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語文效率的偽科學

作者: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3-09-26 23:23:27
※ 引述《tomer (卯月影)》之銘言:
: 把當前統治階級的滿人-清政府推翻後
: 團結國家的象徵成了難題
: 結果中國人能擁有是立憲和革命二擇
: 一個顢頇無能只能淪為殖民地
: 一個是缺乏團結象徵、只能陷入內亂
: 或許當時的民國精英們
: 確實已經選擇了他們能選的最優解
大清實際上本來早就已經是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原始版本
滿洲皇帝與蒙古大汗「君合」,構成主要統治集團
準噶爾與吐蕃是高度自治的自治邦,類似蘇格蘭
理藩院是大清的原始國會,裡面很清楚的規定什麼等級蒙古人多少名,滿洲人多少名
頗有上議院混合的雛形感
而漢地關內十八省只是大清的印度(純粹佔領區,產錢區)
根本不是統治集團
漢臣只是漢地的管家,佔不到大清皇帝1/4以上的注意力
比如正式條約尼布楚條約,根本沒有漢文
為什麼海防與塞防,大清一直要塞防,因為塞區才是大清憲法的真本土
大清一直都和蒙元一樣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現在人對清的理解
是漢人本位主義顛倒價值觀的寫出來的
大清與英國的差距與原因,在於東亞是一個地理隔絕區
所以組織度與訊息量(科技)沒有進化的需求,沒有刺激,保持高度原始
甚至在和平之後就一直退化,滿洲本土軍工業到了清末比努爾哈赤時代還不如
而不是大清的架構有什麼不對,因為大清和英國的架構其實並沒有差很多
漢地人下剋上之後,等於不會打仗、也不會組織的印度費拉自組政府
沒有外界秩序輸入後,很快就被別人打假的,那是理所當然的
漢地關內十八省人在三百年間,
超低生產力、
超低賦稅(因為生產力太低,再加稅就要死了)、
超低戰鬥力與凝結力
和日本交戰,真正沒有續戰能力的是大清
最懂這件事的就是大清的首腦集團,所以他們馬上議和
結果搞不懂狀況的漢人在那邊每天黑大清皇帝腐敗、沒種繼續打、賣國
他們就是現代的小粉紅,完全不懂兵事與後勤,每天那邊嘴上主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