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很多人對不選外甥感到納悶
雖然我不是超資深象迷,但也當了20年象迷。
但當時選到王拔,就有人說"至少10年內兄弟游擊不用煩惱"
王拔有年紀了,本季也因為兩次膝蓋疲勞下二軍休養了
所以選年輕游擊手我個人覺得很好,雖然沒有外甥很可惜
以下分享一個網頁文章,我們的新游擊手也是旅日的
所以在威助隊長身上的態度和不放棄的精神一定也會有的
我是球迷,能做的就是進場加油和敗荷包買商品
廢話說完 "未來我們都是總冠軍"
http://www.ssu.org.tw/news/news_content.php?nid=4580
站在爸爸的肩膀上 接下傳承的棒子
身為棒球教練之子,吳東融從一出生,空氣裡就是青草混雜著紅土的味道。7歲以前成長
在台中鄉間阿嬤家,吳東融笑著說:「只要從地上隨手拿起一根樹枝,就開始學爸爸揮棒
,自己玩一個下午也不會膩。」
耳濡目染的密集訓練,為吳東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球隊擔任開路先鋒的他,有著一雙
讓對手頭痛的快腿。青少年時期,他跟隨著擔任國家代表隊教練的父親吳偉昇一起出國爭
戰,經歷了亞洲少棒錦標賽、IBAF世界青少棒錦標賽,並曾獲得全壘打獎第二名,使父子
成為佳話。進入國立體大後,吳東融更在UBL賽事中連連奪下最佳內野手以及盜壘第三名
,進而於101年入選荷蘭哈連盃中華成棒代表隊培訓國手。
翻閱著一張張舊照片,昔日光輝歲月在眼前宛如電影般播放,吳東融笑得很靦腆,你彷彿
還可以看見他第一次揮棒童稚的模樣。不論是和球棒對比之下還嫌太小的手,還是父親從
背後握著他的手一起練習。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對吳東融來說,父親就像那座巨人的肩膀,提供了寬廣的視野,讓他在棒球
路上看得更遠。
但是,即使出生在教練家庭,吳東融仍然必須像台灣每一個擁有棒球夢的孩子一樣,不能
依賴在父母的羽翼下,進入規律而近乎全年無休的團體生活,是一名台灣野球少年必經的
考驗。
15歲遠赴東瀛 「吳東融,甘巴爹内!」
15歲,吳東融獲選進入日本近畿大學新宮高校野球部。拎著沉重的行李,來到和歌山縣,
「每天傍著綠山、面對廣闊的海洋,在沙灘上練跑時還能聞到鹹鹹的海水味,如果不用練
習,那真的是一個很悠閒的地方呀!」他笑著感嘆說。不過,日本的訓練環境並不容許絲
毫懈怠。他還記得那一天,剛從台灣收假返回日本的他,拖著疲憊的身軀,仍然依循教練
的指導,不間斷的練習,揮擊一籃又一籃的小白球,終於讓他因體力不支而倒下,緊急到
醫院吊點滴。
「我不是一個會把難過說出口的人,因為我不想讓我最珍貴的家人和朋友擔心。」儘管日
本重坂教練的訓練份量越來越重,但是,吳東融也學習到了更成熟的打擊技巧以及守備。
也就是在日本時期,他在強力投打訓練中不斷發現自己,決心棄投從打。
「正因為在陌生寂寞的環境,身邊沒有人能看見你的努力,所以更要把握學習的機會,希
望能有那麼一天,讓別人發現你的實力和特色。」兩年後,吳東融因為家庭經濟考量和日
本告別,全隊在和歌山火車站為他送行,「撒呦娜拉,甘巴爹内!」的道別聲中,他知道
自己變得茁壯了,也更明白父親當初送他赴日,吸收不同棒球文化精髓的深意。除了扎下
堅實的基礎,他更學會了日本棒球文化一絲不苟的態度。
「苦練、苦練,再苦練」 待時機奮力一擊
回到台灣,吳東融在總教練蔡明堂的賞識下,順利進入棒球名校穀保家商棒球隊,讓他有
機會留在家鄉新北市,無後顧之憂的開心打球。畢業後,更屢次帶領他參與全運會不斷成
長歷練,讓他在棒球路上更充實開闊,是他棒球生涯中最感謝的教練。離開穀保家商後,
吳東融順利考入第一志願國立體大。在台灣熟悉的棒球環境中,和從小一路共同成長的張
瑞麟等好友並肩作戰,找回了少年戰友一起拼鬥的熱血和感動,使他有了回家的踏實感,
也清楚的描繪出自己的棒球藍圖。
今年是吳東融在國立體大參與甲組成棒賽事的最後一年,並在UBL公開一級C組預賽,助國
立體大以全勝之姿拿下分組第一,身為隊長的他在壓力緊繃的賽事後,和全體隊員開心的
繞著棒球場,盡情的奔跑、互相追逐打水仗,才展現那純真的笑容。
「苦練、苦練,再苦練」,吳東融深記著父親和恩師邱士騰的叮囑。在棒球路上,始終努
力揮擊,他抱怨得不多,心事和辛苦也總忍在心裡。接下了棒球傳承的棒子,這個強打快
腿少年,沿著日本寂寞而廣闊的海洋,一路奔跑回到家鄉、海島台灣綿延不斷的海岸線,
繼續打拼。大四的吳東融,即將進入更高的棒球殿堂。對他來說,棒球就像潮汐一樣,他
必須等待浪起的最高峰,奮力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