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9kcneV
《3%:百分之三》是一部講述後烏托邦時代的巴西影集,全世界人口過剩而資源不足,人民因此被區分為3%的精英階層還有97%的貧困階層,所有人一生的終極目標就是通過甄選邁向近海的3%階級,然而這項考驗著殘酷人性的甄選,引領眾人走向的並不是完美的和平世界,而是權威統御的高壓金字塔。
《3%:百分之三》和過去一些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及《分歧者》等不同,不以驚險的肉搏殘殺遊戲作為冒險過程,甄選的流程更接近現實生活可能採取的手段,先是第一關面試,隨後小組組隊智力邏輯考驗,接著混合不同組別測試抗壓性及領導能力,最終是評測個人對於通過甄選的渴望及動力,這樣子層層的關卡其實和目前一些大企業的菁英面試流程相似。像是挑選團隊一個成員剔除,現場解個案,在有限資源下解決問題等等,都是人資考核裡刁鑽的面試流程。
《3%:百分之三》相當重視每一位角色的動機背景,透過一集一個關卡搭配該關卡重要角色的故事回憶,讓觀眾更了解這個團隊裡的成員,漸漸地對他們最後的決定產生共鳴。相當有趣的是,許多角色在結局時的表現都和他們剛出場時不同,顯示在經過層層壓力刺激後,人的本性才會無遺地展露,而過程中看到的面向往往不是最真實的樣貌。
主角費南多出生在虔誠的神父家庭,儘管自己雙腿殘疾,他靠著接受父親的信仰及鼓勵,一直相信自己有機會通過徵選,獲得更好的生活,一路打拼奮鬥到了現在。然而在甄選的過程裡,費南多看到了許多醜惡,開始質疑這樣的甄選真的是讓他成為他想成為的那種人嗎?對信仰的質疑讓他在最後一關決心的考驗裡和父親起衝突,篤信獲得甄選可以擁有完美生活的父親,無法理解兒子為什麼願意為了一些金錢就放棄夢想,在甄選過程裡面臨許多違反自己道德決策的費南多難以苟同這種制度最後帶給他的生活,如果要出人頭地必需變成禽獸,那麼他寧可在外面的貧民區活著。雖
然費南多最後在父親的堅持與戀人米雪兒的因素下繼續參加,但他心裡已經不相信甄選這件曾經神聖的過程了。
女主角米雪兒在前段劇情裡一直都是個窩心溫暖的角色,隨著甄選流程接近尾聲,她此行的目的才漸漸揭露-她是「目標」組織派來的間諜,除了滲透情報以外,她更要替自己的哥哥復仇。甄選主辦人艾賽奇是她的暗殺目標,然而最終面對面與艾賽奇對峙時,事情的真相令她崩潰。艾賽奇播了一段米雪兒哥哥在近海快樂生活的影片,駁斥米雪兒一直以來的生活目標都是組織編給她的動機,目的就只是為了讓她一無反顧地完成間諜工作。究竟這有沒有可能是艾賽奇另外設的局還無法確定,可以確定的是這段劇情暗諷了一些社會上口口聲聲談理想的組織,卻用自己批判的那種人ꨊ漱漎q來達成目標。
艾賽奇的生涯更是《3%:百分之三》故事的一個縮影,曾經也是「目標」組織的人的他,看清並且接受這套菁英主義的政治制度後,成為推動它的中堅人物。艾賽奇象徵那種,脫離貧困階層成為既得利益者後,反過來繼續壓榨貧困者的人,為了確保菁英層的思想與理念一致,他設計了更需要不擇手段的關卡來篩選候選人。然而儘管艾賽奇表面上完全接受了這個制度,實際上卻一直受到妻子之死糾纏,他的妻子不認同這套制度最終的目標,而選擇自盡。這讓艾賽奇不斷地透過篩選的洗腦,試圖證明自己的想法沒錯,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支持他,同時減少妻子死去的愧疚感。這個
想法則再一次地在甄選中被證明錯誤,他想拉攏的喬安娜狠狠地撇下:『你不可能洗腦所有人。』後離去,成為未來掀起革命的一個種子。
為了多數人生存而犧牲弱勢者的利益,在我們現在的普世觀念裡會認為是錯的,但這種菁英制度是不是真的很有可能發生呢?英國脫歐後首都倫敦就希望獨立,美國大選結束後加州與紐約掀起獨立呼聲,撇開理念與道德等層面來看,這些都市有這種呼聲的本錢,就在於他們是一國之菁英,看事情的方式與其他80%的人不同,對國家整體的貢獻也不同,如果有一天現有民主制度被證明沒有效率,也許他們就會成為推動菁英制度的人。
因此從最早《House Of Cards:紙牌屋》的「民主的價值被高估」劇情,《The 100:地球百子》的「流放制度」,到《Black Mirror:黑鏡》第三季第五集的「優生主義軍事化」,還有更完整演出了這套制度的《3%:百分之三》,都在暗示我們人類社會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屆時我們必須選擇,要和費南多與喬安娜一樣在困苦生活裡堅持道德理想,還是像拉菲爾及艾賽奇一樣順從制度的壓力,抱著愧疚過上舒適的生活?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s://goo.gl/9kcn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