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smetics (化妝品)》之銘言:
: 常聽到富國強兵
: 國富民強,國家的財富是什麼?
: 所謂的藏富於民又是什麼?
: 總不可能央行印鈔,然後挨家挨戶按門鈴
: 然後要民眾收下,存進銀行
: 這樣民就富了
: 但,這不可能發生,即便發生了
: 也必定有嚴重的通貨膨漲
: 什麼是藏富於民,又如何原因又是什麼?過程又是怎麼產生?
: 什麼又是社會的財富?這是如何形成的?
以前歷史系的,簡單解釋一下中國藏富於民的思想。
但我沒受過經濟學的訓練,
如果有甚麼錯誤敬請各位先進指證。
在中國古代,對於君主(國家)來說,
人民(勞動力人口)就是國家力量的來源。
所謂「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就是這個意思,
只有掌握了勞動力人口,國家才有維持生存的力量。
那麼為何中國古代國家會強調要藏富於民呢?
其實這跟古人對於人類生存資源的認識很有關係。
明清時有流傳一個古諺:「天地生財,只有此數」,
很能概括自春秋戰國以來古人經濟思想的前提。
(這句話明代人認為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講的,
但無法確認。)
這也就是說,在古人眼中,
人類財富(或說生存資源)不是無窮盡的!
這種資源有限的觀念在荀學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影響古代中國政府的行為最大的其實是荀學,
我們現在熟悉的孟學要等到朱熹提倡後才蔚為主流。)
《荀子》一書的作者們認為,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但能滿足人類欲望的資源是有限的。
因此人們(尤其是君主所掌握的政府)必須遵循禮制
以此節制自己的慾望,盡可能公平分配生存資源,
才能讓人民生活富足,進而國家富強;
要設法避免與民爭利,走向民困國疲的下場。
所謂「財聚民散」、「財散民聚」、「散財為德」、「以德聚民」等等觀念,
就是這套理論的表現。
這種以民為貴、進而限縮君主(政府)浪費行為的崇儉論,
就變成了中國各朝代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前提。
不過跟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者有所不同的是,
古代儒家固然主張政府(統治階級)不應該與民爭利,
但並不代表他們贊成這些民間自行透過各種交易手段來取得生活資源。
在戰國時代,《管子》一書的作者們反而認為,
為了保障小農之家不會被特權階級(貴族或商人)所兼併,
重要的生存資源應該由政府用各種手段來進行分配,
也就是透過貨幣(錢)的管控來支配生存資料(糧)的分配。
這就是所謂的「輕重論」。
這套理論發展到漢代,
國家干預的面向從原來的糧食本身,
拓展到鹽、鐵、酒等這類日常生活資源的生產銷售壟斷,
進而以此平抑各地物價。
這樣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民間少數大商人,
透過銷售通路壟斷扼殺了一般小農之家的生存空間。
因此,到近代以前
中國各朝政府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
都是透過各種強制性的干預手段,
來達到重農抑商、藏富於民的理想。
只是中國傳統上缺乏近代以後對各種商品本質的深入探討,
以及體系化、數字化的管理技術加以輔佐,
再加上長時間下來對官僚組織的管理常常失效,
到了最後,這些干預政策執行下來反而是成效不彰而弊端叢生,
使得藏富於民的理想仍然只是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