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以稅額進行代議制度我一直都有一個類似的想法,就是讓相同產業企業組成行會
或是協會的單位,以此單位向政府繳交費用,藉此可以在議會中購買席次。詳細設計
如下:
1. 議會設計
在這種制度下議會將會是兩院制,一個是由選舉過程而產生的國民議院,一個就是依
企業繳費額度而產生的公會議院。公會議院將會如同現行兩院制中的下議院,在不觸及
公民權益的條件下(如修改工時、調用民生資源或是更改稅務等法案),下議院可以通過
一些法規。而在可能觸及公民權益的條件下,下議院依然可以通過法規,但是要經過上議
院(人民議院)的通過才能實施。
2. 議會席次制定方法
這邊需要拆成兩部分來說明,我們先來看公會議院的部分:
公會議院的席次購買以區間的方式進行費用制定,如:各公會的第1到第7席次,每一席次
費用為1500萬元,而第8至第13席次,每一席次費用為1.5億元。類似像這樣的規範,就可
以避免單一公會獨大的現象。
另外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大型公會扶持相關產業的小型公會進入議會,因為這樣比較省錢,
同時也可以促進議會內部產業多元化。
而公會議院的席次購買與人民議院選舉的週期脫鉤,可能會是每一年購買一次。
接著我們看到人民議院的部分:
人民議院的部分跟現在類似,只是後續的人民議院選舉將會制定選舉花費金額上限值,確
保人民議院的代議士能夠從社會的不同階層進入。
第二個是人民議院將會針對公會議院的部分設立工會代表,當公會在工會議院購買席次後
,依法令該公會的受聘人員(非管理職)將組成產業聯合工會,人民議院需要在內部席次中
保留這些產業聯合工會的席次,政黨票的不分區立委就可以從這些產業聯合工會中選拔。
3.費用後續使用
企業繳納這些席次的費用後,政府在扣除營運公會議院的所需費用後,這些費用將會成為
全民基本收入的主要財源。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其實國家產業的進步與成長並不只
是單一企業、或是產業的功勞,而是全民共同營造環境的成果,所以部分的經濟成長果實
可藉此分享給全體人民。
另外關於全民基本收入的部分,國家所制定的最低收入將視基本收入的增長而減少,如:
今年的全民基本收入額視每人一年可領得50000元新台幣,那麼隔年的最低薪資將會是(今
年最低每月薪資x12-50000)/12,最低月薪資將會減少4166元新台幣。這種做法的主要重
點
在於將照顧國民的角色自企業回歸至政府,讓企業回歸至營利的本質,盡量減少企業資金
流動時的非市場因素。
總結
上述的這一種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理念應是將資本主義的運作模式加上民主思想,也就是讓
企業獲得利潤能夠與政治影響力達到直接掛鉤。這樣人們不僅是在每四年一次的投票中影
響政府,更可以在每一次的消費中影響政治、市場經濟的運作。
當然這些只是初步的設想,我打算將這個設想套用在後續的創作之中,裡面有很多部分還
需要完善,像是如果該產業主要由人數小於5人所組成的微型企業的話,代表權該如何制定
;又或著公會議院的代議士是否需要由自然人組成,如果由人工智慧是否也能夠勝任等因
素。總之先提出這項思考,歡迎大家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