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hUtopian (It's my Life)
2016-04-19 13:51:11【完整影音圖文版】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8379
※利益揭露:每1000次點閱70元
本週兄弟戰報的內容依然是筆者對於每場比賽的賽後感想所集結而成,那由於賽後感想都
是在比賽結束時所寫下,可能語氣、數據跟一些狀況,和專欄日期都有所落差,也請各位
讀者海涵!
一、0412對義大
輸得很徹底的一場比賽,當然還是要滿懷感激地在北風北,又一次地延續了球員的紀錄,
先談談羅力這場比賽,我覺得說起來他直球的控球跟球威,跟前兩場並沒有差太多,真正
差的是進捕手手套的位置,上一場跟羅力交手我們有提到兄弟打者鎖定了他的外角低球─
即便是控得位置很好的低球─來進攻,這場比賽很明顯地他的直球就屢屢地進攻打者的內
角,再加上捕手在使用羅力的指叉球,很大膽地讓指叉球從比較高且比較內角的角度落下
,剛好羅力這場的指叉球落下的時間跟幅度也都很棒,兄弟打線被投捕之間的合作完全封
鎖。
談完羅力,回來談魔力,魔力這場的表現印證了我上一篇戰報說的,哪怕你覺得歐文再軟
再差,他還是紮實地作為一個合格的工作馬(而一個合格的工作馬本季都快變成麒麟了),
魔力上場比賽固然對義大表現出色,但是洋投在前幾場總是會有些陌生感的優勢;不過也
沒有要否定魔力,從他的球速跟尾勁看起來,確實他能給出的壓制力應該會比歐文好,這
場比賽的失分,說真的大部分也都是許多的錯誤跟意外結合在一起,第二局的安打也有一
些都是被擠壓到打出去的,加上保送跟內野守備上的問題。只是,應該可以同意至少再觀
察魔力兩場左右,再來決定他跟歐文誰先誰後的順序。
說說其他投手吧,王梓安今天像是繩子突然鬆掉一樣,當然全隊的都一起鬆了,我不會因
為這場比賽就認為他之前牛棚出賽的表現是假的,而這場比賽讓許銘傑、官大元乃至於潘
韋辰上來練練,也對球隊有益無害;而希克在二軍的調整進度似乎已經慢慢趕上來了,跟
悍德的日子應該要倒數了。
王勝偉因為膝蓋不適下二軍,由潘萣翔頂上先發,拉上了本季在二軍打擊三圍
0.364-0.475-0.424的張志強上來擔任陳江和之外的中線野手替補,潘萣翔算是九局上半
之前兄弟打線中唯一的亮點,第一次的安打是將外角的變化球給推向三壘方向形成安打,
第二次的安打也是將外角的變化球帶向中外野,反而是在對上控球較差但直球較強的潘力
的打席上吃鱉,在球數落後的時候被變化球吊中,前兩個打席跟第三個打席的差異,大概
是在於潘萣翔對上羅力時,在對於內角球的選擇跟反應上都比較迅速,但潘力的內角球卻
壓制潘萣翔,讓潘力取得球數上領先,這周筆者會把握潘萣翔頂上來先發的時間,來花多
點時間觀察潘萣翔。
二、0416、0417(午場)對Lamigo
首先這兩場比賽,從史密斯、羅曼到悍德跟索爾,每一個洋投都無法壓制打者,而很多人
認為這代表找洋投的管道出了問題,但實際上你以去年的克拉帝、今年的羅曼,他們本來
在台灣職棒都是極具主宰力的投手,而如果以初來乍到的洋投觀察他們的資歷,也都是越
來越完整,當然像本季的布魯斯、羅力跟其他人之間還是有適應程度跟實力上的落差,但
整體因素來看,並不是在投手這個群體發生很大的變異,個人覺得除了很多人提到的打者
實力隨著先進重量訓練觀念引進,像是周思齊、林智勝等打者明顯受益良多,能夠再創或
保持巔峰、提高自身水平外,在於兩個,第一個是旅外歸國,第二個是各隊對於打擊教練
的重視。
過往洋投來台灣總是會有一段藉著陌生感而取得優勢的甜蜜期,因此一開始會展現出很強
大的壓制力,或是在被熟悉之後改變投球型態,但是近年來不僅能夠在台灣職棒長期(整
年或跨半季)保持壓制力的洋投越來越少,例如上季的克蘭頓,甚至於很多在一開始的傳
統甜蜜期,就提早遭到砲轟,例如今年的族繁不及備載。原因呢?
首先,高階旅外打者的歸國,不只拉高了打者水平,高階旅外在國外便時常有常常面對陌
生投手的經驗,甚至是有升降級的時候,更是會必須要去試著適應,因此對於他們來說,
只要適應了台灣職棒節奏之後,例如林哲瑄跟陳俊秀的第二個球季、蔣智賢的最後幾個禮
拜,去適應幾個新洋投,應該是一塊蛋糕,而如何適應、調整,他們也會對其他本土打者
有所傳授;其次,旅外打者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經驗來對抗,而打擊教練,尤其是外籍打教
,就有更多對付洋投的經驗,可以來讓打者們去領會,這幾年來大部分球隊都有本土跟洋
打教交錯或共存的狀況,一些後起、年輕的打教應該也都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到不少。
回來談談這兩場比賽,之後應該會利用這段難得蘇緯達、潘萣翔可以固定先發上場的期間
,來做他們的觀察報告,所以打者的部分就先略過,不過4月16日對上Lamigo的比賽,2局
上半潘萣翔安打之後,張正偉沒有短打,打了一個普通的二壘方向滾地球,卻也靠著自己
的腳程跟左打優勢沒有變成雙殺,希望這個play能夠讓教練團更多思考張正偉短打的利弊
。
投手的部分,鄭凱文在比賽一開始的球速跟球威有讓我驚艷,但是到了第二輪之後,原本
第一輪都在144上下跑的直球,變成138上下,而鄭凱文只能說完成責任地吃完6局之後,
兄弟在4分的差距下換上彭識穎,顯然兄弟還是把彭識穎當成勝利組方程式的第七局投手
,而他只解決了一個人,就掉了3分,在4月17日這場比賽,他連續兩天、又是在第七局,
然後領先1分的情況下上場,結果連續的安打讓他掉了2分;投手的疲勞可以分兩種,一種
是短期的,可以透過控制用球數跟休息天數來回復,而另外一種是期間、長期的,這就是
必須控制球季投球數跟投球局數的部分,而在後援投手的部分,更是需要加入牛棚熱身的
。
為什麼之前筆者即便在黃欽智好像會控制休息天數的情況下,仍然建議將彭識穎拉到較前
段的中繼、或是做對左專門,跟王梓安、邱品睿等人分擔工作,拉江忠城到第七局?這無
關乎實力,而是畢竟江忠城已經經歷過完整職棒球季,他在肌力強度的方面,比較能夠應
對長期的疲勞,而比較不會出現疲勞累積,導致後半球季失速、甚至受傷的狀況,但彭識
穎卻沒有;而以本季兄弟的先發投手來說,有4場投不滿5局、4場在5局(含)以上未滿6局
、6場在6局以上未滿7場,2場有投滿7局,我們假設未來在這樣的頻率下,先不考慮是否
大比分落後或領先、直接交給吃局數的投手,用較粗糙的判斷,在先發投手最後一局的投
球時,該局的責任牛棚就會開始熱身(例如投手投滿7局,但應該第6局時負責第6局的投手
就會開始熱身)。
彭識穎如果調成筆者建議的角色在先發投不滿5局或未滿6局的狀況下會需要上場的次數是
50.0%,會熱身但是可能不會上場的投手投滿6局有37.5%,而比較不會熱身、投手投滿7局
的狀況則是12.5%,但他如果維持現在的第七局投手,那除非已經刻意排休,不然他有
87.5%的機會會上場,剩下的12.5%他也都會熱身,當然到後段局數有大比分差時,勝利組
有機會被省下來;不過這本來就是個比較基礎簡略的舉例,只是用來讓大家瞭解這兩個角
色的工作量上的差異,但從彭識穎這兩場的中繼表現來看,我們在牛棚傷兵逐漸歸位下,
應該要開始調整角色、減輕他的負擔,避免他的未來成為One Season’s Wonder,絕對不
是杞人憂天。至於連續兩場都用掉彭識穎、謝榮豪跟陳鴻文的兄弟,而第二場還多附上了
王梓安、江忠城跟官大元,如何在晚場運用牛棚,也值得好好觀察。
三、0417(晚場)對Lamigo
先說結論,這是個對於兄弟來說非常不應該的周末,一切都從4月16日的七局下、8比4派
上彭識穎開始亂了調,彭識穎那局掉3分,導致兄弟必須在隔天有雙重賽、而且還是悍德
先發的情況下,用掉勝利組;為什麼要強調悍德先發?因為悍德先發你大概就必須提早準
備牛棚上班,而除非你已經提早放棄,或是認為兄弟可以超級大比分領先到最後,本季其
實屢現危機、疲態的勝利組,在隔天的午場幾乎肯定會有需要派上場的機會。
而當你真的逼不得已在4月16日的比賽用掉勝利組之後,第一個個人的疑問是能不能調換
午場晚場的先發,讓至少通常都能吃到5局的歐文丟午場,避免午場燒光牛棚,也讓勝利
組有更多休息的時間─哪怕只是4到5個小時,在這種隔日賽,也是非常珍貴;結果,4月
17日的午場,兄弟提早打爆了羅曼,在3局上取得了9比3的領先,但是悍德也不怎麼讓
人意外地,在3局投完下場前就幾乎全部吐回去,讓剩下除了潘韋辰、許銘傑外的牛棚全
部都再上來操練過一次,偏偏遇到對面的Lamigo有一個鄭承浩橫空出世吃了4局多。
因此這裡個人第二個疑問就是,當然你單純看4月17日午場,7局下、領先2分,確實該是
勝利組牛棚出來的時間,但是如果考慮到前一天晚場彭識穎、謝榮豪跟陳鴻文都出來過,
考量到疲勞狀況,這三個人仍然是牛棚當下最好的三個投手嗎?謝榮豪跟陳鴻文先不提,
光是彭識穎的部分,就不該讓他在前一天晚場已經表現下滑的情況下,隔天午場再在如此
高張力的局數上場,也可惜了王梓安、江忠城跟官大元在4到6局聯手守成的結果。
到了晚場,歐文投5局失4分無論如何說不上優秀,看得出來整個配球上,他很希望能夠盡
量精簡球數、Pitch to Hit,讓自己投球局數拉長,減輕牛棚負擔,但午場開始也是整個
火燙的Lamigo打線雖然沒有造成重傷害,卻讓歐文的投球數很紮實地被消耗,不過投完5
局留著8比4的領先,也算是勉強合格;接著換上潘韋辰一個人都沒解決就狂掉3分,這個
調度本身沒錯,但問題可能是為什麼剩下那個可以換的人是他,接著官大元上來守住一局
,然後午場表現不錯的江忠城上來掉2分、比賽逆轉。
接著教練團硬撐著讓許銘傑投完最後的局數,至少守住底線,沒有讓勝利組再上來這點還
是該給最起碼的交代,但是回到前面的疑問,你與其讓勝利組在午場貢獻出很沒有效率的
局數,倒不如讓他們有正常一點的休息,讓其他的人稍微多擔待一點局數,而保留一組完
整的勝利組到晚場?本來看起來該是三連勝收場的周末三連戰,變成了1勝1敗1和,上周
連續兩次在比賽後段追平甚至獲勝的運氣,似乎在這周全部吐了回去,雖然我們跟義大的
勝差只剩下2場,但說真的上半季也才打了3分之1,千萬不要把下周三連戰搞得像天王山
之戰一樣,燃燒殆盡,而終於,我們跟悍德說再見,而希克也拉上來一軍,球團也很快地
又再找了第四個洋將來準備替換,不過這個洋將到底是為了替換誰而準備的,恐怕還很難
說。最後,看到許銘傑在勝敗關鍵的時候對決陳金鋒,對於跟我同一個世代的台灣球迷來
說,無比地感動跟感嘆。
四、再談談球員輪替
兩個最近因為傷兵而有了較多上場時間的潘萣翔跟蘇緯達,前者守備上有出現瑕疵,這是
無可避免、養成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但是差別在當他是因為王勝偉受傷而上場,並非因為
夾帶養成需求的調度上場時,你有沒有把他換下來的空間?當王勝偉還健康時,如果僅僅
只是讓他坐板凳休息、讓潘萣翔上場賺經驗值的時候,你的板凳戰力還是充足的,有著勝
龜當中線替補,至少無論如何都還有這兩個可以壓陣上場,可以因應年輕選手一些不穩定
的狀況,而不用擔心板凳就沒人了,這對於年輕選手在自信心上面的建立很重要,這也是
為何筆者一直建議該更積極地透過陣容安排,讓年輕選手上場磨練,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先
發選手受傷或疲勞、狀態下滑。
至於蘇緯達,他對於變化球現在的問題在於判斷、而不是揮擊,當他能夠判斷出變化球時
,他帶往中間方向的揮棒功夫很紮實,但問題是他常常太晚才判讀出是不是變化球,導致
被許多根本揮不到、轉向大外角區的變化球給引誘揮空,也因此要讓他成長,恐怕只有在
一軍吃PA才有機會,到二軍大概比較不會有高品質的變化球可以讓他打。
因此,回過頭來,怎樣給這些球員上場時間呢?如同前述,這不僅僅是「等到先發受傷或
累了」再來解決就好的問題,正因為兄弟現在的打線整齊而且深度夠,你讓一兩個球員下
來休息一場,並不會影響到整體打線,尤其你換上去的球員又不是什麼全然未開發的,而
是那些技巧上已經準備差不多、只需要經驗值來升等的,甚至是本來打先發的,像是陳家
駒、陳子豪、潘萣翔跟蘇緯達;而只要把握一定的戰力互補,像是如果潘萣翔守游擊時,
可能左半邊的防線需要加強,那就是讓周思齊打DH、由陳子豪或張正偉守左外野,而如果
是張志豪下來休息時,內野中線就要防守好點,例如由潘萣翔跟王勝偉把關,讓林智勝去
打DH,又例如從打線連貫來說,像陳家駒或蘇緯達有一個上場時,他們相較於輪替掉的打
者可能打擊上較不穩定,那在其他位置上就可以尋求打擊優先。
此外,被輪替休息的先發球員也不是那場就不打了,他們還是可以在場下擔任代打或代守
的角色,因此球隊的深度並沒有因為輪替而減損,而且讓他們適當休息更能夠延續他們的
職業選手生命,也保留體力到季末,我想這並不會讓選手有什麼不尊重或從神主牌位下來
的疑慮;說了那麼多,個人提出一點關於輪替頻率的小建議,可以讓下列球員依下列的頻
率來休息:
(表格請詳見網頁)
作者: sjlee1127 2016-04-19 14:00:00
推
作者: Kobe524 2016-04-19 14:03:00
最近看下來 先發一定要稱住吃完局數 才不會讓牛棚崩盤..
作者:
kkmark ( )
2016-04-19 14:07:00先發稱完5局我覺得是基本要求
作者:
ll8833 (183)
2016-04-19 14:10:00洋投希望至少要6局
作者: dsauqt (dsauqt) 2016-04-19 14:26:00
洋投連5局都吃不完根本沒效益
作者:
yungwena (你今天銀魂了嗎?)
2016-04-19 15:16:00專業
作者:
can8393 (阿輝)
2016-04-19 16:21:00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