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B為了節省成本賺更多,近年大量共用底盤,已經到了極致
現在純種BMW有六種底盤,以後BMW只剩下三種底盤,(前驅、後驅和 i系列)
UKL前驅底盤 專門給前驅車 Mini, 下一代BMW 1系列, X1系列
新後驅底盤 專門給後驅車 BMW 3,4,5,6,7 和勞斯萊斯 Phantom
(X系列休旅車應該也包含在內)
賓士現在有九種底盤,以後只剩下四種。
MFA 前驅車 A-Class, B-Class, CLA, GLA
MRA 後驅車 新C-Class, 下一代E-Class, GLK, GLC 等未來十款車
MHA 休旅車 下一代ML, GL 等大型休旅車
MSA 跑車 SLK (鋁合金-碳纖維混合 超輕量底盤)
BMW研發部門的大頭目Herbert Diess博士,接受採訪時表示
即使共用底盤,車子也不會因此變得越來越相似。 (謎之音: 乖乖掏錢買車吧)
但記者卻認為這是在唬爛,只能唬弄不懂車的一般消費者,熱血份子才不買帳。
但市場趨勢就是如此,能提高獲利才是最重要的。 (狂熱車癡的小眾市場不夠看)
心得: 以後買下一代BMW 3系列的車主,可以自豪跟勞斯萊斯有相同血統。
也不用等下一代E-Class上市了,買新C-Class也沒差太多。
反正共用底盤, E-Class就是加長型的C-Class。
順便提一下
Volvo以後只剩兩種底盤
CMA 下一代V40
SPA 下一代XC90, S80, V70, XC60, S60
Jaguar 下一代XE 跟XF 也共用新底盤。
出處
BMW to Use only 2 Architectures in the Future
http://tinyurl.com/pxxdqj9
Mercedes-Benz Will Switch to Just Four Car Platforms
http://tinyurl.com/kw2ax6m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4-03-20 09:02:00熱血份子不買帳 但是車還是要買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4-03-20 09:05:00省成本後,車價會更親民嗎?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4-03-20 09:12:00迷之音 BMW去年大賺50億歐
作者:
nen (衝啊)
2014-03-20 09:49:00改裝廠出頭天 M AC Hamann Kleemann 生意上門了
作者:
QKei (傳奇的落幕)
2014-03-20 11:09:00那就別買新車拉 老車開到爛 哈哈
作者:
macings (Zach)
2014-03-20 11:16:00共用底盤哪有那麼簡單,VAG旗下多少車共用底盤?
作者:
snd (神犬汪汪汪)
2014-03-20 11:32:00改裝場也沒辦法換整個底盤吧?
BMW不在出4WD? 以後1 series變成前驅? 包括1M???
共用只是指配置與設計相同.大小可以等比例放大或軸距拉長.話說…Audi A8底盤不也拿A4去修改放大的嗎?見怪不怪
底盤共用也不是什麼大事吧@@ 賓利不也跟VW共用底盤
作者: zippy (清淨至無餘) 2014-03-20 12:46:00
熱血份子比起普羅大眾算小咖啊......
作者: trueno1587 (鍵盤飛車黨) 2014-03-20 14:52:00
改裝廠或許換不了底盤 但可以修改整台車的調性
作者:
zeta (Find the Way)
2014-03-20 17:11:00原廠更可以,所以才敢用這麼少底盤去發展共用
底盤雖然大同小異 但懸吊調教跟用料等級差距 開起來的調性跟性能還是會有很大差異 M3/M4 跟 316 雖然都是同樣底盤架構 但你覺得操控感跟性能會一樣嗎?
如果是沒什麼賺錢要cost down我可以理解但都賺這麼兇了還要...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4-03-20 17:40:00沒人嫌賺得多啊... 還有股東壓力吧?(要你每年都有成長)
作者: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4-03-20 20:26:00........................
作者:
nen (衝啊)
2014-03-20 22:20:00原文Architecture 等於chassis嗎? 架構等於底盤?
這也可以解釋為技術進步了吧?多一種底盤就會多一群工程師debug...
作者: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4-03-21 02:21:00"底盤"這翻譯 很有問題 chassis, platform, architecture... 實際上還是看原文比較好
看起來像是"模組化",就是同一設計架構,但不同大小,至於算不算同一底盤,就各人解讀不同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4-03-21 07:43:00總之 同集團內的不同等級的車 結構越來越相近是事實可能車上佈線一樣 共用某些零件 類似的維修工具然後能共線生產
從audi的例子來看,A4~A8的例子來看就是引擎擺設是規劃幾乎一樣(水箱水位置,冷媒口位置,剎車油位置大概都是哪個方向,可以說是等比例放大),軸距就可大可小,管線走向與位置也幾乎一樣,疑...還沒講完D大先說了,囧"a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4-03-21 07:56:00最主要能降成本還是在共用部分零件跟共線生產
作者:
zeta (Find the Way)
2014-03-21 21:35:00對車廠來說最理想應該是除了消費者感覺的到的部份外通通一樣這樣總代理備料應該也很爽......
作者: taiwan71924 (幹死你) 2014-03-22 01:14:00
底盤不是車的靈魂嗎@@所以避震懸吊換成高規格後就是3系列變成m3的操控了XD
普通3要變身成M3 不是換避震器那麼簡單啦,還有其他零件記得以前德國有改裝品牌,提供升級服務,讓普通3變身類M3底盤是車的靈魂。共用底盤架構,就只能靠細項零件微調換不同零件調整出不同操控調性,車廠方法很多的。但還是沒有以前大、中、小車,各自不同底盤來的純粹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