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其實史實都不是沒有這個機會
二代德皇是自由派,本身喜愛民主和自由
也相當人道主義而看不出有像他父親和兒子的種族主義
對軍國鐵血是十分感冒的
而日本早期的興亞派則是一個亞洲人站起來的宏觀概念,甚至有不少日本人曾投身中國革命
但終究因為太理想化,造成這個學派分崩離析
有的成為後來大東亞共榮圈的軍國主義份子
有的則選擇了共產國際成為日共黨員
那
假如腓特烈三世在將病死前,祈求上帝拯救德意志
結果半夜突然看到馬丁路德出現,對他說「上帝應允了您的祈禱,願意再賜你二十九年,凱
撒,希望您勿忘初衷」
原本以為是夢,結果一醒來病全好了
於是覺得自己蒙上帝選召的德意志凱撒大力實行改革
一 德意志一體化,不再堅持「普魯士的德意志」這種像是普魯士殖民德意志的東西,而志
在改革成「各邦國都是平等的兄弟」
二 憲政民主化
這是他本人最喜歡的觀點,大力改革政治,推動民主普選,以及開放言論 創作等自由
甚至讓殖民地也能有屬於當地人的議會
三 外交修復
改善德國一直以來的外交困境,志在建立一個歐洲同盟
於是在腓特烈當政的二十九年,德國風氣逐漸走向政治與思想的全面解放,甚至被英美和東
方社會稱為王道樂土、理想國
本土知識分子、年輕人甚至殖民地的人民都對皇帝充滿好感
不過俾斯麥一定會被超炒魷魚,畢竟老相跟民主是格格不入的,腓三從當皇太子時就很不喜
歡這個食古不化的軍國主義大叔
俾斯麥也很不喜歡這個崇英媚外的小毛頭
不過最大挑戰是:普魯士貴族能否接受皇帝讓普魯士完全融合進德意志以及民主自由化這些
讓他們失去對德意志帝國完全宰制,各邦國都跟普魯士在圓桌上平起平坐的舉動
至於日本,之前興亞論相關有討論過
最後很可惜的各奔左右去投靠軍國主義或者共產主義
但若當年,日本在日俄戰爭結束後一開始就決定成為東亞的先行者,執行 「華和一體」「
朝和一體」
決心摒棄大和民族純血主義,而廣泛吸收台灣人、朝鮮人甚至中國人,在國內及殖民地實行
公民制度
以文化融合代替壓迫(史實是壓迫台韓,台韓人想加入日本人,日本還不一定給你加入)
像是以神道教神社代替傳統廟讓台灣人和韓國人拜自己的傳統信仰,(例如媽祖廟被改成神
社,裡面拜默娘權現等),至於西式信仰就讓他們自由行動
以及只要宣誓效忠日本帝國及天皇就自動取得皇民身份,跟本土人一樣,大力模糊民族分野
,將大和民族概念重新塑造為國族「只要認同日本就是日本人,只要是日本人就是大和民族
」真正的實行八紘一宇
而非史實那種只是講漂亮話,實則希望大和民族以外全部去死以免污染神聖血統的偏狹民族
主義
再加上召開包含五島+一半島的,公平分配席次的帝國議會,確立日本人之間不因出身而有
高下,大家都有一樣的公民權和義務
挑戰點是
國內的那些血統主義糞青可能連解放部落民都無法接受,做到這樣他們可能會不惜血洗政府
甚至弒君,民族主義者兇起來誰都會怕
如果德日是走向民主自由平等而非史實的偏狹民族主義,會如何呢
應該可以減少許多戰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