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揭露 : 點擊收益 NTD 20/千次
大家參考看看囉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8471
今年一開季,各隊投手就開始進入生不如死的地獄裡煎熬,由於從去年起用球的彈性系數
似乎有比過去還要大,導致各隊長打滿天飛,投手苦不堪言;到了這一季,由於四隊投手
目前為止的保送率(BB/PA)略高於去年,更讓人懷疑是不是好球帶縮小了,才導致目前各
隊投手一起大爆炸的局面。
然後爆炸之中也有分不同的爆炸當量,中信兄弟的爆炸已經到了讓人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
投手可以用的程度了。高達6.74的「平均」ERA簡直可以說是「Epic Runs Allowed」,那
麼這麼悽慘的成績,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中信兄弟整體投手弱化了呢?
若我們以TTO(Three True Outcomes)來看,也就是說只看投手的能力直接相關的保送、三
振、全壘打,撇除可能受到防守的影響來說,去年整季跟今年前19場的中信兄弟的最大差
異,是被全壘打率跟保送率變高了一點點,但是變高的幅度跟其他各隊相近,而三振率
(SO/PA)甚至也跟其他各隊一樣上升了呢!也就是說,若是只看直接與投手能力最攸關的
部分,中信兄弟的投手不太像是有變弱呢。
HR/PA BB/PA SO/PA
2015兄弟
2.52% 6.96% 14.79%
2016兄弟(前19場) 3.06% 7.77% 15.08%
那麼問題會是出在哪呢?去年整體投手表現還不錯的中信兄弟,今年突然大崩盤,會不會
問題其實是出在...被打進場的球,變得更容易形成安打了呢?一切的問題,似乎指向守
備洞開這點問題上。
去年後半加盟的蔣智賢,只佔了20%左右的三壘手出賽時間,其他時間則由陳江和、王勝
偉、黃仕豪等守備為主的人分擔,在加上許基宏;而今年才加盟的林智勝,取代的是一直
以來以防守討飯吃的陳江和。去年中信兄弟的BABIP(被打進場的球形成安打的比例)只有
相當低的.326,今年一瞬間爆增到全聯盟最高的.361。要注意的是,各隊的BABIP都有微
幅的成長,但只有中信兄弟一隊從.326一口氣跳到.361。
Lamigo雖然面臨林智勝被林承飛與余德龍取代,再加上郭嚴文傷停,不得不啟用過去非固
定先發的選手,導致Lamigo整個中線上的陣容大變動,目前數據上倒沒有明顯稱得上改善
或惡化的改變。改變最劇烈的,莫過於本來用守備組為主去站2B、3B的中信兄弟象,全面
換成了用球棒守備的林智勝、蔣智賢。
那麼如果BABIP上升的原因是把手套換成了球棒,那把手套換成球棒的差異有多大呢?以
BIP%(球有被打進場的打席佔總打席的比例)目前是74%來說,BABIP從.326上升到.361,考
慮這些受內野影響的多半是一壘安打來說,相當於讓上壘率增加.025,讓打擊率跟長打率
等幅度增加.027左右。也就是原本.293的被打擊率,大約會上升到.320附近。
這個數字,差不多就是今年Lamigo跟中信兄弟的打擊率跟上壘率的差距。但是林智勝取代
掉的是打擊能力極度悲慘的陳江和,蔣智賢取代的是程度差距較小的許基宏、黃仕豪跟王
勝偉等人的平均值,但是總的來說,這個拿手套去換打擊的作法,是讓兄弟象的打線優化
的幅度,明顯大於守備弱化的幅度。實際上在中職,由於優秀打者跟只靠手套的選手之間
的打擊能力差異實在太大了,遠遠大過守備的差異,所以這樣的作法幾乎不可能不划算。
遺憾的是,球迷們只傾向用最為簡陋的數據去檢討表現,因此得出了「投手崩盤是因為投
手教練」之類的結論,恐怕對黃欽智不太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拿手套換球棒」的策略值得嗎?其實在美國大聯盟,可就不一定是這樣
了,雖然明星打者的打擊能力要遠比守備組好太多,守備差距也很小,但是一個明星打者
跟守備組的薪水差距,足以用來補強一兩個堪用的先發投手跟一個牛棚,如果可以找到一
個上壘率不低的守備組,用手套去換球棒,反而比較會有「經濟效益」。只是在中職,由
於球員薪水普遍過低,守備組、中等投手跟明星打者的薪水差距連10倍都不到,更不用說
就算你省下錢,也很難挖角到自由球員。所以在中職,近幾年內如果自由球員規定不放寬
,那麼盡可能想辦法把打線上的大砲堆到滿大概會一直是最好的辦法。只是投手教練(註
),就要多擔待點,負責擔任被球迷狂轟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