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廣二台 ZDF的年輕子台 ZDFNeo 從前年 COVID-19 疫情期間開啟了一個新系列「速食短劇」Instant-Serie 專門快速捕捉當下議題快速編製拍攝與觀眾即時互動,在 2020 疫情期間已推出在家上班劇 "Drinnen"、遠距教學劇 "Lehrerin auf Entzug"、封城愛情劇 "Liebe. Jetzt!"、與封城家庭劇 "Schlafschafe" 等多齣疫情題材短劇,疫情漸退的 2021 年底 2022 年初也推出了其它生活短劇如 "Loving Her" 與 "Becoming Charlie" 還打進德國獎季慢慢找到成功模式... 那麼在 2022 年已過九個月的如今又該推出什麼劇來呼應當下時事呢?
今年歐洲最重要大事當然是「俄烏戰爭」、德國除了政府高層在「軍事援助 vs 促進和談」之間有很多激烈辯論外、全國不分黨派基本都有共識的當然是「收容難民」!而且烏克蘭難民同為歐洲白人也同為民主陣營、相較於過去十年的「中東難民」更令德國團結一心不分你我伸出援手!於是 ZDF就醞釀半年以德國資源匯集烏克蘭在德影人製作了這號稱「第一齣烏克蘭難民題材」的戲劇製作 "Himmel & Erde",劇名直譯《天與地》,典故取自德國「馬鈴薯泥配蘋果醬」這家常配菜,因為在德文中這兩樣食材就是「天蘋果與地蘋果」,放在本劇則是德國人與烏克蘭人的共生:
https://i.imgur.com/7pC4c65.jpg
同在德國,德國民眾後疫情的生活處境就像「天堂」般平順逍遙、但烏克蘭難民處處面對官僚程序緊張生疏就是苦澀的「地面」;而同為烏克蘭人,來到德國的女人小孩等難民至少生存無虞還有多種救助已算是「天堂」、但待在烏克蘭的男人們每天幫助後勤躲避轟炸則不但是「地面」甚至接近「地獄」... 過去中東國家戰亂頻仍生靈塗炭時,對主流的德國人與歐洲人來說這一切好像都只是電視節目與我很遙遠;但這次許多家庭都有烏克蘭人同在屋簷下、而他們每天身體試著融入心裡卻都在關注家鄉時、那仍在螢幕那方遙遠的「俄烏戰爭」就如此接近令人坐立難安!
本劇共五集,那「德國&烏克蘭」兩邊角色的關係從首集到末集漸次推進越來越緊密,越來越發現看似遙遠的烏克蘭戰事和承平的德國其實息息相關、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其實與我們生活或多或少密不可分、甚至到末幾集「德國&烏克蘭」的身體與心理已漸漸交替錯置、不只「你是來客我是主人」其實那認同已漸漸不分你我。也很有趣的,是這次「俄烏戰爭」中許多的爭議問題,在立場一直不是很明確的德國一直都很敏感,本劇也不多針對蕭茲政府或主戰主和的高層菁英去做什麼討論批判,就在每一集簡單放進兩個角色帶著兩種立場,來場必然發生也必須面對的生活小辯論。
https://i.imgur.com/j801LSw.jpg
E01 Olja und Petja「歐莉亞與佩提亞」
標題是一對本來預定今年夏天要結婚的烏克蘭小倆口,只是戰爭開打女人撤離男人留下,留下的處境危險但堅定無疑,撤離的則流落異鄉不知所措。已算幸運的 Olja 住到的至少是多元文化四海一家的柏林年輕人公寓,只是過慣好日子的柏林年輕人也不知該如何與她相處:該若無其事帶著她享受生活?該認真談她生活令她觸景傷情?玩個「真心話大冒險」都會不小心刺到她與未婚夫的心?有時也別太害怕,該刺到就刺到吧,畢竟殘酷的戰爭就是「房間大象」無可迴避,與其相敬如賓小心翼翼不傷感情,不如大膽直刺正視創傷才有真關心,說不定能給予意想不到的心靈翻轉?
https://i.imgur.com/6wDZqsO.jpg
E02 I'm out of here「我要離開了」
當眾多烏克蘭人輾轉來到德國安頓時,亦有不少人才待沒多久就「我要離開了」又是爲什麼?這集一對小姊妹主角際遇不像上集的幸運,來到德國人生地不熟看盡臉色擔心被騙,倒是很會存活的妹妹每每堅強心志面對困難扛住瀕臨崩潰的姊姊... 只是當撥雲見日終於遇到好人安頓下來後,竟是姊姊更能如魚得水融入德國的承平生活?難道家人都在烏克蘭受苦受難我們卻忘了他們?難道準備忘了烏克蘭就此落地生根?也許兩姐妹一個是「戰時存活者」另一個是「平日存活者」,每天撐起笑容融入社會也是門功課!兩種存活者也許意識型態有其扞格,但雙劍合璧才能互補求存。
https://i.imgur.com/VVYvRXA.jpg
E03 Die Nächsten, bitte!「下一號請進」
德國最出名的是什麼?就是皮肉不笑照章辦事的德國人,與一絲不苟的德國官僚程序與文書,這集一對祖孫主角就要花一整天來排隊體驗申請難民補助!這裡有過去經歷共產統治看盡人情冷暖「別給人家添麻煩」的世故阿嬤,亦有天真無邪心胸開放學習快速的 wunderkind 小孫女,到底兩人心中的「德國人」有何不同又有多少可能?德國官僚規矩多多照章辦事絕不能亂來、阿嬤得一分,但德國官員私下亦有溫暖傻氣人情一面等著被激發、孫女得兩分!的確德國人「上班時間」與「檯面上」對難民也從不通融,不過「下班時間」與「檯面下」縱使永遠不懂戰爭仍能設身處地。
https://i.imgur.com/zx0l72X.jpg
E04 Warnsignale「空襲警報」
這集談早就來德國打拼多年的「烏克蘭移民」:建築師男主在柏林求學工作多年打拼蒸蒸日上已快開業!但一聽說家鄉有難甚至媽媽來電還有空襲背景就心急如焚!只是真要如無數烏克蘭海外移民一呼百應「為祖國而戰」嗎?去軍品店買防彈背心,打過阿富汗戰爭的德國老闆「你當過兵嗎?你有訓練嗎?你有運動嗎?」耳聽旁邊一位難民阿姨要給前線兒子買件防彈衣,我一個月賺幾千歐的建築師還不如買一件送他... 「你在這裡能做的比在前線多」,難道是和中產妻子衣著光鮮參加募款晚會?就連媽媽也口口聲聲「留在柏林」「永不回來」,身為兒子又是丈夫該如何抉擇?
https://i.imgur.com/lmY7Xwo.jpg
E05 Sonnenblumen im Februar「二月的向日葵」
政治訊息與象徵語言最濃重的一集,不過表面上又是最充滿蠢動愛慾的一集:烏克蘭動保主角 Lisa 與德國記者主角 Andrea 是基輔的同志情侶,兩人本來種著「二月的向日葵」等它成長茁壯,誰知 2/24 俄羅斯進攻兩人分別逃亡變成了「交換公寓」,如果在承平時期就是「柏林情人基輔沙發」!妳穿我浴袍我躺妳浴缸想到都臉紅心跳!只可惜,兩地思念不但兩顆心漸行漸遠,甚至妳越來越像我的基輔、我卻越來越像妳的柏林?「妳又不是烏克蘭人為何親赴前線?」「這是我努力一生第一件有意義的事」,今有德烏跨國情侶、昔有俄烏雙重認同,怎奈戰爭一來撕裂成兩半?
https://i.imgur.com/RCYYD3M.jpg
本劇本著 ZDFneo 「速食短劇」輕薄短小製作快速重視臨場對戲發揮演技的精神,短短五集每集約 20 分鐘都大都發生在小家戶內部,通常只有兩人對戲最多僅四人同台,但整個大社會背景的「俄烏戰爭」就如房間大象般人人感知其存在!而認知到其存在時再平凡的日常對戲都有了重量與酸楚,前半季大致還以輕盈超越帶來希望的結語、後半季則面向未知慢慢惆悵了起來... 德國也許算是歐美各國中「挺烏抗俄」最猶豫不決的劣等生了 XD 不過本劇雖是德國製作卻全是烏克蘭影人訴說烏克蘭故事,面對同一個「挺烏抗俄」的原則仍在平民的日常生活中大膽攤開衝突與爭辯。
當然這不是一齣軍事政治劇,而是常民百姓劇,不論小民對大局的意象與認同為何,最終落到每日生活都還是簡單清楚的人性:西方天堂的德國人天真地訴求和平、東方地面的烏克蘭人具體地身處戰爭、不知身處天堂還是地面的「一個烏克蘭人在德國」往往夾在中間左右拉扯不知所措。五集幾乎都有兩位對立主角進行二元辯論,但每個家戶每組關係各自做出不同的選擇,彼此不是烏克蘭人就是關心烏克蘭也都只有尊重並祝福... 此劇就細膩小品沒啥大故事,真要說拍得有多優秀也未必,但看見細膩演出搭配我們所知的戰爭背景,就知看似若無其事的情緒轉折有多天人交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1O-8ikesI
此劇從上週四起在 ZDFmediathek 上架,並非德國或德語國家專有而是全球皆可看,而且還體貼地提供了「德語字幕、烏語字幕、英語字幕」供不同觀眾群欣賞,其中許多雞同鴨講的情境也許我們聽聽對話看看字幕會稍感吃力?但那就是「一個烏克蘭人在德國」或是任何跨文化交會時的寫實磨合。推薦關心俄烏戰爭的、關心移民與難民的、與對跨文化情境有興趣的觀眾欣賞。
https://www.zdf.de/serien/himmel-und-er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