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是高職汽車科畢業的
現在還在念大學
曾經聽了一場演講 是有關於我們大學升率的主題
主要是從民國80幾年的教改大遊行再加上當時李遠哲的光環之下
普設大學 所以高職的學生也開始有機會升學(原PO本人以前高職很推階梯式的教育就是仿效德國那樣的雙軌教育)
也是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點結束那樣的合作關係
人的方面
同一場演講有講到念台大的學生中只有百分之三是弱勢家庭
可以想像的到就讀念高職的小孩們弱勢家庭的比例應該會更多 很多的數據也有顯示
當你上一代的家長在當時有八大省工(可以自己GOOGLE一下)的時代之下
其實國內技職生能選的大學只有台北工專(現今北科大)以及台北的師範 中南部也許是高雄工專(現今高應大)
現在開放那麼多選擇 自然家長會把自己那一輩的遺憾想灌輸在小朋友
最後一點
台灣目前的經濟發展方向與現今的高職設備大相逕庭
社會的需求間接決定學校的招生市場與教學策略
人文社會理論科的發展比起實際務實科學類的發展投入的成本還要低許多
簡單的例子就是
我買一組新式引擎給你練習拆一百次 搞不好拆到第五十次就被你拆壞掉了
可是我可以買一本課本 跟你怎麼拆 如何拆 然後編列題目給你在複習
相較之下成本就可以減少很多 也可以盡量滿足教育機會均等 畢竟不是每間學校都可以買到很好的設備
所以很明顯的可以知道 投資哪一項可以獲得的回收效果比較大(短期)
不過長期來說 師父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
如果只是單靠這些學歷光環而不努力進修實務知識 早晚還是會被掃進歷史的灰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