舉人才的方式 讓門閥差異回歸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