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英國【四一】漢普頓宮-威廉二世廳間

作者: polesirius (ff)   2025-02-12 11:47:50
圖文網誌版: https://sirius99.com/?p=28824
(造訪時間:2023年)
從「喬治二世」夫婦活動的廳間走了下來,入眼的是被樓閣環圍的「噴泉中庭」,雖
只見小小泉線,紅紫花圃的簇擁、周邊窗拱的格式變換,都讓它成了值得佇望的風景,若
仔細瞧,尚能發現拱間鑲嵌的人頭每個都不同。從資料看,這是「Christopher Wren」的
手筆,他設計了新古典主義的「聖保羅教堂」,又以眼前中庭為核心,為「漢普頓宮」營
造一區巴洛克風格的居殿,顯見其才華。
拐了個彎,先前區間有「王后階梯」作起始,相呼應地,這兒也有「國王階梯」將時
光倒返至「斯圖亞特王朝」,通往「Christopher Wren」為「威廉三世」打造的各廳室。
此階顯然規格更高,底層先以素色盔甲武器作墊飾,上段便轉為立體技法彩繪,敞廊
高高砌起,引入雲靄間的天界。這出自義大利名家「Antonio Verrio」的作品人物眾多,
除了右側的信使、左側的太陽神與農神,那些隨雲盤昇的都很考驗對神話的熟稔。這也讓
辨識主角成了難事,國王想將自己代入的,會是天頂中央坐在桌邊的宙斯嗎?
好在後來買的解說書給了答案,原來主角是中段的亞歷山大和凱薩領首的十二位羅馬
皇帝,他們正爭奪能參與天界盛宴的席次。而「威廉三世」自比的是前者,身為新教徒的
他因「光榮革命」上位,取代了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因此凱薩那群意喻的,就
是當時的守舊勢力了。
望著空間營造的睥睨氣度、人物各自的神情姿態,許久我才拉著自己離開那旋流幻彩
,朝其餘的國王廳間推進。如同王后廳間,在起始把守的也是「守衛廳」,不過相對那邊
的樸素,這兒添了木色壁板,以繁多槍械劍匕拼組成圖騰,如箭羽,似圓盾,也像日輪。
往內拐,是國王亮相的「Presence Chamber」,能見暗紅華蓋下的王座、與其相對的
「威廉三世」騎馬像。先前望過的壁毯皆用大幅面展現氣勢,在這掛懸的不太一樣,它們
以條帶框格切分,裝飾元素也獵奇。好奇查了資料,是七件套殘存的兩件,左側描繪「海
克力斯的勝利」,小框格內很明顯是其搏殺事蹟。右側比較難猜,主角所在的葡萄亭外,
各種荒淫舞樂,結果居然也是種「酒神的勝利」啊。
對比王后廳間,接續的該是對外餐廳,沒想到空盪盪地,不僅沒誇耀式的佈置,連餐
桌也無。書上給出的解釋是,「威廉三世」出身荷蘭,那兒不時興吃給人看的風氣,所以
其實偏虛設,若有需要,才會送來桌椅作妝點。因此,壁毯是這唯一的亮點了,為「
Raphael Cartoons」壁毯再製的另兩幅。其一描繪保羅將異教巫師暫時變瞎,進而讓當地
執政官改信。隔鄰為耶穌復生後與彼得的重逢,能見隨之而來的漁獲滿滿。後者比較奇怪
,有明顯的接拼痕跡,先前交託鑰匙那幅也於中央多了樹幹,不知是否曾為屈就廳房而被
切開。
值得一提的是,國王廳間同樣有兩列,目前逛看的面對外花園,裡側朝「噴泉中庭」
的,被打造為「Cartoon Gallery」。最初拉斐爾的圖稿就是在那展示,之後交棒給再製
的壁毯,會被打散,是因二十世紀發生了一場大火,所以目前在那的,變成是另批從牛津
借來的複製畫。從佈局圖看,若稍早從「Communication Gallery」過來,便能接往「
Cartoon Gallery」,但餐廳跟畫廊之間的門雖開著,卻拉了紅龍,意謂那分歧時空的我
額頭會冒出三條黑線,到底是為何不給連通呢?強迫照順序走?
續往前,「都鐸」時期的「Privy Chamber」再一次功能被轉換,成了「Audience
Chamber」,有王座和大紅華蓋彰顯其接見功能。裝潢模式跟亮相那間挺雷同,兩側壁毯
掛懸,中央壁爐之上木製框板延伸,花串、果葉雕得細緻。框中為曾短暫成為波希米亞王
后的「伊莉莎白·斯圖亞特」,「詹姆士一世」的長女,挑上這幅,據說是「威廉三世」
想藉這樣的母系血緣,證明自己承接「斯圖亞特王朝」的正統。
稍早在「亨利八世」大廳見過關於亞伯拉罕的六幅掛毯,這兒有另外兩幅,左邊織的
是妻子因貌美被法老擄去,經上帝出手懲治,帶著一堆賠罪珠寶被歸還。右邊構圖偏向連
環畫,能見上帝化身成三男子作試探,因亞伯拉罕殷勤接待,被許諾會老來得子,即後來
被獻祭的以撒。
隔鄰的客廳風格也挺雷同,僅把配置作了調換,壁爐移至側邊,精雕框邊內嵌入「查
理一世」的肖像,然後將兩幅壁毯往右依次展列。照理,客廳應有些炫眼的傢俱彰顯身分
,這裡卻僅意思意思擺了些紅布凳椅,於是較值得盯瞧的便是壁毯。其主題亦來自「
Raphael Cartoons」,一幅描繪聖史蒂芬被愚民亂石擲死的殉道,而保羅是當時的見證者
。另幅則是常見款,軍裝的保羅看見基督顯靈,驚慌摔至馬下,自此改信。比較特別的是
,這兩幅的畫稿很久前就丟失了,不曉得是用了怎樣的手法作復現。
相對客廳,起床儀式的場地「State Bedchamber」就華麗多了,一如王后廳間那邊,
牆頂纏藤框邊之上,又添繪了繁複的天篷畫。看了看這幅,頓時覺得先前那「曙光女神的
誘惑」或許只是後人的穿鑿附會,畢竟這邊是月神滿懷愛意盯望熟睡中的戀人「Endymion
」,若撇開故事內容,構圖跟角色其實有著呼應。
而此房的國王華床沒有缺席,能見羽毛作飾的大紅帳,但也因它的遮擋,讓觀賞壁毯
在這暗室變得艱難。努力喬出角度拍下,與資料比對,原來左邊也是「Raphael Cartoons
」的一員,為保羅在雅典的傳教。直覺地,右邊該是同系列,哪知竟混搭了亞伯拉罕那套
,說的是妻子去世後,他在迦南買了山洞當墓穴,而墓外的土地,便成為以色列繁衍的初
始。算了算,這邊三幅,大廳六幅,輪休的應是以撒的出生跟成長。
隔壁很合理是真正睡覺的寢室,塞入床幾乎沒什麼活動空間。天花板畫了戰神及愛神
,前者躺於後者懷裡,宛如一幅被愛消弭的殺伐。搭襯的櫥櫃上擺了幾許東方瓷器,來自
「瑪麗二世」的收藏,她去世後,被傷心的「威廉三世」放在這兒,睹物思念。國王廳間
到這就是盡頭了,按照配置圖,再過去還有小書房與王后小室相接,拐個彎便是「王后畫
廊」,然不知為何沒開放。於是只能原途走返,再回顧一下瑰麗的「國王階梯」。
如此的王宮自然配置了廣袤的外園,像北側就有一大區玫瑰園、廚房菜園、樹籬迷宮
、孩童取向的魔法花園。僅三小時可運用的我,很早就將這些刪了,只打算在近處走探。
繞到宮外朝東望,這兒有「Great Fountain Garden」,修剪成錐狀的大樹隨步道散射。
顧名思義,其重點是中線那座大水池,有閒的人會晃去看泉柱噴湧,遠眺其後不見盡頭的
縱直水道。偏偏我是苦命的趕路人,只能以CP值不高讓自己打消念頭,快速把目標轉至宮
南的「Privy Garden」。
不太清楚為何要這樣命名,不都是王家私有,難不成當年其他會開放給老百姓逛嗎?
撇除對名稱的疑惑,這方向的造景的確進階了些,在小樹錐間穿遊的綠意,很明顯是巴洛
克式圖騰,可惜在樓上國王廳間我只顧著看裝潢,忘了往窗外望,所以到底園丁勾繪出什
麼,只能自己擴想了。用眼睛代腳在花園稍稍轉繞過,我抬望宮殿在這的外觀。雖說是「
Christopher Wren」以巴洛克風打造,跟裡頭「噴泉中庭」類似,流動感的切鑿仍較少,
繁雕的運用也謹慎,就是幾處戰武徽印的聚焦。
可能是視覺諧調度的考量吧,畢竟改築的僅為宮區一部分,仍有很多閣樓為「都鐸」
時代的磚色方整,當瞥過說是世界最大也最老的藤蔓長棚,視野便被諸多煙囪主宰,它們
參差著,身上浮凸不同的磚砌圖騰,就彷若舊時代赴宴而來的華服貴族男女。
依附於牆前的長屋是「Mantegna Gallery」,稍早看過的「The Triumphs of Caesar
」,原本便是在此展示全套風貌。儘管無從一探究竟,與其相對的「Pond Garden」卻現
顯了秀麗景色,它最初是個養魚場,抽乾後經園丁巧手,在這秋時仍擁有春季花妍,小小
水泉噴吐著,搭配幼童雕像、樹籬後的塔樓稜線,輕易便倒溯了時光。
這之間有「漢普敦宮」的風光無限,亦有其冬日寒涼。「都鐸」、「斯圖亞特」、「
漢諾瓦」更迭著,「亨利八世」身邊紅顏無數,自也不會對此宮專情。「威廉三世」雖雄
心擘劃,伴侶早逝卻令這裡成了傷心地。縱使於「喬治二世」手中再次亮麗了,當「白金
漢宮」砌起,它又淪為失寵后妃,隨時年衰敗。
如今的遊客應很難想像,近代好長一段日子裡,這兒是住著貴族遺下的寡婦,寂寥困
著回憶,僅有孩童的奔跑點綴歡笑吧。好在這些都過去了,它已成了本重新裝釘的立體書
,等人不時來翻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