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楽坂週記》史上最莫名其妙的遊戲盒繪設計與「班究琴大叔」之謎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252001
提到「射擊遊戲的包裝封面插畫」,你的腦中會首先浮起什麼樣的畫面呢?是帥氣的宇宙
戰鬥機?靈活的小蜜蜂?還是《星戰火狐》的帥氣狐狸隊長?
1991年,一款移植自X68000(SHARP在1987-1993年間於日本推出的個人電腦平台系列),
由KEMCO在超任上發售的橫捲軸射擊遊戲《超鬥戰機》(Phalanx)上市了。這款並未有大
型電玩原作的射擊遊戲,雖然製作頗為用心,但相較於當時其他大作遊戲,並不是特別起
眼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OqUwbQTkA
儘管如此,在當時已經是電視遊樂器重要市場的美國,《超鬥戰機》也按照慣例於一年後
的1992年推出了SNES(美規超任)版本。儘管《超鬥戰機》算得上是一部用心製作的遊戲
,但在美國,它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內一直為玩家所議論著
。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7/11/13/phpZxjMfS.jpg
日版的《超鬥戰機》遊戲封面,是精心繪製的主角戰機圖像,雖然精緻,但與前後出現過
的數百款射擊遊戲相較之下,也並不能說有太多特出之處;然而,SNES版《超鬥戰機》的
包裝盒繪,卻出現了一位蓄著大鬍子、穿著吊帶褲,手持一把班究琴坐在木椅上的老人。
考慮到這是一款以宇宙為背景的射擊遊戲,這實在是太莫名其妙了:
http://img.ltn.com.tw/Upload/talk/page/800/2017/11/13/phpdK1P2g.jpg
由於這位彈琴老人與遊戲內容實在是毫無關聯,《超鬥戰機》美國版的包裝盒繪,也就成
了玩家與遊戲評論者們多年來訕笑的對象,甚至還被視為爛遊戲包裝設計的代表之作,結
果遊戲本身好不好玩,反而少有人去注意。至於為何《超鬥戰機》美國版的包裝會如此設
計、理由為何,長久以來也被當成一個遊戲史上的不解之謎。
直到最近,國外遊戲評論網站「Destructoid.com」的作者Kevin Mersereau才發現了某些
蛛絲馬跡,解開了這個「史上最糟的遊戲包裝設計」之謎,並將求證的過程寫成〈
Discovering the mystery behind the Phalanx cover art〉一文。
Kevin Mersereau在一本舊遊戲雜誌中,發現當年專訪《超鬥戰機》美國代理商負責人
Matt Guss的內容,而這篇專訪中便提及了這位班究琴大叔;但Kevin Mersereau不僅止以
翻閱舊資料而滿足,他設法找到了當年接受專訪的Matt Guss本人,直接向他求證有關這
款遊戲包裝設計的真相。
那麼,為何一款以宇宙為背景的科幻射擊遊戲,會用一個悠閒彈著班究琴的大叔當封面主
視覺元素呢?
Matt Guss所說的理由,其實非常平淡且直接:
我們的工作包括為四十款以上的KEMCO作品設計包裝及行銷。老實說,KEMCO
的作品雖有傑作,但也有不那麼好賣的作品,因此若想把這些遊戲好好賣出
去的話,必須讓它們在電玩零售店內顯得搶眼。
另外,當時的遊戲無論是類型或畫面表現,大多都非常相似。因此我們想讓
遊戲包裝盡可能地更讓人印象深刻。讓潛在的顧客覺得「這是三小東西?」
,刺激他們想確認真正內容的欲求,來引導他們購買這款遊戲。
由於實在是太令人印象深刻了,結果二十多年來,(美國)玩家們還真的忘不了這款遊戲
。 那麼,這位神秘的鬍子大叔究竟是何方神聖呢?Kevin Mersereau意外輕易地就查出了
這個歐美懷舊遊戲圈多年來毫無頭緒的神秘人物的真面目。這位「班究琴大叔」名為
Bertil Valley,不但義務扮演聖誕老人資歷長達25年以上,更是一家建設公司的老闆,
完全是一位正經社會人。可惜的是,這位25年來令玩家們印象深刻、議論紛紛的不知名「
班究琴大叔」,也已經在2004年成了故人。
《超鬥戰機》美國版的遊戲封面,經常被提出作為「史上最糟的遊戲包裝設計」的案例。
不過,在事隔四分之一世紀之後,這款遊戲依然能被人記得,或許也說明了Matt Guss當
年採取的另類行銷策略,某種意義上算是大獲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