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引述《DarthCod (鱈魚)》之銘言:
: 最關鍵的一個點就是;
: 所謂的現代化就是西方化
: 西方文化成為世界各國的社會運作的藍本和依循的規則
: 就算蘇聯試圖做出有別於西歐北美紐澳的生產制度,但後來證明是失敗的
: 可是蘇聯依舊屬於廣義的西方文化
: 事實上就是學得越多越深入的西方文化核心就越進步
: 在這種情況下一堆人反對西方中心主義反的也只是西方人對非西方人的態度
: 而並非從本質上反對這套規則
: 回到這串討論
: 罵日本對台灣是殖民,對台灣人的態度差
: 不代表國民黨跟得上西方,更不代表國民黨是進步的,
: 更何況國民黨本質上對台灣一樣是殖民統治
國民黨是不是進步的,我再貼此文一次:
根據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的p50~51,留日經濟史家涂照彥認為台灣殖民經濟
根本沒有自行持續發展的機制,沒有資本主義化,還維持傳統地主經濟,沒有
扶植本地資本、訓練人才,可見台灣的現代化根本不能算在日本殖民。
根據該書p62圖表,台灣1913~1950年年均GDP成長為2.87%,人均GDP成長為0.61%,
1913年GDP用1990年國際元計算為747,到了1950為936。
https://tinyurl.com/vtt5bt87
根據下列圖表,台灣從1950的916國際元變成2008年的20926國際元,成長22.8倍
請問747成長到900多的比較有貢獻,還是900多變成20926的有貢獻??
補充一下:
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以米糖為基礎,而且大量出口日本,而ROC的經濟…
成長成出口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