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南明百年抗清史(3)

作者: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2-09-03 19:56:22
前情提要詳見於:17世紀東南亞華人武裝勢力
面對清軍來勢洶洶,鄭成功決定放棄先前奪得的寧德縣城,將大部軍隊撤往橫嶼,又將新
納編的白頭軍埋伏於周遭的山地,準備對清軍迎頭痛擊。橫嶼島位於寧德縣城旁,雖然名
稱有個「島」字,然而橫嶼島實際上僅三面環海,另外一面則會在退潮時露出泥灘連接大
陸。橫嶼島的攤頭極淺,船隻難以靠岸,連接大陸的泥灘則不利於軍隊進攻。同時又提供
島上守軍往寧德等地方起攻擊的重要通道。是最適合游擊於海上勢力建立據點的地方。早
在倭寇肆虐期間,橫嶼島曾經一度成為倭寇位於閩東的重要據點,他們利用橫嶼島易守難
攻的特點,多次擊敗明軍的進攻。
1649年一月,馬得功與劉世昌對橫嶼島展開攻擊,鄭成功派遣在1647年就投靠鄭軍麾下的
施琅在橫嶼島防守,又遣張萬禮、甘輝率白頭兵埋伏於內陸各山之中。施琅環顧橫嶼島後
,在島上部屬木柵、土壘作為防禦工事,施琅預計橫嶼島戰鬥爆發時,泥濘的環境會使火
炮不堪使用,因此他特別將重型火炮移至船上,島上的火炮以較為輕便的佛朗機砲為主。
雙方戰鬥自中午退潮時展開,馬得功與劉世昌把握住退潮時橫嶼島與大陸相連,同時鄭軍
船隻難以靠近給予火力援助之時,命令清軍朝橫嶼島前進,又命令己方火炮朝鄭軍開火。
然而就如同施琅所想的,清軍的火炮在泥灘地中難以發揮威力,同時也無法移動。
相對地由施琅率領的鄭軍則輕便許多,施琅靈活應用木柵欄,阻止清軍前進,搭配泥濘的
灘頭,使大量清軍被迫擠在擁擠的戰場,動彈不得。同時在島上的佛朗機砲也發揮速射砲
的優勢,迅速重創清軍。在進攻6小時未果後,馬得功與劉世昌被迫將軍隊撤回寧德。到
了夜晚,施琅率島上軍隊,分乘小船靠近清軍,並配合在山上埋伏的張萬里與甘輝等人,
一舉擊潰清軍。劉世昌在此役遭鄭軍擊殺,而馬得功亦負傷逃離。
在第一次橫嶼島戰役後,鄭成功部趁機收復寧德、福安、慶元、泰順、古田等縣,接著鄭
成功讓其叔父鄭鴻逵留下經營閩東,鄭泰亦留下擔任戶官。
1649年四月,鄭成功在施琅建議下,率領親兵前往金、廈二地。沿途鄭成功與盤據泉州一
帶的海賊林忠結盟,一致抗清。到了金廈二地,鄭成功便以慶祝橫嶼島大捷的名義,請鎮
守金門與廈門的鄭彩、鄭聯一同向居於廈門的魯王秉告此消息。然而這只是鄭成功的藉口
,甘輝、張萬禮等人早已率兵於外海等待,等鄭彩、鄭聯晉見魯王時,鄭成功便一舉拿下
,並已對未支援攻打海澄以及與大清私通為由,處斬鄭聯,並逼迫鄭彩退隱。
至此,鄭成功將鄭芝龍遺留下的所有勢力整合為一,並且完成了立於金廈的戰略目標,準
備攻打閩南漳、泉地區。
附件一橫嶼島地圖,圖中黑圈圈為橫嶼島:
https://imgur.com/QJPMI2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