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偽鑄和成色好解決
: 總重量約27克一枚,含銀25.78克,庫平銀六錢四分八厘
: 邊上一圈細紋防止毀損,正面以皇帝本人或前任肖像為主圖案
: 按照明朝的背景,一般形式上的使用,以剪壞方式使用找零,
: 就以皇帝肖像禁止,封建王朝毀損皇帝肖像?
: 稅收上面短時間採用並行制,始用舊銀兩繳稅,照舊收取火耗,
: 始用毀損銀元繳稅,收火耗或是殺全家,始用銀元繳稅不收取火
: 耗
: 成色上面在當時便別成色是店家的基本功,因為不同成色的銀兩
: 會有相當嚴重的損失
寶鈔其實15世紀初明朝鈔關是一直有收的,只是民間堅持不要用它,
因為明朝政權沒信譽觀念,從開國就壞榜樣亂印鈔。
真正連官方也不收寶鈔,是16世紀已經崩到連官方都承認收也沒意義。
國庫沒錢又缺銀礦,強迫用某成色的新式官幣,指定價值以改善財政?
理想很好但實行也是不易成功。
偽鑄和成色(市場價值)永遠是難題.
沒有簡單過。
銀幣先天太貴,不適合搞禁止找零。大概仍得銅銀雙本位,民間日常還是大量銅錢,繳年
稅大稅才折銀,這算小問題。
基層火耗收不收,那已不是中央說了算,得先對明朝自身基層改革才行。
感謝朱元璋,全國軍公職
都萬年低薪+折色折鈔折ooxx...
不能不靠灰色收入,體制性問題代代相傳200年,形成強大慣性......這太難處理先不管
啦。
白銀對於明朝來說,不是理想鑄幣選擇,因為很難獲得長期穩定充分的鑄材,大部分是貿
易與走私進來的,戶部只控制到少部分。
不過明朝除了紙,其他貴金屬也都不多....這也太難處理,先不管啦。
金屬本身必有價值,鑄成幣的價值如果比金屬成分更貴,就是溢價發行,不受市場歡迎。
如果只是把銀兩鑄成銀幣,同樣銀量的價值相同,那意義不大,反而會虧本,花在鑄造費
用無法回收,
財政更困難。
所以大明萬曆只能降低銀的成色以鑄幣,或是強制規定1幣等於某兩,無視含銀量,這樣
才有價差。
以大幅增加供應量來擴張財政,
比如規定含銀66%重量的銀幣,等於1兩(37.5g) ,理論上官方重鑄後資金變多(要扣損耗
與防偽工法成本)
但市場力量也不傻,你有官方匯率
我有民間公認匯率。
官方銀幣就用來繳稅,好銀自己囤起來。
結果官庫全是自己鑄造的幣,
拿去民間買東西買不到賬面等值商品,拿去發官俸,官員也不爽。?
這已在其前2任皇帝發生過類似事情,不管用銅用銀,都可能發生。
16世紀1527明朝嘉靖大改銅錢,
當時仍有雄心想對抗市場力量,
為防偽而不惜重本做出頂級工藝品質,動用創新的鋅黃銅材料,與
手工器械修邊等工藝流程。
但幣質越好則成本越高。
手工時代越難偽造,自然也產量低,耗費高,幾十年無法取代舊的
(當時金屬技術都缺乏防偽科技)
最後嘉靖新錢官方換算定價(相對舊幣)也很高。
民間看到非法利益,私鑄不止,
把官幣融掉鑄更多更低成色仿幣,
這在之前所有朝代都沒法避免,
大明也不會例外。
最後明朝皇室官庫收大量舊幣或劣幣,咦? 幹,我皇帝耶,為啥不禁止收劣幣?
一來是數百年來各朝累積舊錢與山寨私鑄,是民間流通主要財富。
政府也不敢太擾民,不敢禁用。
二來是當時發生大規模罷市,萬物缺貨暴漲。
官方要求繳高工藝銅錢,民間堅持繳舊錢劣錢,最後官方只能屈服。
明朝嘉靖皇家官庫收到大量劣錢,
身為專制帝國怎麼可能甘心認賠,
當然就折俸發給倒楣的官吏軍士,
但好銀與壞錢的匯率是中央說了算,與市值差異蠻大。
所以實質大減薪87%,明朝臣民被壓榨慣了,所以含淚收.....沒人敢維權上訪。
感謝蒼天,至少這次不是發垃圾寶鈔(淚)
不過隨後發生北京工部鑄幣局
爆發減省工序以降低成本,
自行改鑄低規版官幣。
為啥天子腳下敢亂搞? 也算被逼的,照祖制是戶部給金屬,其他成本工部自理。明朝匠戶
制早就邁入崩潰,工部哪有資源搞精美手工防偽精美幣? 沒開天窗就偷笑了。
只好先求有再求好。
(....從此更爛 私鑄更容易更盛行)
明朝商戶們拿錢繳稅被官方拒收,
再次大罷市,自己放長假...
....不意外,市場正義力量再次獲勝。
明朝官員也請求不要再鑄幣了,
根本不划算又麻煩。
明朝終於放棄控制幣值匯率,放棄控制鑄幣。
更多稅收直接折銀,因為銀算有價物資,既有錢幣價值就讓市場力量自決。
最後又有一條鞭法,乾脆都折銀吧。順市場趨勢走,不要再折騰人民了。
16世紀英國對銀幣試過類似做法,但仍有私鑄,而且整個世紀稅收劣幣化,每次政府降低
成色以變出更多錢,市場力量自動留好幣繳劣幣。
當時西方也是戰事不斷,但已出現外國銀行財閥借貸給某些君主,
還有債務重整長期短期債券概念了,像冰與火之歌的鐵金庫。
債務是各國君主在揹。
光靠鑄幣效果不夠,還是重商海外擴張比較有搞頭.....即使賺到的金銀,都要拿去償債
17世紀英國才用機器化鑄幣,把私鑄難度與成本大幅拉高,才減少私幣。
無論印寶鈔或鑄幣,明朝以專制操控匯率市場,慣例是每戰必敗。
因為市場人民包括官吏軍士們,
被大明制度性玩弄太久,認為有可靠價值的,是大明政府黑手不容易控制的純銀。
即使有銀幣,大概也只是多一種
能換算折銀的東西,錢法更複雜一點。
何況戰事一起,開銷大增,大概為了生錢,只好成色一降再降。
從民間看來還是囤銀兩比較可靠點,反正跟政府貨幣政策反著幹,早在明朝初期就習慣了
,包括官吏....
樂觀大概是新招數,騙到一次。
下次還是不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