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德國工業4.0之哲學內涵

作者: tomyeah (感受)   2016-06-13 13:43:03
資料來源: www.jackie-datascience.com
雖然2013年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作為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戰略燈塔」, 但早在2009年(
甚至可能更早), 德國政府與企業就針對工業4.0背後更抽象的哲學內涵進行思考, 其核心
概念是研究在高度工業自動化下, 「人」的角色為何? 並探究「人」與「組織」、「技術
」三者間的相互作用。本篇文章分析的內容會引用上面這本由四塊玉文創所出版的「工業
4.0-結合物聯網與大數據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本書翻譯自德文版的「Zukunft der
Arbeit in Industrie 4.0」)一書的內容。
工業4.0以「人」為核心的哲學內涵如下:
1 人機互動模式所帶來的角色分配-究竟人是控制者還是被控制者。
2 人類從繁重的重複性工作解放後, 該如何自處? 接下來的角色是什麼?
3 企業如何再培訓人力資源? 使其發揮靈活性與創造力。
4 脫離重複性工作, 人類可以從事更具創造力的工作, 並且得到成就感、快樂與尊嚴。
5 工業4.0時代, 勞工是否更能平衡工作與家庭?
6 資訊與機器的深度融合所形成的資訊物理系統(CPS)提供即時工廠運作的視覺化呈現, 高
素質勞工是否可以現場下達指令, 發揮人機結合的優勢?
7 工業4.0與工會的關係? 工會如何看待工業4.0浪潮? 如何企業與政府如何說服工會?
8 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在職教育與終身學習在工業4.0時代的角色?
9 學習型組織可以讓勞工發揮創造力, 而探討企業轉換成學習型組織的必要性與方法。
10 工作心理學的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工業4.0是個跨領域的高度複雜課題, 雖然大部份的人都以資訊物理系統
(Cyber-Physical System, CPS, 台灣有人翻成虛實整合系統)為中心來探討它, 不過我認
為這可能會太流於表象, 而忽略了「人」的部份。
畢竟再強大的CPS都是一個決策支援系統, 最後是由人來下決定, 而且使用這套系統的「
人」, 大部份仍然是在生產線的勞工, 因此, 如何培訓現有人力來適應並發揮人機合作模
式? 如何使人發揮機器做不到的創造力與靈活性? 如何調整組織成為學習型組織? 我認為
這些才是工業4.0的核心議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