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sakiKotoko (SasakiKotoko)》之銘言:
: 沒錢別說練出精兵連現有的爛軍隊都無法維持
: 這些該上繳國家的錢多數都在士大夫與權貴們手中
: 偏偏連商稅都抽不到,而國家要維持都要靠這些士大夫與權貴
歷史上有實際例子:崇禎要學雍正。
雍正推行改革的時候,官員士子也是鬼叫鬼叫鬧風潮,況且北京還有八王黨虎視眈眈,
西北則有準喀爾並未徹底平服隨時會反。換言之雍正的壓力源、威脅源同樣不只一個。
依照版上前幾篇中某些網友提倡的失敗主義觀念,雍正推行改革以後,應該被推翻了囉?
改革難,誰不知道?重點在於有沒有決心以及有沒有方法有沒有步驟。
不然的話在學校考前幾名好難喔,都已經打混了好幾年功課程度落後很多,
那麼還是繼續打混下去好了是不是?
.....
比如「攤丁入畝」。中國自古就有人丁稅,一直是國家稅收的大頭。所謂人丁稅,就是成年
男子不論貧富,不論有地無地、地多地少,均須繳納的人頭稅。雍正將人丁稅攤入地畝,按
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是謂「攤丁入地」。
此舉不但增加了國家收入,也使稅賦趨於公平,是我國財政賦稅史上的一項重大改革。這項
改革有利於貧民而不利於地主。而且,地主的賦稅負擔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緩和了
土地兼并,緩解了社會矛盾。想一想,地主看到自己多交了稅,農民少交了稅,心裡能高興
的起來嗎?
.....
雍正六年,又清理各項「陋規」,使其歸於公款。「耗羨歸公」首先是大幅降低了耗羨率。
浙江從百分之十降到百分之五、六;山東從百分之八十降到百分之十八;河南從百分之八十
降到百分之十三,納稅人得了很大實惠。其次,規範了管理使用範圍。「耗羨」由督撫統一
管理,或上交國庫錢糧,或用於地方辦公及財政開支,「皆有定額」,實現了收入和支出的
固定化,使地方財政基本能保持收支平衡。與此同時,雍正在歸公的「耗羨」中拿出一塊,
作為「養廉銀」,大幅度提高官吏們的俸入。這樣,既減輕了人民負擔,又保證了廉政的推
行。這項改革從理順財政體制入手,已經有了近代財政預決算的色彩,當時就有人讚譽:「
破數千百年牢固之積習」。雍正自己則說:「自行此法以來,吏治稍得澄清,閭閻咸免擾累
」。客觀地說,「耗羨歸公」及「養廉銀」制度的推行,扭轉了康熙後期地方官狂征濫派的
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對整頓吏治、減少貪污產生了一定正面作用。但是
,雖然成倍增加了工資,但區區幾個「養廉銀」,比之以前的「耗羨」,簡直少得可憐,想
一想,官員們巨額的「合法收入」被剝奪了,能不恨得咬牙切齒嗎?
.........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就是官員士紳和平頭百姓一樣,都要納稅,都要參加義務勞動。中國
歷史上,老百姓除了交錢糧納稅,還要當差,參加官府組織的築堤、治河、修路、運輸等「
義務勞動」,即所謂「徭役」,這也是賦稅的一種補充。在雍正以前,歷代皇帝為籠絡讀書
人,都實行讀書人和官員一樣不納稅、不當差的制度。凡是有功名的讀書人,哪怕只是個秀
才,都可以不納糧,不當差。歷來都有許多田主鑽制度的漏子,將土地投充給可免稅的士子
以偷逃稅錢,使國家稅收大量流失。雍正四年,推行了「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制度。一向自
視清高的官員士子們不但要掏腰包納稅,還要夾雜在滿身臭汗的農夫當中,參加繁重的體力
勞動。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斯文掃地。想一想,既失去了高人一等的特權,又不像以前那
樣可以逃避國家責任,官員士紳們能不恨之如骨嗎?
這三項改革無疑為三大德政。一方面極大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使國家有錢來備戰備荒,另一
方面大大減輕了窮苦百姓的負擔,使當時民間百姓殺嬰現象得到抑制,極大緩解了日益激烈
的社會矛盾。除此為外,雍正反腐更是動真格的,敢於「殺猴給雞看」。上任不久,就殺了
「上下連手,內外勾結」,致使山西庫銀虧空四百多萬兩的山西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
記)諾敏,殺了收受賄賂,泄漏考題的恩科主考官張廷璐等一批大貪官。而且,讓官員們都
去「觀刑」。他的高論是:殺貪官不能只叫老百姓看,更要叫當官的看,這比讓他們讀一百
部《論語》、《孟子》都要管用得多!而且,雍正注意官員廉潔的制度保證,在實行「養廉
銀」、清理「陋規」的同時,成立了會考府,對財政進行審計,審計出的問題,一律嚴肅查
處,虧空了的,不管在任的、離任的,一律退賠。所以,有史學家評論雍正:「振數百年之
頹風」,又說:「澄清吏治,裁割陋規,整飭官方,嚴懲貪墨,實為千載一時,彼時居官,
大法小廉,殆成風俗,貪冒之徒,莫不望風革面」。制度保證了官員的廉潔勤儉,正史上關
於「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看來不是溢美之詞。
一手抓改革,一手反腐敗,雍正在大幅減輕百姓負擔的前提下大幅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十
三年間,國庫存銀從康熙晚年的七百萬兩驟增到五千萬兩。這五千萬兩不是來自貧民百姓,
而是來自貪官污吏和地主士紳。但是,「攤丁入畝」整了地主,「火耗歸公」整了天下的貪
官污吏,「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整了特權讀書人。官僚、地主、士紳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既得
利益集團,他們的特權受損,能不同仇敵愾,群起而攻之嗎?可以想像,雍正當年要頂住多
大的壓力,也可以想見改革之難,為政之難。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zbm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