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來自美國的氣息 Ein Hauch von Amerika (雷) ARD 德國戰後劇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2-10-04 21:28:13
德國一台去年夏天拍攝年底播映的 1950s戰後劇 Ein Hauch von Amerika,今年上架串流平台 ARDmediathek 可惜日前下架了,它談二戰後重建時期美軍駐軍與西德人民文化相遇的故事,豆瓣上有人將劇名譯作《煙硝過後》但我覺得直譯《來自美國的氣息》更加貼切,且聽出身小鎮農家的女主角 Marie開宗明義寫信給閨蜜 Erika:「妳曾告訴我,是美國人解放了我們帶來了自由,而今我終於知道自由是什麼,希望有天妳也能得到。」這就令人好奇了:這美國所帶來的「自由」到底是什麼?
故事就從這開場口白的「一年前」話說從頭:1951年夏天,位在德國西疆 Rheinland的傳統教區小鎮「冷石鎮」Kaltenstein ,戰後已經過了六年的刻苦生活、戰場清理大致完成還不時有未爆彈、許多東線子弟還在蘇聯戰俘營、小村「去納粹化」才剛經歷一整波考核、人們已經絕望疲累過一日算一日時,美國駐軍進駐小鎮帶來全新氣象!這「來自美國的氣息」一開始是處處刺眼的:美軍徵收土地破壞了農村、坦克不長眼睛碾壞了農田、美國大兵夜夜笙歌破壞了寧靜、德國女孩倒貼美軍更敗壞了道德... 令教會市府與市民農民人人敢怒不敢言!誰叫德國發起戰爭還戰敗了呢?
https://www.degeto.de/wp-content/uploads/2021/10/1_Ein_Hauch_von_Amerika_HP.jpg
不過人人也很快發現這只是「時代變遷」的轉型陣痛,且別那麼斤斤計較掛著過去鄉愁不放,放開心胸融入新時代其實處處是機會與活水:美軍大搞建設雖破壞農村土地、但交給德國人承包有錢大家賺,美軍生活風氣雖破壞了德國傳統文化、但錢與物資源源不絕民生科技令人驚嘆,美軍雖敗壞風氣帶壞了德國好女孩、但德國女孩反而學會了享受人生嚮往「自由」... 甚至對一開場就被美軍徵收土地破壞農田還弄死小狗的最最可憐的女主角一家來說,他們找美軍興師問罪時美軍也不多計較,大方給妳新工作新生活與超乎想像的美金高薪!
是呀有錢大家賺有什麼不好?世界弱國都很習慣當人殖民地、強如過去法國今日德國也要體驗佔領,如果真要委曲求全被人佔領那被誰佔最好?比比看鐵血威權的蘇聯、冷酷極端的納粹、雖做生意但貴氣傲慢的英國、與也做生意但隨性麻吉的美國,不論要被軍事佔領還是被經濟殖民恐怕都「還是美國好」XD 尤其我們影迷們總透過強勢放送的好萊塢電影想像美國勾勒的世界,閉塞的農家女主角 Marie就被開放的閨蜜 Erika拖去電影院看了《綠野仙蹤》心眼大開: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少女小狗草人錫兵不論各自出身與外表如何、都能找到一個不分你我的大同世界!
https://www.filmbesprechungen.de/wp-content/uploads/81fRzjzhRTL._SL1500_.jpg
德美兩國過去戰場兵戎相見分了贏家與輸家,但如今還不是可以放下成見攜手重建、可以截長補短共創繁榮、更能同聚一堂歡笑享樂?的確回顧歷史應該絕大部分德國人都同意冷戰歸為美國陣營算是跟對了,不但快速重建還享受自由經濟的善果,過去雖有許多罪疚未解但只要還能貢獻繁榮自可輕輕放下 (!)... 本劇這拍在德西城堡古鎮 Stolberg 的 Kaltenstein,的確城市景觀與生活場景乃至配角衣著與主角臉龐、都可在 E01-E06一集集看出從破敗慘澹到欣欣向榮的快速進步!但對「繁榮」的嚮往與執著、對「慘澹」的害怕與拒斥,也曾經是德國人擁戴希特勒的心理弱點。
耳聽 Marie的農夫老爸一開始還忿忿不平:「我們農民安分守己什麼也沒做,過去(一戰後)法國人壓迫我們,如今(二戰後)美國人來剝奪我們。」這個德國創傷是從一戰戰後經濟毀滅式的《凡爾賽條約》開始的,這種不平等條約激起了戰間期德國憤懣也滋養了納粹崛起,史實也告訴我們美國人在二戰後有記取教訓好好和西德合作抗共解他們憤懣,果然這次德國人為了對再次「慘澹」的恐懼與再次「繁榮」的慶幸,可以放下敵我忘卻過去一齊展望未來。只是上一次希特勒許諾的「繁榮」,要犧牲的是斯拉夫與猶太等「次等民族」,那這次美國許諾的「繁榮」又將犧牲誰?
https://bilder.fernsehserien.de/sendung/hr2/ein-hauch-von-amerika_659041.jpg
就是海報上醒目的「黑人」!而且黑人還和白女揮灑烈愛想當「羅密歐與茱莉葉」?也不照照鏡子其實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本劇每集片頭字幕都有「本劇含有言語與其他形式的種族歧視,這種歧視發源於 1850s至今依然存在。」那我們 2020s觀眾看到「白女配黑男」還會感到刺眼嗎?本劇當下 1951 美軍駐德小社會裡仍然是很敏感的:黑人,即使愛著美國效忠美國參加了美軍建立了功勞,在美軍中仍與在美國內遭受同樣的「歧視」,只是一來軍紀嚴明生命還算有保障、二來對德國人來說「美國」不分黑白都是佔領者、三來弱勢的德國人與弱勢的黑人有那麼一點共感。
當然理論上文化相遇可以相安無事、文化交流可以欣欣向榮,只是實務上文化相遇必有的摩擦與「衝突」、以及繁榮大業必有的犧牲等「罪咎」,當每一方都很悲情也很神聖必須要完整保護時,那就必須啟動「獵巫」找個替罪羔羊啦... 想想過去希特勒的「生存空間」計畫犧牲的就是斯拉夫與猶太等次等民族、那現在美國的資本繁榮計畫如有意外要犧牲的就「黑人」!沒辦法,美軍白人勞苦功高犯點小錯不應斷前程、美軍官方帶來繁榮不能傷了威信被拔官、德方官員忍辱負重維繫社會功不可沒、德方人民配合美軍權益不可被侵犯... 可以犧牲的就是食物鏈底層的「黑人」!
https://i.imgur.com/OAIKeb5.jpg
於是就像美軍到來給予德國女主角 Marie一次次全新視野般,本劇六集的劇情走向也一次次帶給觀眾全新的期待:
E01 美軍來了橫著走路破壞小鎮生活,猶如黑人男主 George 開坦克車毀我家田園?E02 但美國帶來富裕與自由欣欣向榮中,這體貼負責又敞我心扉的 George 將給我帶來全新人生?E03 Marie 等待六年的未婚夫 Siggi竟剛好從蘇聯回來,難道意味著我們德國人民與德國女孩都應認份知足守候土地別為「自由」所誘惑?E04 承平已久「罪惡」終於降臨,只見保守自由兩邊陣營爭相諉過其實沒一邊正直!E05 一個美國電影美國文學都嚮往的大同世界,難道其實並不存在美國而要寄望他方?E06 也許這承諾「自由」的大同世界從來不存在,而要由我們在墮落的當下自己打造?
兩集兩集看,本劇三階段有三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分兩集正反辯證:(1) E01-E02 基本是農家女兒學習解放擁抱新生的「愛情」劇,前集封閉己心拒斥外人與愛情、後集漸漸敞開心扉擁抱新生與愛情;(2) E03-E04 則轉為教會長輩叮囑玩開女孩的「道德」劇,前集訴求收心守分守候傳統承擔責任、後集才發現傳統與責任有其創傷不願走出反而將化作新的壓迫;(3) E05-E06 則回到核心探索自由平等的「大同」哲學:前集猶在勾勒一個全球尺度的流離,被壓迫的人們一次次遷徙逃難終能找到應許之地?後集則痛定思痛認清,沒有一個地方真大同,大同存於你心等你就地實踐。
https://i.imgur.com/OfWkEvC.jpg
這所謂「大同」,普世來講當然就是「四海一家」不分你我、沒有歧視凝視等文化壁壘與排除;具體而微落實在劇情上,則是美德兩方文化交流中欣欣向榮中造成的衝突,能否放下「繁榮」包袱戳破「光鮮」表象大方說出真話揭露真相、而非為了繁榮而維權維穩粉飾太平找替罪羔羊?替罪羔羊,在本劇主線的美軍政權中就是「黑人」,還有一條支線提醒過去納粹時代就是「猶太人」,可說不論納粹德國還是資本美國打造「繁榮」的背後機制都異曲同工!本劇沒人是壞人、人人都有創傷也都有使命,只是人人面對不為人道的罪咎時、總是相忍為國互相 cover交給黑人去犧牲:
一、美軍小軍官 Bill 是一切源頭:美軍在此駐地首先帶來了享樂文化,大兵夜夜笙歌路上吹口哨,德國妹子人人穿起絲襪參加舞會當個花蝴蝶,崇拜美國時尚嚮往美國生活更期待有個大兵帶我走!這在教會與長輩眼中叫「不守婦道」、女孩們卻理直氣壯叫「前衛自由」,誰知保守規訓是一眼就知的明顯壓迫之餘、那所謂前衛自由的背後竟是毫無道德的「始亂終棄」!不但異國女子的身體玩玩就好別當真、如果懷孕拿錢墮胎別造成麻煩、甚至駐地美軍反正權力很大面子重要盡可「強暴民女」不用負責任!
二、女主角閨蜜 Erika則是受害者:她身為德國女孩在傳統社會保守家庭與宗教規訓下已經受夠了,看到自由帥氣的美軍心花怒放投射想像整個貼上去!相較之下女主角 Marie靜定自持放慢腳步才真得到了愛情與自由的善果。她背後的傳統規訓殘酷壓迫,但眼前的美軍帥男也毫無真心用過就丟,但她慘遭強暴後會勇敢作證爭取真相與正義?那也絕不,因為比起真相與正義她更迷戀表面的「繁榮」:我知道錯了以後回歸教會當個聖女也是另一種繁榮、美軍帶來繁榮當然不能犧牲美國大兵、尤其自己市長爸爸與美軍上校做生意面子都要顧... 指認哪個兇手可讓多方皆大歡喜呢?
https://i.imgur.com/so4dUP9.jpg
三、女主閨蜜的市長爸爸 Sturmm 看似好好先生:他們 Sturmm 家多年前本與女主 Marie的農家是鄰居、但十幾年前孩子還小時突然有天住進了小鎮最大宅、成為市長治理市政陪伴市民度過風風雨雨十幾年、如今更代表全鎮百工與美軍合作有錢大家賺!只是他人這麼好這麼熱心對各方都打通關節,為的又是什麼呢?多年前的發跡又有何緣由呢?眼看鎮上每次來了新人他都緊張忐忑地去訪察,難道這一切市政治理的「繁榮」背後亦有不為人道的過去?而當自己女兒慘遭強暴時,為何不敢理直氣壯挺身而出要求美軍交出真兇?難道掩蓋真相維繫建設比自己女兒的冤屈還重要?
四、美軍指揮官 McCoy上校看似開明公道:從第一天來此駐地,這就不是橫行霸道予取予求的美軍、而是守望相助軍民共榮的美軍,尤其這上校傾慕德國文化娶了德裔妻子還學一口美腔德語、待人隨和親民從無官架子、美軍出錢整個小鎮人人有工作、整個希望軍民攜手建設發展共創美好西德!只是當與自己合作治理的市長女兒被人強暴時,能在美軍當中秉公調查抓出兇手嗎?這位上校本來還是一路秉公的、也極為接近真相呼之欲出了,只是當「真相」可能動搖統治被迫改變自由作風、向保守教會輸誠嚴管軍紀讓弟兄壓抑、甚至被高層轉調而中斷小鎮發展,豈不是多輸?
五、指揮官夫人 Amy看似自由理想啟發女主角:Marie 家土地充公農地被毀時,找上校興師問罪上校竟慷慨給她工作,當個幫傭領美金不但收入十倍不止、還能親炙美國中產生活現代家電處處開眼界!更棒的是同樣出身德國小鎮移民美國的夫人 Amy,看到 Marie如同看到過去的自己:歐洲不是只有希特勒的極端歐洲、也不是傳統教會宰制生活的傳統歐洲、德國還有表現主義與青騎士畫派妳竟不認識?何不靠妳畫畫長才負笈柏林學習藝術?不但女性實踐發揮自我還能與黑人情郎自由戀愛!只可惜,可以自由戀愛的是共產「東柏林」,指揮官夫人敢這樣想豈不是親共?
https://i.imgur.com/bIZhmiq.jpg
六、女主角 Marie,宛如「德國阿信」般是忍辱負重多方擔待的苦命角色,但嬌小身軀堅強身段與硬氣面容,總令觀眾不由自主敬佩又憐愛:她戰後努力照顧著慘澹的小農家庭、包容著每天哀嘆的憤怒老爸、硬學一口破英文代表家裡向美軍爭權、自己不愛社交卻要守護閨蜜 Erika的社交冒險、等待未婚夫 Siggi六年不敢談戀愛、好不容易被黑人大兵 George 打開心扉未婚夫又剛好回來、自己「白女配黑男」卻飽受凝視與威脅... 但看過《綠野仙蹤》想像過彩虹之上、還讀過指揮官夫人借她契訶夫與傑克倫敦而能想像希望:就算西德容不下我們、他方某處一定還有個理想國?
七、黑人男主角 George Washington則很早就明確告訴 Marie「沒有理想國」:我們祖先就是黑奴被美國奴役、被解放後成為美國人還是處處受限、在美國直至 20 世紀中還是每天受到歧視霸凌甚至小命不保、如今來到西德遇見了妳能看見我就已是天堂!妳覺得充滿歧視的西德已是我此生去過最自由的土地!我們真的還要冒著失去當下幸福的風險前進未知的「東柏林」烏托邦?而當我被集體誣陷成為強暴犯時、美德彼此 cover相忍為國都要犧牲我、妳還以為真有「堅持真相」的理想存在?相較於天真的 Marie還是他懂得世故現實、但相較於現實的他還是 Marie能堅持超越?
八、女主角未婚夫 Siggi,在蘇聯戰俘營掙扎存活了六年,其實也是飽受迫害的創傷心靈,只是相較於飽受壓抑的 Marie與飽受歧視的 George 他卻走上了極端,也驚悚代言受害者若一味自怨自憐封閉己心、亦可能走向極端成為新的壓迫者:他回來後變了個人 Marie已不識、花了兩集耐心撫慰重建生活他卻不買帳、只想著憑什麼「我在蘇聯受苦妳們卻在家爽」還認識新男人!而當新男人都是有權有勢的白人美軍時、唯一可發洩憤懣的出口就在弱勢的黑人、繼過去納粹排猶後馬上進入排黑新時代!至於誣陷黑人入罪豈不違背良心?「唯有存活者值得活下」就是受害者的入魔。
https://i.imgur.com/ukjnkMr.jpg
真沒想到此劇由剛開始心花怒放的「愛情劇」、演到最後竟默默變成彷彿納粹排猶再現的「平庸邪惡」與「轉型正義」劇:我們送走了靠迫害猶太人與各種低等民族而爭取生存空間的納粹後、如今也會為了美德攜手欣欣向榮而打造集體謊言犧牲黑人嗎?很遺憾地全劇每一個本來或努力或熱情或開明或前衛的正向角色,在這最後的「集體誣陷」中統統撤守良心翻臉不認人,只剩唯一一個不計一切仍心懷理想堅持真相的 Marie在力挽狂瀾!難道為了害怕「慘澹」眷戀「繁榮」所有人都能蒙蔽良心犧牲一個人?難道這個小鎮人心通通都如鎮名 Kaltenstein般「如石頭冷酷」?
回顧季初片頭旁白那「自由」的啟示終於明朗:「美國人解放了我們帶來了自由」,那自由不只是大興土木刺激建設的國家發展自由、也不只是人人有錢賺過上好生活的經濟自由、亦不只是開趴跳舞調情享樂打砲墮胎的男女關係自由、甚至不是知書達禮談文論藝的知識份子自由... 真正關鍵的自由還存乎己心:妳能否超越一切壓力與一切誘惑、堅持真相有話直說也堅持理想實踐大同?Marie 能夠「雖千萬人吾往矣」堅守良心堅持做對,就已是絕對的自由。而本來一起嚮往新生活的閨蜜 Erika?已在道德路上分道揚鑣的 Marie只能祝福「希望有天妳也能得到這自由。」
https://i.imgur.com/bgT4XL0.jpg
當然這「心」的自由非常輕盈超越、彷彿此生一切物質與福禍都已不重要,那最後男女主角 Marie & George 可以歷劫重聚手牽著手得到「異族戀愛」的自由嗎?直到最後一分鐘都令人緊張揪心!飾演 Marie的 Elisa Schlott繼兩年前的《我們的美好年代》Unsere wunderbaren Jahre後,這次已是第二次演出「戰後重建」劇的擔待女子了,相較於上次演工廠家族的擔待女兒面帶愁容、這次演全身髒汙的農家女兒一臉硬氣更引人認同!記得 2000s我一度以為這世界談起戀愛已無種族壁壘,但現在 2020s好像又有某種莫名憤懣正悄悄滋生中?推薦喜愛德劇關心轉型的觀眾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8hXpHwtM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