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用心整理,深感佩服
這邊提出幾個問題,最根本的是,棒次會不會影響成績?
其次就是,究竟大家對各個棒次的想像是什麼
以幾位幾乎都是固定在先發前幾棒的球員成績為例:
佩卓 : 144打席、0.318, 0.368, 0.545
得點圈 37打席、0.273, 0.324, 0.576 25.7%是得點圈打擊
花花 : 154打席、0.273, 0.331, 0.309
得點圈 49打席、0.227, 0.265, 0.250 31.8%
志豪 : 168打席、0.262, 0.331, 0.450
得點圈 38打席、0.200, 0.324, 0.333 22.7%
威助 : 134打席、0.306, 0.353, 0.427
得點圈 34打席、0.323, 0.364, 0.516 25.4%
周董 : 170打席、0.324, 0.393, 0.480
得點圈 57打席、0.280, 0.321, 0.420 33.5%
耐克 : 156打席、0.353, 0.406, 0.475
得點圈 37打席、0.406, 0.417, 0.688 23.7%
恰恰 : 140打席、0.354, 0.393, 0.386
得點圈 43打席、0.289, 0.302, 0.342 30.7%
首先得點圈打擊可能性最高的,是周董
第二居然是花花,
但花花本季最常打第幾棒? 一、二,偶爾打七
如果從這樣的分布看起來,四、五棒的得點圈打擊可能性應該比較固定
但其他的話,有待進一步的計算,甚至粗略假設,可能差沒有這麼多
然後目前看起來,得點圈打不好的是志豪、花花、恰恰跟周董
那我們來看看他們去年如何
周董2014: 0.277, 0.354, 0.364
得點圈 0.279, 0.345, 0.365 幾乎複製貼上
志豪2014: 0.262, 0.312, 0.431
得點圈 0.222, 0.297, 0.398 也是得點圈打得差
花花2014: 0.320, 0.375, 0.403
得點圈 0.248, 0.325, 0.343 同上
恰恰2014: 0.301, 0.415, 0.411
得點圈 0.289, 0.302, 0.342 同上
只看一年未必足夠,但起碼這兩年來,這三位真的是得點圈打比較差。
如果棒次安排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得分變多,而棒次安排真的可以做到的話
我想當然就是讓能夠上壘的上壘、讓能夠打回分數的多打得點圈
這也許是某些人的棒次哲學,但我相信很多人只是亂想,或者是用感覺想
問題是有一個前提,是真的能上壘的得點圈不能打、也就是這兩個有落差的選手
調換棒次可能才有意義
不然一個長打、上壘率高的打者調去四棒,但前面三棒上不了壘
他的得點圈打擊機率可能還是會下降,最後可能變成的是第五棒的得點圈打擊機率上升
看完了資料以後,我想在數據上我可以支持原文作者的想法
因為恰恰剛好是一個極端,這兩年是上壘率佳但得點圈可能打不好的人
不過我想周董的高得點圈打擊機會也是因為恰恰,假如恰恰調走也許周會掉下來
我覺得棒次的問題,一直不在於"數字",也就是不在於恰恰是第幾棒
而是他的前面、後面安排的是誰,
數字的迷思只在於每場一開始,還有每季的結束
可是對於一個中高齡的球隊,輪休、受傷的結果會不會導致這個問題被縮小?
不過文末還是想講,恰恰適合打前段棒次嗎?
畢竟他是一個年紀大了的選手,打前段棒次不知道會不會增加受傷風險。(純粹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