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十二】牛津-博德利圖書館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4-12-26 10:19:58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27056
(造訪時間:2023年)
在英國的第四第五天,目標是「牛津」、「劍橋」這對以學院群為主幹的競爭兄弟。
前者起始的時年相當早,約莫在十一世紀,後者則為略晚的十三世紀,因與「牛津」鎮民
衝突漸劇,讓部分學者轉移至「劍橋」開枝散葉。起初授課內容僅是淵源於宗教的經院哲
學,隨著時代演進,才多了理學、醫學,而後百花齊放。
由於性質類似,很多旅遊團會只選一個去,以撐篙聞名的後者通常會勝出,不然就是
兩城各挑個學院,都以半天解決,而我既是自由行,當然不能這樣敷衍囉。即便如此,要
訂在哪天卻滿難敲定,因為熱門的場所需要預約,開訂的日期又很晚,而越晚敲定,火車
票就越貴。為避免訂了火車,必去場所卻公告當天關閉的窘況,只能用近乎原價的金額買
了。
清早從「帕丁頓車站」搭到「牛津」,車站外是被各式餐廳點綴的商街,依循地圖朝
東走著,建築色彩漸漸收束為單純石色的典雅,山形簷線也與拱狀窗列相攜起伏。先遇見
的是「貝里歐學院」(Balliol College),它雖非觀光熱點,卻是學院群中排名前三的
古老。再過去接棒的「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年歲亦緊追在後,外探窗台妝
點的大門令我多瞄了幾眼。不禁查了相關校友,沒想到竟有《魔戒》作者「托爾金」、寫
了《黃金羅盤》的「菲力普·普曼」,他們的筆下奇幻曾賦予我寫作的養分,原來根源的
苗圃是在這兒啊。
學院的邊角延伸為科學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儀器包攬不同年代與面向,從研究廣袤宇
宙的星盤、望遠鏡,至微觀世界的顯微鏡,也擁有早年的手稿跟印刷品。相比稍北那座「
Ashmolean Museum」儘管有些迷你,名聲亦不響亮,脈絡上實為後者的前身,是因展物太
多才分了家,專精於科學。但這類展物對我的吸引力一向不大,相較起來,藏於內院的門
面還更勾留腳步,科林斯併柱支起弧簷再轉山簷,之間浮刻綴邊豐沛,很容易誤以為是教
堂。
學院的隔壁是「Sheldonian Theater」,弧狀外觀令它在街邊顯得吸睛,外籬柱頭還
飾了或許是名稱來由的大鬍子胸像,我望向屋頂的戴冠小塔,本以為它就是個圓形劇場,
繞到後頭才發現是D形,另端從曲面截出稜角,主壁線條在縱橫交劃間化為山牆。
由於時間尚早,一路走來街上都沒啥行人,這裡倒奇,一堆學生聚在門前廣場,不曉
得在等什麼活動。資料上說,早年「牛津大學」畢業典禮都辦在附近的「聖母瑪利亞大學
教堂」,典禮後的喧囂跟教堂不太合拍,才有了此樓的砌建。然雖以劇院之名蓋起,活動
卻以音樂會和講座為多,該不會是將有難得表演上場,才招來他們先行卡位?
在瞎猜中續往旁走,隔壁的工整山簷樓閣是「克拉倫登樓」(Clarendon Building)
,為大學出版社所在。原本出版社窩居於劇院地下室,若上頭有活動就得停工,避免聲響
干擾,因不想過得委屈,便索性找來金援蓋棟專屬地盤。但它現在好像也只是隸屬於圖書
館的辦公大樓了,出版社則不曉得又被趕去哪。
依循事先的標註再朝東邊小巷拐,我找到被戲稱為「牛津嘆息橋」的「赫特福德橋」
(Hertford Bridge),雖僅用來連結同名學院的行政大樓及學生宿舍,主事者頗用心,
橋廊拱窗接連,中段稜線挑升,就這麼在巷弄間營造了一隅景致。這造型其實與僅開了些
許窗花的「威尼斯嘆息橋」完全兩樣,反倒類似「里阿爾托橋」,身價哄抬的意圖不言而
喻。多數觀光客應該不會察覺差別吧,對他們而言,只要是略帶弧線的小空橋就是嘆息橋

逛過這一線,接續便是早上的主戲「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從「克
拉倫登樓」那往南穿進拱門,會來到它的中庭,被樓閣環擁。這之中最顯眼的當屬東側的
「五階塔」(Tower of the Five Orders),它不僅在上段有多變的稜線、人像飾綴的龕
室,還在每層附加不同式樣的壁柱。底層是最樸素的「托斯卡納」、往上為增添溝槽的「
多立克」,接續以「愛奧尼克」、「科林斯」堆疊,然後將這兩者的特色渦卷與繁葉結合
,搭襯塔頂的華美。
與其相對的是主館門面,或許是為避免過多陽光損傷書籍,僅在正中開了一處大弧窗
,壁面採「垂直式哥德」,以纖瘦長框縱劃。不由得隨此線條仰望至頂部炬塔,感受其歷
史。最初,它僅是棟「神學院」(Divinity School),十五世紀在「亨利五世」弟弟「
Duke Humfrey」大手筆的捐贈後,才有了二樓的圖書館,雖曾因宗教改革的那段紛擾被荒
棄,於外交官「Thomas Bodley」的資金挹注下,又獲得了新生,現今藏書量僅次於「大
英圖書館」。很直覺以為門口雕像是這兩位之一,怎料標註的名諱卻不是,查了一下,這
位「William Herbert」是第三代的「Pembroke」伯爵,在擔任「牛津」校長時,捐了不
少珍貴手稿。
由於歷史悠久,幾個主要廳間不乏別緻妝點,圖書館提供了不同時長的導覽。最短的
十五分鐘,能參觀有瑰麗天篷的「神學院」,若想一探古老的「Duke Humfrey's
medieval library」,就得報名三十分鐘的,而六十分鐘的會加碼「Convocation House
」、「Chancellor's Court」,一路讀下來很令我選擇困難。
猶豫許久,最後決定放棄六十分鐘的,因為時段太尷尬了,會影響我中午優先級更高
的安排,只能催眠自己,用於集會的「Convocation House」跟「Divinity School」風格
近似,仲裁學校與鎮民糾紛的法庭「Chancellor's Court」偏重歷史意義,以三十分鐘見
證過重點兩間便好。
即便如此,時間較長的導覽名額可是限量的,且取消的機率頗高,得等到約莫一個月
前,官網開放預約才會揭曉,也就是因為它,害我火車票遲遲不敢下訂,好險最後我想要
的那天沒被哪個單位包走。
三十分鐘的導覽十點開始,見還有些時間,我又拐往南,因為這兒有館區的另個亮點
「Radcliffe Camera」。這名稱初看令人問號滿滿,其實Camera在拉丁文裡意指「房間」
,前頭冠上的則是贊助者。循步道穿去,身為分館的它因遠離主街,顯得僻靜,造型也典
雅,沒什麼繁複刻綴,僅是山簷、拱窗、科林斯柱的交疊拼組,戴覆的拱冠亦不花俏,卻
莫名引人佇望。或許是比例拿捏得巧妙吧,也或許是因周遭皆為哥德風格的校舍,線條或
剛冷或銳尖,以弧圓身姿屹立的它便自然跳脫。
我在環行中端賞著,其間不免奢望能找到窗口門隙朝內窺視,畢竟從網路圖看,館內
也有風景,哪知為給予學生清靜環境閱讀,各處都封得嚴實。要一窺究竟可能真的得跟導
覽吧,只是這導覽僅出現在周末,且是九十分鐘,我連六十分的都放棄了,哪可能去肖想
這個。只能多欣賞外觀了,順道也瞥看著周邊,除了學院,分館南面另有「聖母瑪麗亞大
學教堂」,被我排在黃昏才會入內的它雖不算特別高偉,指天鐘塔仍顯著氣勢,在林院綠
意襯托下,很誘人提早進去探看。
壓抑著好奇,我返回主館報到,導覽的第一站是位處一樓的「神學院」,它在過去標
榜是與法學、醫學齊名的三大學科,傳授、討論、考試都在這兒,據說為節約紙張,考試
都要上台與教授辯證,還得接受同學的詰問。
猜想是為應和其屬性,大廳也以教堂風格雕琢,將天篷拱肋以扇形交拼,相當絢麗。
這類型的設計我已於「巴斯修道院」見識過了,這兒的又有些不同,它扇骨的匯集點並非
在壁柱,而是往肋的中段推移,形成增添視覺變化的垂綴。因此與壁面綻露的角狀縫隙,
則以窗花般的結構填補,頗具巧思。但望著望著,也不禁讓我思索起力學,不曉得這些扇
骨是真有隱式的分擔,還是徒具裝飾。
本以為在這樣的環境,導覽會偏嚴肅,哪知負責的女生在講解之餘,還不時以誇張動
作製造笑點,搭配她的微胖身形,氣氛輕易轉為歡樂。起初我是常把講解當背景音,專心
盯看雕琢,從大幅鏤窗望至有複雜機關鎖的大箱,又由主牆以持書連結教育的聖母像,瞥
至側門,想像曾與外頭劇場續接的典禮。在她的點指下,才聚焦在頂頭的骨肋交會。那兒
有的凝為繁纏花藝,有的是記印贊助者的字母徽章,有的甚至化形為小人,表情衣袍具體
而微。自然她也不會忘了與《哈利波特》的關聯,這間大廳可是電影裡「霍格華茲」的醫
院呢,在佈景改換後,還充當「麥教授」教學生跳舞的房間。
主牆的門通往「Convocation House」和「Chancellor's Court」,與我無緣,接續
被帶往的,是樓上的「Duke Humfrey’s Library」,即圖書館最初始的部分。儘管已非
原本構體,很多書籍也在「宗教改革」期間被沒收,當隨階盤轉穿入,所見仍因著歲月,
泛著迷人的古樸色調。木作桁架自帶質感,沉暗卻將空間浸潤著舒服的木頭香氣,在吸吐
間抬頭望去,一道道橫樑有攀纏花藤勾繞人像,撐托的天花板則嵌滿鑲板,繪著以花串綴
飾的圖書館徽印。
隨著解說往旁望,兩層樓高的牆面全是書殼泛黃的厚重書籍,在活字印刷發明前,製
書只能用手工抄寫或昂貴的雕版印刷,從最初的二十本、「Duke Humfrey」兩百餘本的慷
慨捐贈,難以想像得要多少人的心血才能積纂成目前的模樣。也難怪這些書都只能現場閱
讀不許外借,且用鏈條栓在架上,以防心血被盜。
根據平面圖,主館的結構是H形,而我們先望見的這端是稍晚擴建的「Arts End」,
由牆側的大拱窗窗櫺比對,應該就是主門面上頭,至於較古的「中世紀區」則在中央的垂
直廳廊,導覽人員故意吊著胃口,待講解到段落,才像獻寶一般將我們帶去。而果真,那
兒的景致更加引人,頭頂雖仍是鑲板接連,牆上又多了以雕像引領的人物畫像,書櫃則改
換了排列,在縱橫間隔出一個個閱覽區。可惜導覽員沒讓我們進去看的意思,入口也架了
門柵,由面貌陰森的老管理員駐守。
忍不住觀察管理員,結果他就是一直發著呆,盯向大拱窗投入的光影,對我們這些外
來者未曾給予過目光。猜想這就是在此工作的必備,得無感於乏人問津的無聊,很適合我
家那奇葩老爸。挪移著腳步努力朝深處窺視,並自己拓延想像,最後我隨導覽人員的比指
,望向「Arts End」的一隅,聽她活靈活現描述哈利波特跟妙麗溜進來查禁忌藏書的片段
,然後在書架前添上兩張嚴肅卻稚嫩的臉龐。
莞爾之餘也不禁感慨,畢竟在未來,這樣的圖書館可能真只能成為懷古甚或奇幻故事
的背景了,現今影音當道,還求簡求快,細火慢燉的電影都開始流失群眾,又有多少人會
想花個數天數週,好好閱讀書籍呢?而於文字上的修行,也將無人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