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圖文好讀版:
http://tinyurl.com/pnm7vec
好久沒聊MD平台上的遊戲了,所以這篇來介紹一款我個人也非常喜愛的電影改編作品,
也就是「魔鬼剋星(ゴーストバスターズ,中文譯名又稱「捉鬼特攻隊」)」。這款遊戲
由「Compile」製作、另由SEGA發行於1990年6月,遊戲剛好延續了前一年的電
影熱度,所以還滿有市場效益的。遊戲跟電影一樣,會透過一堆bug連連的微科學來抓
鬼,只是劇情上與電影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但為了不讓電影愛好者失望,主角群之外的
某些知名角色依然會適時登場(例如會同時負責搗亂與支援SLIME),所以玩家還是
可以感受到電影所帶來的那股醍醐味。至於那堆錯誤百出的微科學呢?管他的!反正電影
跟遊戲就是這樣,內容越天馬行空、觀眾或玩家就越能有想像空間,這也是樂趣之所在。
遊戲有三個角色可供選擇,分別是油嘴滑舌的形式主角「PETER(Peter Venkman,
由William James "Bill" Murray飾演)」、總是會被吐槽的老實人「RAYMOND(
Raymond "Ray" Stantz,由Dan Aykroyd飾演)」,以及只會專注在興趣事物上的科學宅
男˙「EGON(Egon Spengler,由Harold Allen Ramis飾演)」。三個人的能力也略
有差異,PETER屬於平均型,無論是速度或體力都能維持一定的水準,適合剛接觸這
款遊戲的玩家來使用。RAYMOND的速度雖然慢,但體力是很大的優勢,適合步步為
營類型的謹慎玩家。EGON則是體力比較不行,但卻擁有優異的速度,適合技巧派與想
快速決勝負的玩家使用。話說回來,一旦習慣了EGON的速度,要回頭玩另外兩個角色
就會覺得滿痛苦的,EGON的速度實在太過優異,尤其是在中、後期的頭目戰,沒有他
那種速度來輔助的話,有些頭目就會打得非常痛苦。
事實上,EGON或許也是這部電影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角色也說不定,他那種悶騷、一本
正經、不擅交際,又只對某特定人事物有所反應的科學宅男性格,在當時其實是很罕見與
吃香的,反倒是PETER那種滑頭類型的角色就不是很讓人喜歡,而RAYMOND就
剛好介於兩者之間。只是令人非常遺憾的是,飾演EGON、後來甚至演而優則導的
Harold Allen Ramis在今年年初(2014年)病逝了,喜歡EGON的影迷們也就只能
在兩部老電影作品中緬懷他。什麼?你問我不有第四個人?為什麼少了一個?其實在電影
裡中途加入的「WINSTON(Winston Zeddemore,由Ernie Hudson飾演)」本來就
很影薄,第二集甚至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當時的電影家用版本甚至把他的畫面給切了!
),所以遊戲沒有把他列進來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再說,能力配置上剛好就那三種屬性
,如果多一個人進來,能力上就可能會跟其他人重複,到頭來他又可能是那個會被忽略掉
的角色,畢竟前面那三個無論是曝光度、台詞數或周邊效益都比他大咖也有經濟價值多了
。
遊戲的操作方式如下:A是炸彈、B是跳躍、C是攻擊,START鍵可以進入武器與道
具選單,如果覺得操作不是很順手,也可以利用OPTION MODE內的設定來變更
,遊戲提供三種操作排序,基本上應該足夠滿足玩家的需求。角色的動作方面,玩家可以
朝前、後、上及兩個斜角共五個方向做攻擊,武器擊發的狀態下並不會產生硬直,所以打
帶跑或跳躍狀態下微調攻擊位置之類的戰術都是可行的。不過遊戲還是有硬直的設定在,
當玩家遭受到攻擊後會有一秒左右的彈開硬直,其實還滿麻煩的,要不是無敵緩衝時間大
概快兩秒,而且這個遊戲又沒有即死地形的設定,不然玩家一定會被這個彈開硬直給氣得
牙癢癢的。不信?只要想像一下不小心掉入敵陣堆然後被左右彈來彈去彈到死的情況或許
就會懂了(囧)。
操作另外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賦予角色匍匐前進的性能,這個動作同時也能包含
攻擊跟同方向後退等特性,是非常實用的性能。除了可以用來克服狹窄場地或閃避由空中
襲來的敵人外,某些頭目戰也可以利用這個動作來製造反擊機會,所以玩家一定要快速掌
握住這個動作的特性;比起武器,這個匍匐前進的動作其實更需要被重視才對。角色間除
了速度上有若干差異外,其他像是跳躍高度、攻擊距離或損傷判定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個
人非常推薦EGON,他才是這個遊戲最完整的攻略用角色,其他兩個人都只是用來熟悉
遊戲的配角而已。但如果你堅持要玩另外兩個角色的話,那就最好先不要使用EGON,
不然真的會很不習慣。此外,角色的動作設計其實也滿細膩的,雖然沒有辦法完整重現角
色現實生活中的面貌,但Q版造型下的每個角色其實也都很有其特色。無論是閒置時的警
戒狀態、被敵人攻擊時、被桌巾包住時、遭到火燙傷、在水中移動、在寒冷低溫下呼出白
煙、被打倒時的捆繃帶樣貌或擊倒頭目時的勝利動作等,都看得出製作小組的用心,我覺
得這也算是本遊戲一個很大的亮點,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在攻略遊戲時多觀察一下,滿有趣
的。
對了,遊戲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系統,就是重現了電影中捕獲鬼魂的橋段。玩家在打倒頭目
時,可以跟電影中的情節一樣,利用「質子包(Proton Pack)」跟捕獲裝置將鬼魂抓下
來。操作的方式也很簡單,先利用攻擊鍵朝鬼魂發動質子光束,然後慢慢把鬼魂拉向捕獲
裝置的上方,接著按住攻擊鍵可以將鬼魂慢慢拉下來(如果鬼魂出現掙脫的跡象,也可以
適時按住攻擊鍵來穩住鬼魂),只要鬼魂接近捕獲裝置的涵蓋範圍,捕獲裝置就會自動打
開並將鬼魂抓起來。當然,鬼魂也有可能會攻擊我方或選擇逃跑,所以進入捕獲階段後一
定要把握住時間,千萬別讓鬼魂給溜了,鬼魂如果太靠近畫面外就很有可能會逃跑,這個
時候一定得快得發動質子光束將鬼魂拉回來才行,但玩家也得留意一下光束的持續時間,
以免被鬼魂趁隙溜走。捕獲鬼魂後可以得到額外的獎金(每隻1000),不過沒抓到也
無所謂,並不會影響遊戲的進行就是了。附帶一提,遊戲中只有兩個頭目角色不能捕獲,
一個是最終頭目、另一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巨型兵器:「棉花軟糖人(Stay Puft
Marshmallow Man,別再叫他「米其林寶寶了」)」。
快速說明一下道具與武器的功能。首先是道具的部分,遊戲中除了路上可以回復體力跟能
量的道具以及1UP之外,就只剩下四種道具可以在商店中取得。第一種是玩家一開始在
身上就具有的「炸彈(BOMB)」,炸彈的效果可以確實清除畫面上所有敵人跟子彈,
但都僅限於最低限度的狀態,也就是說只要是耐久力稍微高一點的敵人或較大型的攻擊方
式就無法利用炸彈清除,所以炸彈的實用性自然就被大打折扣。不過因為炸彈的價格低廉
、又能大量儲存,所以還是很有購入價值,遇上小型雜魚亂入的話還是派得上用場。「夜
視裝置(INFRARED SCOPE)」只會在第三關(WOODY HOUSE)
用得到,使用後可以讓無法辨識的地帶一目了然,但效果會有時間限制,以我的攻略過程
來計算,完整闖過一次WOODY HOUSE至少需要三個,所以除了一開始就具備的
兩個外,玩家大概就只要再買兩、三個就夠了(夜視裝置跟炸彈的預設數量並不會因為難
度不同而有所增減)。當玩家加入中頭目或大頭目戰的狀態下,夜視裝置的效果會強制延
伸,沒使用的話也會強制讓玩家的視野恢復正常。而打倒頭目後,夜視裝置的效果跟體力
與能源一樣都能獲得少許補充,所以發現夜視裝置快沒力時先別急著換,撐到頭目戰之後
自然又能用上好一陣子了。
因為道具店的老闆是個華人,所以遊戲中也有出現兩種跟華人有關的物品。一種是「北京
烤鴨(PEKING DUCK)」,使用後可以完全回復體力,不過一次只能購入一份
,而且道具欄中如果還保留著這項道具的話,商店也會出現SOLD OUT的狀態,所
以等於強迫玩家只能在身上保留一份,萬一路上吃掉了就只好辛苦一點再回去商店補充。
而「餃子(GYOZA)」同樣是可以完全回復體力的道具,價格也比北京烤鴨便宜一半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只有在體力出現耗損的情況下才能購買,體力全滿的狀態下則只會
出現SOLD OUT的狀態。另外,這項道具無法保留在道具欄中,購入後會同時被使
用,進入關卡後就會發現體力已經完全回復,所以比較適合在非危急狀態下回頭購買的東
西,危急狀態時還是仰賴身上的北京烤鴨吧。另外,遊戲中的SLIME會提供體力或能
源的回復道具,但必須將他擊倒後才會出現,道具的種類會依照玩家體力與能源的狀態去
判斷,哪一邊比較少就會比較容易出現哪一種。附帶一提,碰到SLIME一樣會造成損
傷,但SLIME是不會主動攻擊玩家的。如果不攻擊他而讓他飛過去的話,換個畫面再
回來又能再看到他,所以發現SLIME時不用急,看準時機再出手即可,反正只要不打
倒他就會一直出現。
武器商店共有八種商品。首先是價格低廉又實用的「能源補充器(ENERGY REG
ENERATION)」,跟前面的餃子一樣只有在能源出現消耗的情況下才能被購買,
也一樣是購買後會強制被使用,使用後可以讓能量完全回復,是非常值得常態購買的道具
之一。「能源擴充槽(ENERGY TANK)」可以確實增加能源計量表的最大值,
讓玩家使用特殊武器的時間能有效延長。不過這項道具每購買過一次,價格就會直接翻倍
(500→1000→2000),所以也不是可以讓玩家輕鬆買下去就是了,我個人覺
得買到4000就很夠用了,不見得一定得擴充到滿才行。
接著是四種特殊武器,首先是「泡泡槍(BUBBLE PROJECTILE)」,這
種一種能源耗損低、軌道特別、判定也比一般子彈大的武器,除了可以確實傷害到敵人外
,還能使弱小或移動軌跡很麻煩的敵人直接被泡泡包覆後強制驅離,是非常實用的武器。
能源計量表夠長的話可以考慮替代一般武器來使用,計量表殆盡下的威力與攻擊距離雖然
都有其限制,但一樣很適合用來作戰,建議玩家可以先行購買。「相位砲(PHASER
SHELL)」是遊戲中威力最強大的武器,而且具有貫通、寬判定與連續損傷的效果
,可惜發動速度慢、發射軌跡也太過於線性,對於動作較敏捷的敵方角色可以說毫無威脅
可言,所以比較適合用來對付不會大幅移動的頭目,只要能掌握住這項武器的發動節奏,
某些頭目的攻略時間將能有效縮短許多。
「散彈槍(3─WAY SHOT)」可以說是一般武器的強化版本,攻擊點不但可以同
時針對三個方向,連射效果也比一般武器優秀,實用性極高。雖然威力上並沒有特別強化
,但三個方向的判定其實也可以有效增加對敵命中率,對於弱點不容易掌握的敵人可以發
揮不錯的制敵力,如果再搭配連發效果的話就會更有其殺傷力,跟泡泡槍一樣都是非常值
得先行購入的武器,倘若能源計量表撐得住,也可以考慮替代一般武器成為主攻的方式。
「爆裂砲(EXPLOSIVES)」可以說是炸彈的武器版本,射出的母彈在飛行一小
距離後就會釋放出全方位的小子彈來攻擊敵人,對於弱小敵人有一擊必殺的效果,但對於
耐久力較高或弱點不容易掌握的敵人就顯得沒什麼用,而且價格也不便宜(10000)
,實在沒必要浪費錢去買這種東西。不過能源耗盡的狀態下,這把武器如果搭配連發就會
變得有點像火炎放射器的效果,雖然威力普通,而且攻擊距離很短,但用來開路或對付很
會亂跑的敵人還滿好用的。
最後兩種是防禦性武裝。首先是「基本型防護裝置(SPECIAL SUIT)」,除
了可以有效防禦最低限度子彈的攻擊外,也能減少被敵方撞擊後的損傷(50%),而且
能源耗損慢,對於像EGON那種體力較劣勢的角色來說,這種防護裝置或許是個不錯的
選擇。但這裡還是要體醒大家,它只能防禦最低限度的子彈攻擊,對於冰刺、火柱、撞擊
或損傷地帶都還是會減少體力,使用時依然得多留神一點才行。「完全型防護裝置(BA
RRIER)」可以完全抵擋住任何種類的攻擊,可以說是遊戲合法的作弊道具。但因為
能源耗損快、而且價格又天殺地貴(35000),所以也沒什麼機會用得上就是了。玩
家如果照正常程序賺錢,那最快也只會在第五關(CASTLE)之後才有機會湊齊錢並
買到這項道具,如果想在遊戲初期就擁有它,可以考慮在第一關(HOME SWEET
HOME)利用第一個寶箱賺錢(取得錢袋後跳下去出去再回來,最快每10秒就能拿
到一次300,但寶箱不見得每次都會出現錢袋就是了),或是利用第二關(APART
MENT)水池中那個價值80又會無限再生的怪物來賺錢,方法其實都很簡單,就看玩
家願不願意為了這個道具去花時間。我個人比較建議破關一輪之後再去買這個道具比較好
,不然一定會破壞遊戲的樂趣與平衡。
遊戲一開始有四個關卡可供玩家選擇,四個關卡都突破後才能進入地圖最上端的第五關,
第五關突破之後也才會引發最後一關的劇情。剛開始的四個關卡中,難度最低的基本上還
是形式上的第一關(HOME SWEET HOME)。這裡的地圖小、也無需使用夜
視裝置,而且也沒有危險的損傷地形擋路(只有兩、三排設計得很多餘的針刺區塊而已)
,整體來說其實還滿輕鬆的,單就熟悉遊戲這一點來看的話,建議玩家還是先從這裡開始
比較好,等習慣遊戲的步調後,則可以考慮先攻略需要夜視裝置的WOODY HOUS
E,接著再挑戰另外兩個區域。其實初始的四個關卡攻略難度大同小異就是了,差別大概
就只有在地圖的寬廣度與各個頭目戰的難度上,玩家也可以照個獎金的數目慢慢往上走,
反正這四個關卡都還是得走過一輪才有辦法繼續往下玩。
這款遊戲的難度差異我覺得還滿有感的。EASY的狀態下,玩家一開始就能擁有500
0的經費預算來買東西、子彈連射效率提升,而且敵人的耐久力會減半、攻擊頻率也會降
低許多,路上寶箱出現錢袋的機率提高,就連捕獲階段下的鬼魂也比較容易抓(不太會攻
擊我方,滯留時間也比較長),玩起來真的很簡單。可是HARD模式下就有點像是另外
一款遊戲了,玩家不但沒有經費跟攻擊上的優惠,就連一開始道具欄本來應該擁有的北京
烤鴨也被取消掉了,敵方某些雜魚跟所有頭目的攻擊頻率以及耐久力皆有所提升,捕獲階
段的鬼魂很容易突然就逃跑,如果再加上使用EGON來進行遊戲的話,整個遊戲的難度
就會達到最高峰,光是HOME SWEET HOME的頭目戰就會打得很慘烈,更別
提後面那堆妖魔鬼怪了。大家光看文字說明可能會有點懵懵懂懂,最簡單又快速的方法就
是去比較一下在HOME SWEET HOME一開始的敵方狀態就知道了,兩個難度
真的差很多。不過這款遊戲就是要以HARD模式跟EGON兩個基本原則來進行才對,
這樣才能確實體驗到這砍遊戲的樂趣,跟我一樣有自虐屬性或對自我技術有些許自信的玩
家不妨試試看。
最後隨便聊一下這部電影作品的一些同名遊戲好了。其實早在NES時代。跟電影同名的
改編遊戲就有出現過,但耐玩性異常地差,讓人完全感受不到捉鬼時緊湊感或遊戲所具備
的娛樂效果,所以就沒什麼人在關注這款作品。離奇的是,’當時遊戲還有推出續作,而
且還是根據第二部電影的劇情所改編,可惜遊戲性依然乏善可陳,而且兩款作品都犯了同
一個錯誤:就是惱人的操作與流暢性,導致這部電影的周邊效益並沒有因為NES這個當
時的最大家用平台而有所延伸,直到MD平台的時代才讓這款作品有了不一樣的風貌(S
MS平台上那款作品基本上只是NES的移植版本而已)。PS2之後的次世代也曾推出
一款同名作品,遊戲重現了電影中捉鬼的要素與某些名場景,表現其實不俗,該作品甚至
還以強化的姿態在PS3等平台上復活過,可惜因為電影的熱度早就在十餘年前就燃燒殆
盡了,所以遊戲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注目。至於後來的手機平台遊戲就更讓人無言了,基本
上就只是一堆有皮無骨的庸作罷了。話說回來,至少在次世代作品登場之前,MD平台上
這款遊戲絕對可以用「極其優秀」四個字來形容,同時也是當年MD平台上一款不可多得
的經典作品,有空的話玩玩看吧,滿不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