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25000433-260109
好警察不是考出來的
2014年08月25日
葉毓蘭
《中國時報》以三篇鴻文深入報導警察特考未來,其中,談到考試委員黃錦堂不久前在《
國家菁英季刊》撰文建議,將警大、警專轉型為訓練機構,一般大學生畢業後,採取「先
考、再訓、後用」方式,以培育警察人員,恐成重點推動的考試政策。
如黃委員的邏輯成立,不僅警大警專該廢,國防體系的軍校也都該廢,台灣的軍警消,透
過國家考試再加以短期訓練即可,如果廢了警大、警專,真能解決所有問題,符合國家利
益,廢警大警專是進化的必要之痛,但是,黃錦堂專文所談警察特考問題,單純以內外軌
的錄取率質疑警察特考的公平而倡議開放,是錯把警察的核心能力當成筆試通過再加上射
擊警技等術科訓練即可,是完全忽略了警察工作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除法條背誦與警技
之外,更因為警察代表政府,手握公權力,除勇氣膽識外,還有人格、道德、領導統御、
溝通協調等這些重要特質,都不是透過考試與短期訓練可淬鍊或篩選出來的。
當監察院與考試院大談警察特考中外軌與內軌錄取率差距太大,不符考試公平原則時,其
實是漠視警大與警專的入學考試已錄取了台澎金馬學業成就評量中最高分的少數人,再分
別予以4年或2年專準軍事化訓練,透過住校集體生活與自治幹部的養成,可深入了解一個
人的為人、思想、觀念、道德。這是考試與術科無法做到的。這種長期一起生活,被長官
考察,被同學觀察,所產生的了解、信任,讓大家能在逆境壓力下發揮領導力,也願意服
從協作,願意一起共同面對挑戰,承擔責任,這是當年黃埔建軍、南京建警時的「安危他
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的信念,不是考試、訓練一蹴可幾的。
警察特考開放多元取才已行之有年,特考班為警察適度注入新血,是警察進步的動力,但
也有很多佐證令人對缺乏配套的考試制度信心動搖。幾年前有則新聞,一對男女在桃園一
超商門口遇持刀劫匪,突見街角有名制服警察正在簽巡邏箱,大聲呼救,沒想到這名警察
跨上機車後反方向揚長而去。事後,桃園警方對外說明,這名警察是剛特考班結訓的菜鳥
,沒經驗、更缺膽識,請民眾諒解。大量開放外軌後,類似情形只會屢見不鮮。你能接受
一個配戴「新手上路」標籤的警察站在街頭?
警察特考問題頻遭放大,其實是台灣教育改革與人力資源政策失靈的產物。台灣大多數青
年都有大學學歷,卻無法順利就業,只能再進專門以國考為目標的補習班。補教業者透過
立委製造議題,考試委員也隨之起舞,完全不問用人機關的需求與人民對警察的期待,對
得起人民的託付嗎?
(作者為亞洲警察學會祕書長)